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因為試飛時身上的編號,FC-31被許多人叫做殲-31

眾所周知,未來中國的空中力量將會以殲-10C、殲-16和殲-20三款戰機為主,此外海軍還有殲-15艦載機。不過,除了這四款戰機之外,還有一款戰機一直都是廣大軍迷們關心的對象,那就是至今沒有能夠轉正的FC-31戰機,許多軍迷們都更願意用殲-31這樣一個更正式的名字來稱呼它。

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網傳殲31新型驗證機

FC-31戰機和殲-20戰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二者都有著隱身設計,因此FC-31也被曾被認為是中國的F-35,也就是低配版5代機。殲-20隨後坐穩了中國第一款5代機的寶座,現在更是有向美國5代機看齊的趨勢;而FC-31的消息則是越來越少,甚至於需要靠曝光生產廠房來維繫熱度了。

FC-31一直難入中國軍方法眼,其中的問題自然是非常值得說道的。首先需要了解的是,FC-31實際上是沈飛自籌資金進行的一個項目,與獲得軍方肯定、國家撥款的殲-20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更像是日本的心神、俄羅斯的蘇-47在各自國家的地位。而沈飛之所以要自籌資金研發FC-31這樣一款技術驗證機,很大程度上是源於5代機競標失敗。

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FC-31初期原型機

中國的5代機並非一開始就圈定了殲-20,最初的時候沈飛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雪鴞戰機,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不敵殲-20。一般認為,為了驗證設計5代機的一些技術,以及維繫自身研發5代機的能力,沈飛才會決定自籌資金生產FC-31。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FC-31無法轉正的命運,而且由於近些年來沈飛將主要科研力量集中到了殲-15和殲-16這兩款戰機上,FC-31在完成了技術驗證後沒有後續的進展也可以說是非常正常的。

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FC-31的機身比美國的F-22和F-35都要薄一點

正因為這些原因,FC-31本身的性能可以說是被大大壓縮,在設計製造的時候更多地從驗證技術而不是實戰的角度出發,在發現不適合實戰的缺陷後也很難得到彌補。比如原計劃使用的國產發動機性能不足,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RD-93發動機;飛機機身過薄,使得機身內部空間不足,載彈量相對較小;飛機屬於中型機,在航程方面遠不能滿足中國軍隊的需求。

而FC-31性能方面的不足,反映出來的是另一個問題:FC-31的定位非常曖昧。上世紀中國引進蘇-27時,蘇聯方面曾強力推銷中型機米格-29,但是卻被中國方面直接拒絕,原因就在於中型機不適合中國的國情。而在本世紀崛起的中國海軍也曾透露過需要一款大航程和大載彈量的5代艦載機,而FC-31只是能隱身而已,打動不了海軍的高層。

美中不足!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FC-31在國際市場上甚至還不如梟龍受歡迎

如此看來,FC-31只剩下一條出路:外貿。然而,對西方國家來說,美國的F-35是一款在戰場上得到了驗證,又有洛馬公司的金字招牌作擔保,怎麼看都比FC-31要好;對於與美國不對付的國家來說,俄羅斯的蘇-57看上去比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飛機更可靠。而且,FC-31作為一款4代半或者5代中型機,價格必然不會低,在絕大多數國家沒有購買能力,而有購買能力的國家沒有購買意願的情況下,無法轉正為殲-31可以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