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東周列國志》?能與《三國演義》相比嗎?

《東周列國志》,名字已經很明顯了,是對於東周時期各個國家的記錄,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然而雖然和《三國志》一樣都帶“志”,但它並不是史書,而是一部演義小說,也就是說其中有不少虛構的成分。這樣一來,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另外一部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三國演義》,同樣都是講亂世時期的故事,這兩本書有沒有什麼可對比性呢?又該如何去評價《東周列國志》?

如何評價《東周列國志》?能與《三國演義》相比嗎?

首先,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了從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的歷史演義小說。

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和清代著名文學家蔡元放編著而成,這部小說由古白話寫成,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樣一個個的歷史大背景下展開的。

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

縱觀東周幾百年,無外乎一個“亂”字來去概括,混亂的春秋時期,父子相殘、兄弟相爭、父奪子愛,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並不足為奇。

期間,多有謀國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軫、寧俞、趙盾等人士,也多有謀國之君如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晉悼公、楚莊王、秦穆公等。

但之後,謀國之君和謀國之臣皆越來越少,後幾近滅絕,多出將才而無相才者,也多為遊說之人,再之後,只剩家養士人的君子,當然如信陵君這些也堪為國才,但所養之士少有用者。

如何評價《東周列國志》?能與《三國演義》相比嗎?

再之後,僅剩將領之才了。將領之後呢?就只剩貪贓枉法、賣國賣家的郭開之流,惟秦王政為治國之君,任人唯賢。造成這種現象的形成,不能不說與當時的時期和人心的不齊有關。

其次,既然這本書描述了中國歷史上近五百年的歷史故事,書中還大量的講述了“齊恆稱霸”、“城濮之戰”、“烽火戲諸侯”、“退避三舍”、“臥薪嚐膽”、“完璧歸趙”、“毛遂自薦”、“伍參獻策”、“荊軻刺秦王”、“馮媛客孟嘗”等一系列流傳至今的故事,依然傳唱不絕。

也正是因為這些經典不衰的歷史典故,我才花費近三個月的時間才去看這本書,期間也曾因學識尚淺幾經想放下,也對其中的語句有遲疑不解,讓我猶豫不決。

但我總覺得,像能夠流傳至今的歷史演義小說,現存的已不多見,何況裡面還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值得一讀,與之相比起來,耗費這些時日,自我感覺還是值得的。

最後,我想說一下我所思考的一個問題,世人皆知《四大名著》的影響力,但世人很少注意《東周列國志》。

如何評價《東周列國志》?能與《三國演義》相比嗎?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之人,去詢問一個大學生或高層次的人群,他們也未必能夠知曉一二。

這就使我想到一個問題:中國教育體制的古板性。這種不靈活、不貼近生活、不與經典相結合,還有社會生活的膨脹,從而造成很多年輕的一代把我們中國最璀璨寶貴的精華流失殆盡,久而久之不得不是一種悲哀的現象。

《東周列國志》最主要是史實,不涉及作者的偏向,所以箇中的人物是非對錯的評論性不大。對管仲等人的描寫也很深入,不過你看了都會覺得管仲的討論性不會像諸葛亮那麼大。還有,三國的劉備和曹操死都那麼多評論,但一代霸主齊桓公死得那麼悽慘都沒有多少的評論。

但諸葛自比管仲,樂毅,可見,漢朝時期應該很重視東周列國的故事,所以諸葛才把自己比作管仲。對於那時,也許他們評論東周列國就等於現在我們評論三國。

不過三國演義的討論性確實很強,比三國志的討論性更強。但東周列國志始終還是偏向於史實,也沒有像三國那樣把人物太過神化,給人印象不深,也許是這樣原因,導致大家都熟悉三國演義而不知道東周列國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