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美国父母也会鼓励孩子摆摊挣零用钱的做法,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有参与“打工”的经历。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很多日本学生在父母鼓励下,课余时间都会在校外打工挣钱。

股神巴菲特从6岁就骑着自行车在社区送报纸,曾在4年内送出50万份报纸。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早启亲子觉得有的孩子用钱大花大脚,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金钱观念。

只有知道钱不是从天下掉下来,或是从父母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而是双手创造出来的,孩子才能理解财富是什么。


财富是交换,更是不懈的努力。


孩子越大,也就会发现这世上的好东西这么多,如何取舍如何选择呢?是存钱去一次短途旅游或游学营?还是买个超贵的玩具呢?

当孩子的目标确定下来,怎么一步步地去实现它,这就是家长需要给予财商教育的指导。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大人们会知道比价,孩子们会知道同一商品有不同价格吗?

大人们会关注市场利息变动,孩子们能理解不同投资渠道不同收益吗?

大人们有时候会把不用或闲置的东西,当二手货买了,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财产”其实也能变现吗?

以上种种,身为家长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把有趣的经济现象搬过来教给孩子们,比如书籍《小狗钱钱》的故事,通过关注数字的变化,孩子们将逐步把钱和抽象数字建立联系,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我们还可以借鉴犹太人的财商教育,早启亲子现在给大家推荐犹太人根据不同年龄段,设定的财商教育体系: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13-15岁:尝试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懂得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17岁:学习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关注市场消息,了解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


01

前几天微博热搜上讲述一个男孩,从7岁开始存零花钱,27岁用自己的钱买房。


据他说:首付的钱除了自己工作三年攒的两万块以外其他都是他攒了20年的零花钱。


有人一夜可买房,有人需要攒小半生才可买房。普通人几年才能还清的房贷,由此可见李湘的女儿有着多么巨大的一笔压岁钱了。


同样是明星,她们的给孩子的理财方式也各有不同。


在娱乐新天地的采访视频中,陈慧琳等明星给孩子的理财方式也是各种各样。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陈慧琳的方式是先帮儿子管着压岁钱,等孩子有理财能力的时候归还给孩子。这样避免了孩子乱花钱,也传达了在他的以后生活中也会学习到理财的知识。

杨千嬅则是给孩子攒着买金币,以后打成结婚时用的金饰送给媳妇。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其实,用钱的方式可以体现一个人财商高低,孩子的财商培养,这是一直是让不少中国式父母不知所措的问题。


02


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负担,可是单纯的孩子的世界却离不开父母早期喂养的精神养料及影响。


中国人的思想里,无论怎么穷,怎么苦,都不能苦着孩子,不想让孩子也承担贫穷的烦恼。


如今网上花呗、借呗、信用卡、贷款……等等透支消费的观念,对花钱没有克制和计划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前段时间的一条热搜,我到现在还是印象深刻,“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政真正情况告诉孩子”。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这个话题是不仅引起了家长的思考,更是有一批年轻网友在底下一片热议,纷纷留言诉说自家父母是如何“哭穷”。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其实,当孩子关心家里的经济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肯定及鼓励。

比如孩子的财商,对于经济常识的一些学习,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孩子提及贫富,我们要告诉他们:

“不管世事如何,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你,让你上学,让你好好生活,你完全不要担心,因为爸爸妈妈能赚到钱,相信你长大了也能自己去挣钱。只要你努力,一定会的。”


我们给予孩子爱的承诺和鼓励,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得更好。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以及父母对孩子进行的金钱观的教育,严重影响孩子的一生。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03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大家想必都知道,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许多家长值得学习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凭借自己的努力富甲天下,但在金钱问题上他从不放纵孩子。


他给孩子的零用钱起始标准仅为每周10美元50美分,每到周末领钱时每个孩子必须交账本让他审查,如果用途得当、账目不清,下周的零用钱就下调10美分。


另外,如果孩子能拿20%以上的零用钱进行储蓄,他将向孩子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额的存款作为奖励。


洛克菲勒的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让他养成记账的习惯,使得他对数据也比一般人更加敏感。

同时,他言传身教,不松懈孩子的财商教育。


到底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父母要如何面对这个亲子考验呢?

家长常见的财商教育方式让孩子用做家务来换零花钱,可是,孩子们却觉得,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的却是为了换钱,显然这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家长来和孩子一起学会“存钱”“花钱”。

亲子财商教育专家陆非:缺少这能力,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败家子”

**向陆非老师取经?家校联盟网(公众号:jxlmw-1),更多该老师的干货经验请关注本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