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在選拔人才的問題上,趙匡胤頗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稱帝改元的第二年,他便又組織實施了大宋的第二屆科舉考試。建隆二年辛酉科狀元,乃開封襄邑人氏張去華。

這位張狀元,是個年少成名的主兒。天資聰穎的他,小小年紀便好學上進,詩詞文章寫得那叫一個漂亮。說起來,他還跟趙匡胤同在一個老闆手下混過事。十八歲那年,周世宗柴榮平定淮南之後,張去華有感於時事動盪不已,民眾飽受戰亂之苦。

便對人感嘆道:“如今天下大亂,各路豪強整天你打我殺,有誰肯去發展經濟、關注民生?長此以往,社會又怎麼能夠長治久安?“於是,便撰寫了兩篇管理社會、致力民生方面的文章,跑到周世宗那裡毛遂自薦。

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看了張去華的文章之後,比較愛才的周世宗很是欣賞,便決定將其收為己用。根據張去華的特長,周世宗讓他擔任了一個主要從事文字工作的官職。沒承想,自我感覺甚好的張去華卻不領情。他認為這樣的安排對於自己來說,實屬大材小用,無法施展自己經世濟民的才幹。於是,很有性格的他幹了不幾天便不辭而別,跑到鄭州玩起了隱居,一待就是三年。

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後,不甘寂寞的張去華,攜帶自己撰寫的一些詩詞文章,來到大宋京城尋找發展機會。他寫的這些東西,被當時的名人李肪看到之後,大加讚賞。有了名家的包裝推介,再加上自己確實有兩把刷子,張去華一時間名聲大噪,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出名之後的張去華,參加了建隆二年的科舉考試,並一舉榮登榜首。此時的他,年僅二十三歲。張去華之所以能獲得狀元稱號,文章名聲在其中起了一些作用,是可以想見的事情。可見,善於把握機會,懂得如何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對於一個人能否成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了狀元以後,張去華被安排在一個類似如今史志辦之類的機構,做了個層次很低的小官。幹了一年,張去華沒有得到提拔重用,心中很是不服。於是,張大狀元又一次展現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他向上級反映,自己的上司張澹才疏學淺,卻能待在高位尸位素餐,這很不公平。他要求幹部管理部門組織一場專門的測試,現場考察自己與張潛孰優孰劣。

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張去華的要求,驚動了皇帝趙匡胤。重才愛才的趙大皇帝,對這種看似冒犯領導、為自己爭地位、鬧待遇的行為,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饒有興致地下令,把這二位招至殿前,自己要親自主持測試。一測之下,高下立判。張去華的才學,比張澹那可是高了去了。既然真有才幹,那自然就得提拔重用。於是,趙匡胤就下令給張去華提了一級。

至於那個倒黴的庸官張澹,則受到了降級的處理。雖然趙匡胤沒有怪罪張去華,但張去華為自己爭地位、鬧待遇,並導致上司吃癟的行為,得罪了不少官員。因而,他被一些人刻意打壓了好多年。這件事情說明,一個人即使確有真才實學,在自己的地位待遇問題上,也得悠著點兒,不能太著急。

這麼幹,很容易犯眾怒,進而影響自己的成長進步。趙光義上臺以後,張去華慢慢開始受到重用,先後幾次隨他出徵打仗。在趙光義手下,張去華先後做過河東、江南、河北等路的轉運使。所謂“路“,是宋代的一種行政區劃,高於府、州、縣,大體相當於如今的省。

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而轉運使,是主管一路財稅的官員,同時兼管監督彈劾所在地方官員。轉運使雖說權力不小,但品級並不很高,比知府、知州要低。由於工作很是稱職,趙光義決定委任張去華為陝州知州。臨上任前,張去華撰寫了《大政要錄》三十篇,呈獻給趙光義作為施政參考。

趙光義看了以後,認為很有價值,覺得像這樣的人才,還是留在身邊做京官比較合適。於是,張去華便做了京城開封府判官。在開封任職期間,因為處理的一個案子讓趙光義很不滿意,張去華受到了降級處分,被貶為安州司馬。

少年成名張去華,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

有才幹的人跌倒了,東山再起者不乏其例,比如張去華。後來他又擔任過晉州、杭州、蘇州知州等重要職務。宋真宗趙恆上臺後,仍然比較器重張去華。比方說,張去華曾撰寫《元元論》供宋真宗參閱,主要內容為休養民生、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元元論》受到了宋真宗的高度重視,他命人將其用白絹書寫成十八幅條幅,懸掛在龍圖閣四壁,以便隨時閱讀思考。六十七歲那年,張去華走上副部級高幹崗位(工部侍郎),但不久便因病致仕,也就是退休了。兩年後,不治而逝。

張去華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嘴上功夫也煞是了得。他為官剛正,關注民間疾苦,而且重情重義,曾收養了父親好友的兩個兒子。不僅照料他們的生活,還出資供他們讀書求學,將他們撫養成人,成為有用之才。值得一提的是,張去華的兒子張師德,後來子承父業,也考上了狀元,成就了科舉史上的一段佳話。

作者介紹:我是“根據環結結巴巴”,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