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保障


什麼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保障

我們第一部分叫做為什麼需要醫療險?‍‍我們先假設兩個場景:

‍ 第1個場景一般客戶來找我們買保險,我們會問‍您為什麼想買保險?客戶一般怎麼回答呢?‍

‍他會說,‍我很害怕生病要花錢。

‍生病要花錢,是不是?這個錢花在醫院裡,‍‍對嗎?這就是醫療險最對應的一個適用範圍。‍

‍ 第2個場景,我們想一下這次全球面臨的肺炎,‍有很多客戶第一時間來問我們?‍

‍如果‍‍這個情況我買的保險能不能賠?‍

‍我相信這種情況只有一個險種,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客戶說,‍可以賠。‍那就是在客戶買的是醫療險的情況下,可以賠

什麼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保障

所以從這兩點我們其實可以很簡單的把醫療險的定義出來,‍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句話。‍

‍醫療險它就是不限制原因或者病種,‍在發生了實際醫療開銷後,‍以醫療費用報銷為目的的‍‍費用補償型保險,‍它解決的是醫療支出,醫療費用的支出風險可以覆蓋所有在醫院發生的‍有發票的費用。‍

‍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覺得醫療險的作用是非常大呢?‍‍因為它是客戶感知最直接的風險,‍也是限制最少的一個險種。‍

‍ (2)

但是有一些、夥伴可能會問了,‍‍為什麼我看見大家都在賣重疾險?‍‍還有說壽險、是人的第1份保險,‍‍但是賣醫療顯得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什麼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保障

這要從我們國家醫療險的發展歷史開始說起。‍‍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國家的醫療險發展歷史,‍‍第1代醫療險是在90年代中後期發展起來的,我們稱之為小額醫療險,‍基本上這個是屬於社保後首批研發的商業醫療險,‍‍存在的形式都是附加在壽險或者重疾險上面,‍‍還會有一些是津貼的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內容是很單一的,‍用藥一定是限制在、社保範圍內,‍而且額度很低,‍一般可能就一兩千塊錢的額度或者‍,50塊錢一天的住院津貼,‍但是價格可不便宜,可能也要幾百元。‍

‍ 第2個階段就是外企大量湧入中國,‍

‍從‍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隨著外企的湧入,很多外籍人士、高管‍‍它有一個高端就業的需求,‍‍所以帶來一部分‍‍原本存在於國外的一些高端醫療供應商,‍應運也產生了很多高端私立診所。‍這個時期分化出來的高端醫療險,‍‍特點就是面向於頂級收入的人群,‍而且由於高端醫療險,‍高端責任的‍全面性。‍他其實分化出了一部分看重孕產和親子‍責任的一些客戶,我們叫‍略微的逆選擇客戶。‍

‍ 第3個階段大概是2012 ,13年14年的時候,‍終端醫療的興起填補了市場空白。‍然後終端醫療是指什麼?是面向於我們普通大眾推出了不限制於社保範圍內報銷的醫療險,‍這個階段其實明亞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亞當時聯合了永安這家公司一起開發出來的一款產品,叫做樂健一生。‍直到今天,‍大家都應該還會有見到,因為是非常熱銷的一款產品。‍

第4個階段其實是從2014年開始的,‍這個是我們看見的百萬醫療的雛形。‍市場上第1家推出的百萬醫療險,其實是中宏保險的宏悅萬家,‍當時是全家共用100萬的,‍保額100萬高額保額,就是除了高端醫療以外,第1次推出市場這樣一個概念。‍然後後來‍在中宏的負責人跳槽去了眾安,‍他在眾安其實copy出了一款現在的網紅產品,就是眾安尊享一生,‍後續所有公司對百萬醫療這種形態的模仿。‍百萬醫療險的特點就是責任內容非常簡單,‍‍只包含住院,‍但是‍有超高的保額,同時它還有‍‍超低的費率,以及加上有免賠額、這樣的一個特點。‍

‍ 到了2017年以後,其實是醫療險一個市場蓬勃發展的時期,‍各個檔次的醫療險,各種產品形態、客戶的需求都可以被照顧到。‍

‍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其實成熟的醫療險基本上是在15年之後才開始發展的,‍前期在受限於產品的情況下,醫療險沒有辦法發揮真正的價值,‍或者說這個產品太激烈了,‍很多保險經紀人或者代理人就會選擇忽略它,沒有把它做到一個方案裡面去。‍

‍但客戶是不是需要醫療險呢?‍

‍答案‍‍是肯定的。‍

‍ 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原因,我們會來展開。首先是醫療費用的高昂,比如說一些普通的住院、闌尾炎、肺炎,對吧?也是要幾千上萬塊,突發的疾病、重大傷害車禍,以及我們知道的‍

‍重大疾病,以及他長期後續的一些治療。‍

‍ 第2個原因就是社保醫保的一個侷限,我們都知道社保其實是政府主導的,‍他的作用是保障最基本的醫療需求。‍對於我們‍民眾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是有一塊很大的缺口。‍

‍ 第3點就是重疾保險的漏洞,包括它限制的病種以及賠付條件等等,我們接下來會展開。‍

‍ 我們看一下這個case,‍case是發生在2018年9月份的武漢,‍一箇中年男性突發心梗,‍右冠狀動脈炎動嚴重堵塞,‍他當時什麼情況?我看了詳細的報告,他是因為‍心梗以後他心跳非常的微弱,心率很低,‍裝上急救的起搏器也沒有明顯的效果,‍心臟都快停止了,所以這個時候是沒法做介入手術的。‍‍因為他隨時可能停止心跳,‍心臟的微弱又引起了各個機能的罷工,‍所以引發了他全身的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和腎功能衰竭,‍然後還有下肢壞死等併發症,‍所以就直接送ICU搶救了。‍住院75天,‍‍總共的花費是104萬。‍

‍‍ 這位男士他這個時候住了175天的院,只是狀態穩定,‍‍搶救過來了,連心臟支架其實都還沒有開始做,‍更不要說等到什麼180天后心肌缺血來賠心梗的重疾,‍‍條件達不到重疾賠不了。‍但是錢是花出去了100多萬。‍

‍ 另外一個 case是前兩年一個‍比較網紅的文章,中年‍流感下的北京我們可以看到肺炎它其實不是重大疾病,‍但是一旦非常危機,就會遇到就會用到像人工肺這樣的一些器械。‍如果不是這次新冠官方‍這麼大的一個支持,這些費用如果是自己承擔的話,要30多萬,都是個人自費的費用,‍治療花費是巨大的。‍

‍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份由國家衛計委發佈的統計公告,‍我們可以看到看病的病人平均住院費用在三甲醫院住院費用是13,000,‍‍而且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重大疾病這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癌症它的平均花費是12~50萬,‍其實我覺得還蠻保守的。‍

‍ 然後重大器官移植、心臟搭橋等等都是在小几十萬這樣的一個範圍。‍所以我們可以看小病住院基本上就是‍1萬3萬大病,直接就奔幾十萬去了。‍

‍ 無論咱們是多麼富有的家庭,‍這些都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拿出來的一個數字。‍所以我自己的觀念是這些花費是真實存在的數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其實都需要有一份基礎的醫療保障,‍這份基礎的醫療險就是我們生存權‍最基礎的屏障。‍

‍如果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有一份基礎的醫療險,其實我們無論是‍作為剛才 case裡的老人,還是年輕人,都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帶著愧疚感去治療。‍‍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治療康復的過程中,‍病人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只是拿到了保險公司三五十萬的一個重疾賠償,‍‍本來這個錢是來保證我們生活正常開支,‍‍讓家庭不至於因病返貧的,‍‍但是整個治療的費用可能就要花100萬甚至150萬,‍而且肺這個病的治癒率還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患者的心理壓力是有多大?‍

‍我們可能都聽過很多客戶說,‍‍如果生了什麼大病,‍我就不治了吧。‍其實這些並不是說他想要放棄他的生命,只是他真的是很愛這個家庭,‍不想去拖累他的家,這是他的心理壓力。‍

‍ 所以‍醫療險就是可以讓患者不用揹負那種愧疚感,可以正大光明的享受必要的治療,‍‍而不必過於糾結,我到底是社保內用藥還是社保外用藥,‍讓醫生的治療方案可以更完善,‍更加傾向於選擇最好的治療。‍

‍ 還有人會說了,我不是買了重疾險,對吧?剛才我們已經說有些情況,重疾險賠不到。‍‍我們再來看一下重疾險跟醫療險的四大區別

‍ 首先是性質的不同

重疾險他就是定額給付的,‍符合合同條款的定義,一次性賠付。‍你實際的治療費用沒有關係,‍但是醫療險它是一個報銷性質的,‍它是報銷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

‍ 第2點是用途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重疾險它主要彌補的是重疾期間沒辦法工作的收入損失,對吧?‍‍但醫療險更多的是報銷醫院的治療發花費,‍有發票就可以拿來報銷,而不用去擔心由於疾病帶來額外的支出。‍

‍ 第3點是一個續保問題,這是醫療險一個比較大的怎麼說缺陷,‍因為重疾險基本上都是可以長期續保的,它不受產品停售的影響,保障終身,‍是一個均衡的費率。‍‍但是醫療險絕大部分‍

‍都是一年期的消費型。‍‍保費隨著年齡,‍還有醫療通脹、公司運營情況一定會增長的。‍

‍而且它存在一個停售風險。‍

‍所以總的概括來說,重疾險解決的是你和家庭經濟責任之間的問題,‍而醫療險才是解決你和醫院之間的問題。‍

‍ 醫療險它首先是保障了一個人的生存權,‍‍只有這個人被保障到了,‍他有足夠的保障去治療,他才有可能去兼顧其他更多的人。‍‍相對於重疾險而言,‍‍醫療險的保費是很低的。

‍ 一個30多歲的人,‍百萬的保額也不過就300元,對吧?不過是一頓飯錢可以獲得100萬的槓桿,‍他完全可以把所有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所以這就是我所說的醫療險是我們最底層的保障。‍

一個在上海市中心做了22年的房產經紀人。

一個發願要以自己後半生的時間用保險這個金融工具為萬戶家庭(企業)免費設計經濟風險全保障方案的佛弟子。

一個後面擁有保險知識學霸資源團隊,金融資源團隊,法律資源團隊,醫療資源團隊和擁有眾多保險公司豐富產品經紀公司的保險經紀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評論

什麼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保障

添加評論...

  • 平安人壽NO1?為什麼我不去平安賣保險!
  • 韓榮慧的文章 · 12 贊同
  • 來賣保險?對想入保險行業朋友的建議
  • 杜其倫的文章 · 15 贊同
  • 為啥你身邊的保險代理人都做不久?
  • 吳先生頻...的文章 · 13 贊同
  • 為什麼我不建議應屆生從事保險行業
  • 問:為什麼保險業發展紅火,一線從業者卻如此艱難? 為什麼中國經濟看著非常紅火,作為一線城市人民卻覺得生活非常艱難?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一大因素是“低人權”,那保險也是。 保險…
  • 牧秋的文章 · 74 贊同
  • 三教九流,路不同……
  • 個人喜歡明亞是在於明亞的一條經營理念:價值之上,萬物生長! 以…
  • 許益希的文章 · 8 贊同
  • “尾盤30分鐘”才是全天的黃金時刻,尋找強勢股,成功率接近100%
  • 佰股隵的文章 · 4 贊同
  • 當你的持股,突然出現股東減持消息,你是等著上漲還是馬上賣掉?
  • 佰股隵的文章 · 5 贊同
  • 生命是場孤獨的跋涉——加入明亞初感
  • 一個人的...的文章 · 5 贊同
  • 怎麼更懂保險?精算君回答了這6個問題(下)
  • 廣羽人彡的文章 · 36 贊同
  • 佛系的明亞人,背後是靠譜
  • 午飯麻辣燙引發的個人即時想法,有點涼白開,期望別太高 ! 公司大…
  • 張小戈的文章 · 7 贊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