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大娘娘刘娥:真宗的爱,值得我用一生来回报

《清平乐》已经上映,第一集,大娘娘刘娥登场。


历史评价: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关于她的影视作品却都把她立为了反面形象。


宋代之后,刘娥、李宸妃、宋仁宗之间的恩怨纠葛迅速被艺术化,


元代杂剧《抱妆盒》、明代戏曲《金丸记》,尤其是后来《三侠五义》中《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广为流传,


使得这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在文学、戏曲的不断演绎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近现代被改编成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等等各种剧种。


作为《狸猫换太子》中包青天的终极对手,刘娥也在民间被定格成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与历史上的刘后相去甚远。


那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真宗的爱,值得我用一生来回报


刘娥的出身很悲惨,孤女,父母双亡,卖给了一个银匠。


美貌异常,仙女一般。很自然的,因为长得漂亮被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一眼看中。


长得漂亮的女孩子,一般很容易被看中,可是,只有美貌的女孩子很容易被宠幸之后就会被忘记。


刘娥是一个有脑子的美女,所以,她不但被赵恒看上了,赵恒还深深地爱上了她,把她带回了王府。


只可惜,美女很容易被女人所讨厌。刘娥被赵恒的乳母厌弃,最后被迫离开王府。


赵恒对她心不死,将她偷偷藏到了亲信指挥使张耆家中,一藏就是15年。


15年后,赵恒即位称帝,成了宋真宗,终于可以把刘娥光明正大的接进宫里,封了一个刘美人。


一个女人,能够被扔到王府外面,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还能被惦记,爱着15年,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刘娥的传奇刚刚开始,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子嗣,不再年轻的女人,要想在宫里活下去,就要有些本事。


刘娥做到了,一路升迁,步步高升。


最后,终于离皇后的位置很近了,赵恒为了让她成为皇后,抱来刘娥身边李氏的孩子当儿子,


刘娥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


刘娥跟武则天一样,从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同时又遇到了皇上身体不好,自己能够接触处理朝政的机会。


真宗很欣赏并且相信刘娥的政治才能和忠心,所以在去世前,最后的遗诏封刘娥为皇太后。


从此刘娥垂帘听政11年。


史书称“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真宗的爱,值得我用一生来回报

刘娥,善于权谋手段,极具政治头脑。


她也有些地方为后人诟病,其中一条,就是她曾经穿皇帝装参加参加祭祀大典,也曾经多次询问武则天称帝事宜。


可是她终究没有那样做,因为她心里还念着这是赵恒的天下,为了那一路走来的爱情和支持,她不愿意对不起地下的亡灵。


刘娥一辈子,有权谋,有手段,有能力,有霸气,


她把持朝局,比较独断,致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


可她不像慈禧,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朝局。


她不利用私人,反正也没啥亲人


她不杀反对她的大臣,撤职就好了。


甚至她善待为她生下皇子的李氏(就是清平乐中为先帝守灵的李娘娘),李氏死后,刘娥为她以后礼下葬,用水银养护。


刘娥有头脑,有手腕,她执政期间的政策惠民惠国,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真宗的爱,值得我用一生来回报

用一句小品的话来说,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刘娥就是个超级有名的女人,


所以围绕在她身边的争议太多太多。


有些人抓住她养大李氏的孩子,让李氏不能亲自抚养儿子长大,编排给她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坏皇后形象。


有人抓住她穿天子服饰,逾越身份指责她。


有人抓住她垂帘听政,压制仁宗11年骂她。


可是当我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看到的


是一个因爱成长的女人。


因为赵恒,她得以有了稳定的家,一个孤女,终于有了被爱的机会。


因为赵恒,她接触到了权利,让自己的政治天性得以发挥。


因为赵恒,她被遗诏名为皇太后,得以后半生的说一不二和自由发挥。


因为赵恒,她终究没有成为皇帝,愿意一辈子做赵恒的妻子。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真宗的爱,值得我用一生来回报


夕阳西下,黄城根底。


刘娥走过,她的路太漫长,从青春年少到美人迟暮。


从无依无靠的孤女,到成为一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倘若有来生,她一定还希望遇到赵恒,遇到那个温暖了她一辈子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