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如今,下沉式廣場在商業項目中運用非常廣泛,但目前市場上對下沉式廣場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過分析部分下沉式商業廣場的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01-

下沉式廣場作用


■ 概述


為了打破巨大空間的空曠感和視覺的單一感,通過運用垂直高差手法分隔空間,以取得空間和視覺效果的變化。現在商業中心中越來越多的運用了下沉式廣場的設計。


■ 下沉式商業廣場優勢


雙首層概念:大大提升地下一層的商業價值,有雙首層概念。


商業消防設計:可以有效解決地下商業消防設計問題。


地下商業舒適性:提高地下商業的舒適度,大大提升地下空間的通風和採光。


增強休閒屬性:能增強項目的休閒性,同時成為非常好的活動場地,可以通過多種經營增加購物中心的收入。


-02-

廣場主題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廣場入口打造方式


在項目入口處,通過下沉廣場的臺階,形成階梯型、劇場感的廣場,可做休憩場地,以及部分活動場地使用。臺階多由大臺階和小臺階組成,大臺階坐下休息使用,小臺階方便走路。1個大臺階高度等於2個小臺階。


以大臺階為主,小臺階為輔。地下一層高度,約大臺階14-18個左右,中間宜設一個平臺。(室外踏步臺階高度約150mm左右,大臺階高度約300mm)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典型案例】


上海伊美商場:結合臺階,形成劇場式的下沉廣場,風情感強,可用於舉辦活動、小型演出等等。


深圳萬象城:下沉兩層高度,形成大階梯,消費者多坐在階梯上看電影,聽小型樂隊演出或者喝飲品休憩等等。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景觀廣場打造方式


在廣場中央打造獨立景觀,通過中心大型雕塑、中心噴泉等,形成視覺焦點,打造項目記憶符號,增強購物舒適性及項目昭示性,適用於面積較大的廣場。


【典型案例】


青島萬象城:在項目主入口的中央下沉廣場中心設置大型單體雕塑,打造視覺焦點,結合小型綠植,打造休憩場所。


北京藍色港灣:通過中央噴泉吸引客群,形成客流聚集及拍照地,增強廣場的休閒氛圍和消費環境的體驗感。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休閒廣場打造方式


多以休憩的座椅或以商鋪外擺為主,為周邊居民和項目消費者提供休閒、聊天的場景,根據廣場的形態、大小,結合樹木綠植設置部分小型的景觀小品等。


【典型案例】


三里屯SOHO:打造水系串聯項目,形成動線指引,同時水系增加了項目活力,沿水系設置樹壇,用於消費者休憩。


三里屯太古裡北區:小型下沉廣場,廣場零散種植挺拔且枝葉較小的綠植,中間設置圓形硬質景觀,鋪石子,小型水景觀。


惠州華貿天地:小型下沉廣場,三面商鋪,一面水景觀。水景觀是廣場核心景觀要素,為商鋪外擺打造舒適的消費環境。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運動廣場打造方式


結合下沉廣場動線,打造塑膠跑道,在廣場外圍做小型足球場、籃球場等運動主題物品。


【典型案例】


青島新都心生活廣場:在原來下沉廣場基礎上改建出運動主題廣場,環繞整個項目,在廣場外側打造五人制足球場,增顯運動主題。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03-

組織形態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中心圍合型


以下沉式廣場為中心,周邊由建築群或大型購物中心形成合圍或半圍式廣場。


適用條件:多棟商業體圍合,或者大型商業中心入口處,多適用於小型銷售型商業及大型商場入口。


優點:聚集人氣,匯聚客流,可作為活動展示使用。
增強昭示性,打造項目形象標籤。


缺點:地下一層僅圍繞下沉式廣場周邊可出現銷售型的商鋪,地下一層銷售型店鋪數量受限。由於需要圍繞下沉廣場打造地下商業,數量少,所以為了滿足商業面積,容易出現進深較大商鋪,銷售難度增大。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動線組織型下沉廣場


以結合項目整體動線組織,根據建築群整體形態,沿動線設計下沉式廣場,無大型、中心廣場。


適用條件:地塊縱深較大的,同時商業體量較大的項目。最大化提升下沉廣場動線兩側商鋪的商業價值。


優點:增加地下一層可銷售商業面積,可較大提升地下一層商鋪的銷售價值。最大化保證地下一層商業的可達性,增加了地下一層商鋪數量,可減少地下商業的單鋪面積。


缺點:不易形成集中式的客流彙集中心廣場,不利於形成大型活動場地。多商業體的情況下,易造成動線混亂,線路較長易產生疲勞感。


【典型案例】


長沙星瀾匯、深圳龍華保利悅都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 綜合型下沉廣場


以結合建築群整體形態,通過點面線結合的方式,下沉式廣場由中心廣場和動線串聯組成,長動線、多節點。


適用條件:地塊平面較大,尺度充足,建築面積體量較大的可銷售型商業。


優點:最大化的提升地下一層商業的商業價值,保證其可銷售性。形成人氣廣場,形成大型活動場地,打造項目標籤。


缺點:對項目地塊要求較高,地下一層面積較大,若無主力店帶動,全部銷售後易出現部分區域到達性差或人氣不足。


-04-

下沉式廣場裝飾性景觀建議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水景觀:以組合型水系或旱噴泉為主,其中旱噴泉實用性較高,既不佔休閒空間,又能噴泉,為遊人提供近水嬉戲的場所,可實現活動和水景觀雙重功能。


綠植景觀:植物均要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耐受力,樹種要選擇闊葉落葉喬木,在夏季提供良好遮蔭效果,冬季落葉後又不遮擋光照,同時可圍繞樹下設計一定休憩座椅,提升購物體驗。種植宜疏不宜密,樹幹宜挺拔,樹冠不宜太大,樹冠大且種植密宜對商鋪店招及展示造成遮擋。


雕塑景觀:以中小型雕塑或組合小品為主,結合下沉廣場主題及當地文化,形成休閒的視覺焦點,增強廣場故事性。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05-

廣場尺度


小品雕塑作用:下沉式廣場內的小品設施也有著調節空間尺度的作用。它們不僅能將完整的廣場劃分成不同的活動區域, 還能使廣場的空間尺度更加宜人。


中心圍合型:亞歷山大提出過 21m 的模數, 認為廣場直徑21m是合適的, 是因為人的臉在 21m 內可看清。20~25m 為人們 “面對面交往” 的尺度範圍,可以作為交往空間設計的重要參數。


動線組織型:寬度在12-24m左右,要根據兩側總樓層高度確定通道寬度,保證購物舒適性。


下沉廣場尺度:當下沉式廣場的高度約等於人與廣場可視範圍內最遠的距離時 ( 1 ∶ 1) , 水平視線與界面上沿夾角為 45°,大於向前的視野的最大角 30°, 此時有很好的封閉感;當界面的高度等於人與廣場可視範圍內的最遠的距離1 /2 時 ( 1∶ 1. 7) , 和人向前的視野 30°角一致, 是人的注意力開始渙散的界限,是創造空間封閉感的極限。最小尺度極限為12mx24m。


垂直交通


交通方式:樓梯、景觀直梯、自動扶梯、旋轉樓梯、坡道等,一般下沉式商業廣場多選擇不同垂直交通方式。


打造方式:入口:多種方式相結合,樓梯+扶梯、樓梯+坡道等。內部:景觀直梯、扶梯。


坡道設置:若地面在負一層和一層中間,可以通過坡道上一層,同時減少地下一層的抗性,參考青島萬象城。為方便行動不便或增強交通趣味性,廣場可設置坡道進入。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下沉廣場主入口界面形象主要有三種


1、階梯型展開:舒適度高,休閒屬性更強,但比較佔用下沉廣場平面面積。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2、雙摺型:適用於小型下沉廣場,或深度較深的廣場(如地下兩層),節省廣場面積。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3、普通型:主要是臺階+自動扶梯,節省成本,但形象品質、實用性較差。


4、其他特色方式:


垂直旋轉樓梯:部分項目下沉式廣場設置旋轉樓梯,節約廣場面積,增強體驗感和廣場趣味性。


觀光電梯:部分項目在中心廣場處設置一組觀光電梯,滿足垂直交通的同時,增強項目品質及體驗性。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導引及廣告


增加桁架導視:在下沉式廣場電梯前增設導視桁架,引導客戶到下沉式廣場進行參觀,增加客戶對於下沉商業的關注。


地毯鋪設:通過在下沉式示範鋪門口擺設地毯形式,引導客戶到示範鋪進行參觀。


步行梯廣告昭示:兩邊是商家信息展示牌及地鐵標示,並用植物加以裝飾。為了減少由於高落差帶來的視覺恐懼,步行梯採取多平臺設計,扶梯也用平面式代替樓梯式,使得遊客在上下樓層的時候可以放心觀看兩旁的廣告宣傳。


中心區LED:中間設置一塊LED大屏幕,用以播放視頻廣告。增強商業價值及昭示性。


「下沉式商業廣場」研究


-06-

商業業態


1、若下沉廣場尺度較大,則商業價值與地面一層價值相當,以品牌零售、休閒餐飲、品牌餐飲為主。


2、若下沉廣場尺度較小,則商業價值介於地面一層與二層之間,以綜合超市、餐飲、生活配套為主。


3、要結合廣場的位置及周邊的商業環境進行業態確定。


-07-

建造要點


建安成本增加:下沉式廣場和地下車庫的造價差不多,每平方造價一般在4000元左右。


排水設計較難:下沉式廣場的排水設計比較難,稍一不慎就會在下雨天造成廣場積水等問題。


雨天管理成本高:市政管網有可能高於下沉廣場,所以下雨天還要用抽水泵把水抽到市政管網的標高,增加運營成本和管理難度。


下沉式廣場的功能、類型、風格多種多樣,在商業項目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希望出現越來越有個性、有場景、有風情、有體驗感的下沉式廣場。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