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系的本質

——論醫療體系的應有之義

醫療體系的本質

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就是民有所依。

健康是每個個體生存的基本,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談論未來。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健康至關重要,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全民的健康同樣重要。保證人民群眾的健康,是我們這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基礎事務之一。

經歷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建立起惠及絕大多數人民的醫療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近些年出現一些聲音,提出我們的國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是不是可以參考一些發達國家實現全民的免費醫療體系。

這樣的想法有其合理出發點,但是,對於中國這個人口數量巨大的國家來說,我認為這樣的建議是完全切合實際的。

我們的人口數量放在任何一個層面看,要實現完全的免費醫療體系都是不敢想像的。

這樣人口數量的免費醫療體系會產生極大的社會負擔,或者說對於國家財政會產生極大的負擔。這會拖垮國家的財政,造成社會其他公共服務的嚴重不足。

所以不要簡單的站在個人利益立場去思考這個問題。

同時一旦實施這樣的醫療體系,那在現有的社會狀況下,會造成極大醫療資源浪費,客觀的說,我們的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無法做到每個層級的自律。所以會衍生出很多獨特的損害公共資源的方式,造成國家醫療資源的浪費。

醫療體系的本質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完全堅持現有醫療體系長期不變呢?

現有體系下有很多的不足和弊病。這些問題都應該變革和完善。

所以說,現有的醫療體系應該在合理範圍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社會的醫療保障體系應該是為了惠及每一位公民,可以保證每一位公民都得到合理及時的救治。

這並不意味著免費,要維持這樣大的一個體系合理、健康、良性的運轉,一定要有強大的經濟和完善的制度作為支撐。

更為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在保證整個體系具有足夠運轉的經濟支撐的前提下,更多的降低普通民眾承擔的費用。也就是說,我們的體系需要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健康、良性的運轉。

現在的很多公立醫療機構偏離了服務民眾的目的,思考的是如何多賣藥、多賺錢。這何其的悲哀!

醫療體系的本質

醫療機構需要運轉自然需要相關的運行成本,去除這些成本它應該是不盈利的。這樣即可保證其正常的運行和發展,又滿足承擔普惠保障的初衷。

醫療機構售出的藥應該是在原有成本價格上增加了運行平攤成本之後的價格,而不是疊加了額外的利潤之後的價格。如果醫療機構把賣藥當作營收的一種手段,那整個診療過程不可避免的就會走偏,醫生自然不能再保持平常的心態去制定治療計劃。

除此之外,像檢查收費等都不該作為醫療機構營收的渠道。該讓醫療機構迴歸診療的初衷。

醫生作為醫療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的工作就是診斷患者、給出治療方案。而不是作為醫療機構銷售的終端,承擔醫療機構盈利的任務。

醫生的主要收入應該來源於其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也就是說其工資的多少取決去其對患者的診斷,而不是各類銷售提成。這樣可以避免醫生的功利化傾向,造成醫生多開藥物、多開檢查等讓患者深惡痛絕,讓醫療資源浪費的情況。

醫療體系的本質

這就要求醫療機構大幅改革其管理和運營的方式。將醫生的診療收費提升到合理的水平,而將藥物、檢查費用降低到不添加盈利的水平。

所以,對於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來說,收取保證這一體系健康運行的合理費用,而又不將這一體系作為盈利目的的狀態才是正確的。

在現有的社會發展狀況下,我們不應該期待免費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這是不理性的。

同時我們應該大幅度改革現有制度體系,讓其向更加合理的,惠及全民的,低成本的保障體系這一方向發展。

不要藉助健康這一基本民生需求去盈利。

這才是當前社會階段下對於我們這個擁有超大人口數量的國家來說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應有之義。

醫療體系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