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20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實現年收入過10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聚焦脫貧攻堅,膠州對全市貧困村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進行“把脈問診”,因地制宜找準“窮根”,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整合資源抱團增收。

喚醒“沉睡資本”,激活助農扶貧“一池春水”

4月15日,記者來到位於膠州市洋河鎮的省定貧困村南官莊村,新建的文化廣場上聳立著移民浮雕,石雕噴泉噴灑著,三五村民在文化長廊裡曬太陽聊著家常。

四年前,南官莊村村級債務尚有24.6萬元,通過以土地整建制流轉為抓手,進行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南官莊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先後規模化流轉土地1000多畝,積極引進青島寶通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青島新源山洲藍莓專業合作社等近10家合作單位,大力發展中草藥、藍莓和蔬菜等特色有機種植。至2019年8月,以大片土地為媒成功引進半島田園綜合體項目,南官莊因土地流轉一項帶動村集體增收達80萬元,如今村年集體收入達到117萬元。

另外,對規模化流轉的土地由膠州城投這一國有平臺公司收儲村集體土地,以每畝900元的價格支付流轉費用,保障了農民和村集體的利益。“現在俺在村裡合作社入了股,幹活更有勁了,每年有1000多元分紅,平時在合作社忙的時候一個月能掙3000元,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貧困戶楊淑開高興地說。

胶州:2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年收入过10万

貧困村南官莊村土地整理後,農田阡陌交通,聯動溫室大棚井然有序。

從“單打獨鬥”到“組團增收”

洋河鎮省定貧困村神山後與芍藥窪、南官莊與堯窪村4個貧困村決定聯合起來抱團發展,共同建成設施大棚36個,分別種植西瓜、甜瓜、櫻桃、藍莓等高端高效作物,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以上。神山後村還成立了豐順源藍莓合作社,通過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逐步發展旅遊採摘。

“村裡成立了合作社,村民就成了‘打工族’,上班不用出村,在藍莓大棚裡負責藍莓的管理、採摘,一個月下來能領到2000元工資,比在家種地收入可觀多了。”神山後村支部書記趙利說道。

同時,依託“九頂蓮花山”生態休閒旅遊開發項目,洋河鎮山相家、孤山泊2個經濟較強村將東王家莊和郭家小莊2個貧困村納入總體規劃,通過以強帶弱安排種植版塊,東王家莊已建設設施大棚 3個,建立櫻桃園、 藍莓園等特色採摘園 300畝;郭家小莊建設設施大棚10個,發展蘋果、桃等果品 70畝,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可達10萬元。

胶州:2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年收入过10万

膠州市洋河鎮神山後村貧困戶在藍莓園打工,實現“家門口”就業脫貧。

團隊幫扶,提升脫貧攻堅“戰鬥力”

“駐村後,我把群眾訴求當心話談,把群眾困難當家事辦,竭盡所能解決突出問題,確保駐得下、能做事、做實事。”東王家莊村“第一書記”李世明說。

李世明在村裡規劃建設了農產品超市、農家宴、文體小廣場、停車場等設施,引進格牆有爾、可可鮮等電商,拓展增收渠道,實現村莊集體收入達到20萬元。

據瞭解,2018年膠州建立了50名“第一書記”、50名聯村局長、50名黨員企業家和50個經濟強村結對幫扶50個貧困村的“4+1”團隊幫扶機制,先後爭取投入各類資金8146.2萬元,培育致富項目71個,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22.5萬元。膠州市20個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共計為村莊爭取致富項目46個、幫扶資金3200多萬元。

為紮實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該市還為50個貧弱村每村每戶貧困戶安排一名幫扶責任人、一名幫扶聯繫人、一名家庭醫生,併為有子女在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安排一名家庭教師。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由以前的800餘名調整充實為3000餘名,變一人幫多戶為多人幫一戶。

胶州:2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年收入过10万

幫扶責任人為貧困戶送去疫情防控暖心包。

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貧困村有了“新顏值”

膠州將所有貧困村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先後整合7100多萬元整修道路40多公里、開通公交線路4條、實施水利及飲水項目31個、村級電力改造工程7個;投入380萬元新改擴建貧困(經濟薄弱)村衛生室12處,並對村醫進行輪訓;投資200多萬元新建文體廣場15個、文化室和農家書屋30個;探索實施愛心助貧服務驛站和扶志積分激勵機制,開發公益性崗位126個,105名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

貧困戶孫光賓是村裡的保潔員,通過從事公益性崗位實現穩定脫貧,每月工資達600元,全年收入7000多元。他對記者說,“加把勁俺也能過上好日子,現在脫了貧俺覺得很光榮。”

自脫貧攻堅以來,膠州市把貧困村脫貧摘帽作為一個 “山頭”,2014年通過精準識別確定省定貧困村20個,探索出“區域統籌、連片開發、產業帶動、抱團發展、深化改革”的精準扶貧思路,到2017年底,膠州20個貧困村和3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到2019年底,貧困村全部實現年集體收入過10萬元,有些村甚至過百萬元。

(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王雪妍 劉澤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