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1997年7月1日這一天,英國的米字旗在香港緩緩落下,中國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這激動人心的一天,香港終於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遠在大洋彼岸的阿根廷就沒有中國這樣強有力的國際姿態,其在附屬島嶼馬島的主權歸屬上,至今都存在著糾紛。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中國當時的經濟軍事發展相對落後。而西方國家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經濟發展迅速膨脹,產生了商品積壓以及原料缺失等問題。中國由於地大物博,西方國家迫切想要打開中國的大門,把中國做且其商品出口國和原料產地。

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藉口,發動了對中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軍備落後,外戰無能。而英國軍備發達,船堅炮利。因此英國輕而易舉地打敗了清政府。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出中國的香港島給英國。

但是英國貪婪的慾望並沒有得到滿足,1860年,又發動了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割讓香港的附屬島嶼九龍、新界等給英國。英國名義上是租賃,實際上是霸佔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香港島的歸還

新中國成立後,經濟實力逐漸增強,進而帶動了國際地位的提高。1982年,中英雙方開始就香港的主權和領土問題展開談判,中國方面擺出了強有力的國際政治姿態。按照《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英國只是對香港具有管理權,不具有領土主權。

因此中方要求英方在1997年之時,即兩則條約的規定日期,歸還香港及其附屬島嶼。1997年7月1日,經過中國幾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香港終於成功回到了中國的懷抱。英國此時還希望爭取一些有關香港的利益,但是面對逐漸強大起來的中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也只能老老實實地歸還香港。

馬島問題

香港的迴歸,是中國解決了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的一次成功表現,但是遠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就沒有辦法像中國一樣,維護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了。阿根廷的附屬島嶼馬島,至今在歸屬問題上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馬島又名馬爾維納斯群島,是南大西洋的島嶼,原本屬於阿根廷,但是在19世紀,先後被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國佔領。英國於1833年宣佈對馬島擁有殖民統治權,可阿根廷方面卻宣稱擁有馬島的領土主權。

1982年,阿根廷對馬島實施軍事收復佔領,但是英國方面態度強硬,拒不歸還馬島,於是英阿雙方發動了馬島戰爭,阿根廷戰敗不敵英軍,

英國再次獲得了馬島的主權。2016年,聯合國發出判定,認為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阿根廷的領海內,因此其主權應該歸於阿根廷所有。但時至今日,馬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英國拒不歸還馬島的三點原因

面對香港這一塊沃土,英國都願意歸還,為何面對只有區區幾千人的馬島,英國卻拒不歸還呢?這其中主要有三點原因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其一,中國在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態度極其強硬,絲毫不容英國就範。而且香港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是在文獻中有著明確記載的。因此香港是中國的主權領土,這一點不容置疑

而且無論是《南京條約》還是《北京條約》,都明確規定了英國歸還香港的日期。因此就算英國想要賴賬,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但是關於馬島方面的歷史記載,最早是英國航海家戴維斯第一個登上馬島的,阿根廷人登上馬島的時間卻要晚於英國人。從歷史根源上講,阿根廷並不具有馬島的主權。這就為英國長期霸佔馬島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 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 原因有3點

其二,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際地位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逐漸增強,這就讓中國在國際上擁有了十足的話語權。並且中國受到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國際輿論倒向中國這邊。

面對中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英國只能按照規定歸還香港。並且香港的歸還,可以拉近中英之間的關係,讓中英之間經濟貿易的友好往來不再受到阻礙,進而有利於英國未來的發展。但是阿根廷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國際影響力,都遠遠不如中國,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的貿易往來也並不頻繁,這才讓英國始終佔據馬島而不歸還。

其三,在歸還香港的問題上,中國採取了和平解決的態度,中國向英國承諾,保證英國原本在香港的工廠及其工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並且中國採用"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給予香港相對的自主權利。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種做法不僅

得到了香港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聯合國以及英國的認同。但是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曾派兵馬島,想要以武力收復馬島,這就受到了聯合國的強烈譴責,國際輿論此時大都支持英國。如果阿根廷採取和平的方式,英國或許會把馬島歸還給阿根廷。

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國際問題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如今香港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中英之間也能友好往來。這都是因為中國的逐漸強大,讓英國不得不放棄對香港的霸佔。

再加上中英之間常年的經貿往來。英國也不想放棄與中國合作伙伴的關係。而阿根廷國力相對弱小,經濟也不發達。英國從阿根廷那裡看不到太多的發展機會,這就導致了馬島歸還上的糾紛。所以,經濟為本,只有不斷髮展壯大,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取得提高,才能真正意義上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