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孩:她寫的"感謝貧窮"一文,感動了所有人

任何先進的教育方式,都比不上父母面對生活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深刻。


北大女孩:她寫的

圖片上這位笑容燦爛的女孩,名字叫王心儀,畢業於河北棗強中學。


今年高考考了707分,已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卻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

因家境貧困,高考結束後,經高中物理老師介紹,她在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輔導員。


北大女孩:她寫的

她告訴我們,當媽媽把錄取通知書照片發過來的時候,特別興奮,一直要媽媽裡裡外外把錄取通知書拍個遍,當晚激動到失眠。

"我印象當中只有三次失眠:

一次是知道高考分數的那天,

一次是知道錄取結果的那天,

另外一次就是看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

王心儀的媽媽告訴我們,自己並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是弟弟把錄取通知書的圖片給心儀發過去的。

家裡手機都是老年機,唯一一臺智能手機就是舅舅淘汰下來不用的,特別卡,特別慢,但是隻有這臺手機可以使用微信。

提到孩子被北大錄取,心儀媽媽難掩欣喜之情:

"村裡人都知道孩子考上了北大,走到哪都是讚美聲一片,我心裡非常高興!"

媽媽,我是你的驕傲,但你也是我的驕傲!

每一個生命都有不同的旅程,有的直達彼岸,有的蜿蜒曲折,艱難前行。

王心儀出生在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顧患有高血壓、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

家中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

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貧困的家境絲毫沒有影響樂觀積極的她,小學、初中、高中在班裡一直都名列前茅。

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牆壁。


北大女孩:她寫的

媽媽說每次學校開家長會,看到心儀在講臺上做主持或者分享學習經驗都會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

可又想到,自己沒有為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沒有其他家長那麼優秀,覺得自己丟了孩子的人。

很多時候都告訴女兒,"家長會我就不去了!"

這個時候,女兒都會說"媽媽,我特別希望你去參加我的家長會,每次你去我都非常開心,看到你我的心裡就有了底!"

王心儀就是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

幼小的身軀和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

從小學開始,王心儀就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家務,經常會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北大女孩:她寫的

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羊、春耕時幫媽媽在田間犁地,她在前面拉,媽媽在後面推,深一腳,淺一腳,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幫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

"心儀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真的替我分擔了很多,她像個大人一樣照顧我,幫我一起支撐這個家。"提到這,心儀媽媽有些哽咽。

媽媽身體不好,經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好長時間好不了,胃不好,經常喝中藥。

每次媽媽不舒服的時候,王心儀就會在一旁倒水喂藥,無微不至地照顧她,並承擔起媽媽所有的家務,照顧姥爺和弟弟、做農活等。

王心儀的媽媽告訴我們,王心儀每個月在學校花的生活費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買飯就買一些大白菜,捨不得吃點葷菜。

在學校的時候,非常掛念媽媽的身體,經常給媽媽打電話詢問媽媽的身體情況。

媽媽每次都在電話裡告訴她:"你在學校過得好媽媽的身體就沒問題,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忽略了身體。"

心儀媽媽說,自從孩子姥姥癌症去世後,自己越發覺得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

自己失去了媽媽,但是一定要讓孩子回家能看到爸爸媽媽,所以一定要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永遠做心儀最堅實的後盾。

定格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

王心儀的班主任張秀英曾這樣評價她:

"她,樂觀開朗,視野開闊,格局很大,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只知道學習的學生。"

的確,她愛好畫畫,唱歌,演講,平時經常會關注時事政治、閱讀外文書籍。


北大女孩:她寫的

王心儀高中時期做了三年班長。

據說,每一個和她做過一段時間同桌的同學成績都會進步。

因為她一直都樂於助人,經常會幫別人解決問題,同學們誰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她都會耐心解答。

王心儀愛好寫作,很小就展現出超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在剛剛開始住宿生活的時候,由於不適應,想念媽媽,於是把對媽媽的思念寫成詩歌。

媽媽看完之後非常感動,時隔多年仍然記憶猶新,她還一直叮囑女兒以後有機會一定要發表。

雖然高中學的理科,基於對文學的喜愛,王心儀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了北大中文系,這讓周圍很多人不解。

她說:"追隨自己喜歡的事情太重要了!"

父母面對生活不屈的樣子,是孩子最好的養分。

王心儀和弟弟高中期間一直在領貧困生的補助,有位愛心人士也一直在關注姐弟倆,經常說只要他們有困難,隨時可以聯繫他。

王心儀媽媽說:

"非常感謝社會對我們這個家庭的關照,只要是自己家庭所能負擔的,絕對不會向別人請求資助。

我們一家人省吃儉用,辛苦一點,也沒什麼,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錢還是去幫助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吧!"

媽媽從小教育她要好好努力,將來以後有能力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回報國家和社會。

媽媽樸實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的心。

很多人都說從王心儀的臉上看到的都是陽光,彷彿她所經歷的都是晴天,看不到任何陰霾。

其實她自立自強,陽光樂觀的精神,正是其父母的折射。

的確,任何先進的教育方式,都比不上父母面對生活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深刻。

一路走來,王心儀瞭解前路的艱辛,依然熱愛生活,因為頑強而生氣勃勃。

王心儀寫過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就能看出一二。


北大女孩:她寫的

以下是【感謝貧窮】全文。

感謝貧窮(作者王心怡)。

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

因為不知道該怎樣講起這個,關於我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

我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讀於棗強中學,小弟弟還在上幼兒園。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僅靠這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

小孩子的世界,本沒那麼多擔憂與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是在八歲那年。

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顆石子一般,突然被擊的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据的手頭擠出救命錢來。

姥姥的生命像註定熄滅的蠟燭,慢慢的變弱、燃盡,直到失去最後的光亮。

姥姥辛苦了一生,卻未換來一日的閒暇,病床上的她仍然記掛著牲畜與莊稼。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姥姥的離世,讓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貧窮扼住了喉嚨。

可能有錢也未必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我清楚的記得那些灰暗的日子裡母親無聲又無助的淚水,我也開始明白:談錢世俗嗎?不,並不是的,他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讓我們能盡全力去留住那些珍愛的人和物。

而這些亦讓敏感的我意識到:生活才剛剛揭開她的面紗。

我和小我一歲的弟弟相繼踏上了求學路,又給家中添了不少經濟負擔。

母親由於身體原因,更因為無人料理的農活及生活難以自理的外公,而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父親一人打工養家餬口。

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得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

外公與媽媽一年的醫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姥姥生病時家裡又欠下了不少債,這也就免不了要省掉花在衣服上的錢。

親戚家如有稍大的孩子,便會把一些舊衣服拿到我家。有些還能穿的衣服經母親洗洗,也就穿在了我和弟弟身上。

她常說,穿衣袁不圖多麼好看,乾淨、保暖就很好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母親現在仍穿著二十年前的校服了。

我和弟弟也十分聽話,從不吵著要新衣服、新鞋子。不過,班上免不了有幾個同學嘲笑我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

記得初一一個男生很過分的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的"土的掉渣"的棉襖,我哭著回家給媽媽說,媽媽只說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是的,何必糾結於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於你的外表與穿著,若他無法看到你內心的自我,不睬他也罷。人生的路畢竟不是走給別人看的。

那件衣服我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話我也記到現在。

除了衣著,上學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交通。

低年級可以在村裡上,但升到三年級,就只能去鄉里的學校。

家裡只有一輛自行車,我坐在後座,弟弟只能坐前面的樑上,兩條腿翹起來。別人眼中近乎是"演雜技"的樣子,竟讓弟弟堅持了三年。

當時到鄉里的路破的不成樣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來坑坑窪窪,一到雨天還會積很多水。可媽媽每天接送,從不誤時。

其實本可以讓我們寄宿在學校,一週接送一次,但鄉里學校的伙食實在很貴。媽媽又心疼正在長身體的我們,卻苦了體弱的自己。

有時候免不了要讓我們下車跑一會,於是,每天上下學跑上一公里就成為了我和弟弟的鍛鍊方式。

記得一次下大雪,雪積了有一尺厚,車子出不了門,媽媽裹著棉襖,頂著風,走到學校來接我們,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母親的臉上。

但我和弟弟興奮的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說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

那時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你讓我和玩具、零食和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提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

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

我的閒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後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果子,倚在樹枝上滿足的品嚐。

感謝謝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的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著上天的恩惠與祝福。

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的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

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

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

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

而我,選擇後者。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

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的紮根在我的心中。

母親早早的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

她讓我比別人早上一年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著我更早地擺脫矇昧與無知。

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

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的相信,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

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再破土而出?

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的成長。

長大後,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當我們從一開始便遇到阻礙與坎坷,當命運看似在刁難自己,不要懷疑他,她只是想讓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富"不代表心靈高貴,"窮"不代表精神貧瘠。

不是所有的富貴都是幸運,不是所有的貧窮都那麼可恨。

有人說:原生家庭的差距阻礙了寒門逆襲。

但是,沒有多少人意識到自身的問題。真正可怕的不是貧窮帶來的苦痛,而是身處底層卻失去突出重圍的決心。

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心懷夢想,頑強拼搏都可以培養出懂得感恩,自立自強,成績優異的好孩子。

家庭的貧困只是暫時,努力拼搏出的幸福才是長久!


文章來源網絡,我們只是文字的搬運工。

努力呵護您孩子的健康成長,喜歡我請搜索微信公眾號《最強小孩智慧教育》。

每天一分鐘的育兒學習,終將改變您孩子的人生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