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從設計、裝修到酒店服務,看慣了清一色的朋友圈出行大比拼。不滿足於清心寡慾的年輕人,似乎更樂意尋找一些“別出心裁”的住處。

即使這住處,並不那麼“好睡”。

近日,Airbnb聯合巴黎盧浮宮,提供了一次夜遊盧浮宮的機會。

亮點來了,這個夜遊項目,不僅可以讓你探索盧浮宮的藝術珍寶,在蒙娜麗莎的起居室小酌一杯,與維納斯共進晚餐,最最特別的是,還可以躺進玻璃金字塔中睡上一覺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顯然,跟這裡比起來,奢華酒店裡舒適的席夢思也許更舒服,但是,你願意住一晚奢華酒店的總統套房,還是願意住一晚盧浮宮的小床位?Emmm......

以上只是個極端例子,但對於正苦心Ctrl C+Ctrl V的酒店經營者而言,以上案例也提供了一個思路:不要緊盯硬件和服務,另闢蹊徑,也許是個好方法。

“顏值”有多重要?

過去,人們通常認為,酒店的位置、設施、服務決定了一切。比如,交通是否方便,床墊、衛浴設施的舒適、新舊程度,工作人員的服務和態度......

這些當然重要,但可能,沒你想象的那麼“關鍵”。

事實上,這屆年輕人的愛好有點兒“怪”。

一個土豪朋友,擁有一沓白金卡。他不在意華麗的外牆和輝煌的水晶燈,也不關心衛浴設施的牌子,但看中酒吧裡調酒師的水平.....

這是個特例,而我的一位女朋友就平易近人多了,這位精緻girl最看重的是——“顏值”。

像最近比較火的一家民宿,三線城市700多元一間的價格已然超過一些中高檔酒店。純白的風格拍照極其好看,因此,儘管妹子私下說裝修質量真的很一般,然而再給她一次機會,也不見得會選擇不去.....

活生生上演心甘情願被“坑”。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hilive南厝

更不用說票圈那些“不知內情”的路人朋友,紛紛留言說“這是哪兒”“如何預訂”。

是的,在很多女孩子心裡,“管它500還是2000,能拍得了好看的出街照的,都是值得去的。

一位大學同學,甚至經常去周邊城市住佈置得好看的民宿,四處拍攝、練習攝影技巧。

雖然我們時常吐槽,“所有性冷淡的設計酒店,都是來騙我們這些文藝青年的”。

然而......雖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在年輕人心裡,“顏值”有多重要,大家心裡都有數。

人人都在追逐潮流

這個時代,大家既愛追潮流,又愛講情懷。

在清邁,艾美酒店就由於《泰囧》的拍攝,人氣提升了幾十倍。與之百米相隔的帝國美萍酒店,設施老舊、床頭甚至沒有充電的地方,但亦是國人絡繹不絕的去處,只因一代歌后鄧麗君生前曾住過這裡。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泰囧》劇照--清邁艾美酒店

儘管大多數90後,可能只聽過《甜蜜蜜》。但這不妨礙姑娘們絞盡腦汁曬張圖然後配文:

“住了一晚鄧麗君最愛的酒店。”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鄧麗君生前住處—帝國美萍酒店1502

話說回來,要是你住的是價格貴得多的百年柚木老宅137 Pillars House,底下的評論絕對沒鄧麗君的多。畢竟,誰知道137是什麼?

最近,熱播神劇《都挺好》的拍攝地——蘇州一家普通老宅被遊客頻繁騷擾,導致屋主被迫摘門牌怕被認出,多少也說明了這一點。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鄰居表示,昨天一千多人敲門,房主老太太嚇得都不敢開門

雖然遊客的行為非常擾民,但要是屋主換個角度,多點商業思維,選擇將此處作為民宿,掛個牌子《都挺好》“蘇家老宅”,絕對生意好到爆。不出一年,應該就可以賺套新房首付了!

雲南有個客棧,叫揹包十年,設施簡陋,火得一塌糊塗,只因為客棧的主人小鵬,會講故事,是中國第一位職業旅行者。

在生活中,類似“安縵痴”一樣,對設施和服務極致挑剔的住客畢竟是少數。

舒達的床墊和絲漣相比會帶來多大的區別?有多少人會因為燈具的選型和質感去選擇酒店?Le Labo的香氛與歐舒丹相比又有多少附加值?

對業主和投資人來說,不如把錢花在其他成本更低、但更容易產生客戶滿足感的地方。

譬如整體的設計和風格,譬如創造一些特別的“亮點”,同時,也得學會巧妙的借勢宣傳和營銷。

硬件,有必要那麼好?

提到“硬件”,不能不說安縵。作為酒店業的標杆,自1988年自普吉島第一家Amanpuri開始,安縵就在設施和服務上定義了精品酒店。

然而國內的安縵、六善等,經營業績似乎都不甚理想,投資方也每每陷入尷尬的處境:頂級的設施和服務,卻不能實現同等級的投資回報。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上海法雲安縵

各酒店的原因可能略有不同,但地理位置和氣候無疑是重要因素。像北京、杭州、都江堰等城市,有一半的時間不“適宜”度假,客觀上對業績有較大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安縵在建造上仍花費了遠高於多數五星酒店標準的真金白銀,同時按品牌標準1:5配置團隊人數,造成高昂的勞動力成本,盈利狀況可想而知。

你可以認為這是頂級度假酒店為了品牌調性,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但對於多數中高端酒店而言,硬件上用得太好,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太拼”的感覺。

比如日內瓦的President Wilson Hotel,房間裡的全套音響是Bang & Olufsen(世界頂級視聽品牌),但是普遍反映還不如便宜點的洲際。

另一個三百歐一晚的酒店,設計乏陳,竟然用愛馬仕的洗浴產品,也是同理。

在非洲,更是如此。奢華的房間內飾跟帝王般的服務享受,都遠遠比不上一個好位置——因為在非洲旅行的意義就是Safari(意為“陸地巡遊”,不是那個蘋果瀏覽器)。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對於頂級營地來說,位置決定了客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

因此,硬件設施上,真的沒必要追求“最好”。

多關注佈置和陳設,故事及情懷的營銷,以及“只有這個酒店才能提供的/能做到的事”。

因地制宜,過猶不及

在製造“亮點”上,也要有所剋制。

去年年末,微博一個博主@畢導THU憑一支西安兵馬俑酒店體驗視頻上了熱搜。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兵馬俑主題酒店一夜成為眾人熱議的對象,這必然離不開酒店方採用360度全方位兵馬俑裝潢,打造沉浸式體驗,最後嚇跑了所有顧客。

這類出賣智商的酒店.....白送都沒人敢再去了吧!

舉個反例,在酒店雲集的普吉島,有一家SLH下的網紅酒店基馬拉度假村(Keemala),建在山上,看不到海,交通不便,價格堪比悅榕莊,然而旺季一房難求。為何?

這家隱匿於山林的酒店造出了一些別緻的房間,比如"鳥巢"和“樹屋”,既有漂浮早餐也有精選酒窖等 ,還能在瀑布旁、大樹下等野餐,這才叫真正的“因地制宜、創造亮點”!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些難“睡”的酒店?

當然,舒適度跟同價位的一些酒店比起來,差遠了。

以上的案例都只不過是分佈於全球各個角落的千山一景。話說回來,真正稱得上“難睡”的是美國的森林木屋、芬蘭冰雪裡的玻璃屋、澳洲荒野裡的露天房......但由於太過特殊不具代表性,暫且不作為討論。

究竟什麼樣的酒店能夠同時獲得大眾和投資人的芳心,各品牌都在不斷探索中。

但對於高級酒店來說,“好睡”,顯然沒有想象中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