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所以這人生於天地之初始,到底是善是惡?

田不田


孩童時就會搖頭晃腦的背誦“人之初,性本善”,雖說不知本意,但爛漫天真無邪的孩童,我相信是善的,西方國家信奉基督教,他們認為人性本惡,帶著罪孽而來,所以他們要祈禱,懺悔,求得寬恕,但是小孩子對於我們,那是希望,是美好,是一個家族的承繼,所以我們教會他善良無私,讓他看到社會的美好,樹立正確的三觀,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我們都曾是性本善的孩子~

然而成年後,因為自私趨利,善惡成兩邊,為了規避惡,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了制約,法律,合同,這些外部機制的制約形成了良好的社會發展秩序,但成年人卻被歸結於人性本惡的世界~

柴靜說“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孔子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低估人性惡,也不能高估人性善,更不要去試探,對於人性善的孩子我們給與最好的愛,對於人性惡的成年人,我們在各種規則的約束下,對其惡應該給與最大的安撫,讓他習得善良,自律剋制,然而我們始終都要清醒,成年人的世界,妖魔叢生,詭譎多變。

只是很懷戀,曾經那個性本善的孩子們~

也很愕然,那些孩子們什麼時候變成了性本惡的我們~


小橋流水嘩嘩譁


本人所著《“三字經”通義》一書首篇就根據歷來關於人性善惡不同觀點的論述進行了分析。其實,歷史上關於人性並不只是善惡這二種觀點在討論,還有其他不同觀點長期存在。現摘錄一部分作為此問題的回答。

“人之初,性本善”。乍一看來,非常淺顯,清楚明白。意思是說,人從出生開始,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當我們細究這句話時,卻發現它其實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

歷朝歷代的學者,各家各派對人性的善惡均提出了不同的主張。莫衷一是。總體說來,有如下幾種主要傾向。一是孟子的性善論;二是荀子性惡論;三是告子的性無善惡論;四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論;五是朱熹的性二元論;六是戴震等人的性一元論;七是以蘇東坡為代表的文化學者的性無善惡論。這些觀點長期以來在中國哲學領域爭論不休莫衷一是,似乎沒有定論。然而,人性,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呢?

“性”,原意是生,與生俱來的意思。《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就是把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叫著天性。這是“性”的本意。

我們先來看一看上述這些主要觀點的來龍去脈,以得出我們最後的結論。

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說:“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裡,孟子說,人性善就是指人均有側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人只有將這四端充分發揮,才能成為真正的人。而即然人都有善的四端,為什麼又有相當多的人最後變成“惡人”了呢?就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將人性與生俱來的這四端發展起來,而是發揮了人性上動物性的部份才變成惡人的。這是孟子的性善論。性善論最早由孟子提出來,後經宋代理學家程頤、張載、朱熹等人補充發揮後,成為儒教人性論的正統觀念。有趣的是,當佛教傳入中國後,禪宗六祖慧能提出“人人皆有佛性”的觀點,明顯也是受到孟子性善論的影響。

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物慾。他因此舉例說:“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服理好愉逸”。人生來眼晴就喜歡看好的東西,耳朵喜歡聽好好聽的,嘴巴喜歡吃好吃的,身體喜歡安逸,心好貪圖利益。這些都說明了人性本是惡的。如果人這樣成長下去,就會生出爭奪,殘暴,淫亂等醜惡行為。而這些都是人的物慾帶來的。困此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是一切惡的根源。他還認為,人並沒有善的根源,人之所以有禮義道德都是後天學來的,並非與生俱來。而所謂禮義道德是為了限制人性而設置的規範。如果說人性是“真”,那禮義道德就是“偽”;“惡”是真,那善就是“偽”。甚至於他認為,所謂聖人之善也並非真善,而是通過培養道德,改造性情從而“化性起偽”以此來達到某種道德境界。注意,我們這裡說的“偽”是相對於“人為”與“天生”而言,並非其它意思。這就是荀子的性惡論。

嚴格的說,荀子名為儒家,但實質卻是法家思想占主導地位。對中國歷史進程有巨大推進作用的兩個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和李斯就出自他的門下。所以,後人也稱荀子為“儒表法裡”。在他的身上,並不具備孔子提出來的“賢良工正方”的觀點和作風,相反,他卻是法家先驅商鞅的繼承者,對人性否定一切,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對待人性。說的更明白一點,荀子是儘可能從最壞的角度去理解人性的。有趣的是,荀子從“性惡論”出發推斷人性,相反地卻證明了禮樂教化的作用,也就是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他的這一觀點,也為“法治”提供了人性上的根據。也許,荀子的性惡論較之孟子的性善論可能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更深刻,拋開生物學和生理學,如果人性真如荀子認為的性惡,那麼,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人類會是個怎麼樣的世界呢?至少,人,不能稱為人了。

告子的性無善惡論

關於告子,我們只知道他是戰國時代的人,他的其它情況卻是一無所知。正因為他有了與孟子在稷下學宮關於人性論的論戰,我們才知道歷史上有告子其人。告子認為:人“生之為性”,就是與生俱來的“食”“色”兩種本能。“食”是生存的本能,“色”是生殖的本能。人性無所謂善惡。所謂善惡都是後天教化深化了人本性導致的結果。他舉例說:“性好比流水,在東方挖口子他就往東方流,在西挖就往西流”以此來證明人性本不具備善惡。孟子針對這一比喻,也同樣用水來證明:“水的流向的確不分東西,但也不分上下嗎?人性之善就好比水往下流。你當然也可以引水而上,但那是水的天性嗎?是外因改變了水的本性。正如人不善,是環境使然,並非人性如此”。孟子還辯論說,食色是任何動物都有的本能,“難道狗性就是牛性,而牛性就是人性”?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孟子與告子的這番對論,決定了告子的觀念亳無立腳之地。但後世依然有依附告子的觀點來各抒已證的。我們這裡暫且不論。

董仲舒的性三品說

董仲舒是西漢時中國儒學的一代宗師。今文經學家的代表。他利用“陰陽五行”的觀念,繼承《中庸》“天命之謂性”的思想,認為“人受命於天”。但他認為,天有陰陽的屬性,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有善惡兩種品質。善的品質體現於天的陽,叫著“性”;惡的品質體現於天的陰,叫著“情”。他認為,“性”能體現“天”的“陽”只是可能,並非是現實中的“善”。同理,“惡”體現於“天”的“陰”也只是可能,並非是真實發生的“惡”。因此,他主張,人性分為三類:“情”欲少不教而善的,叫“聖人之性”;“情”欲多而又雖教不能為善而行惡的叫“斗筲之性”;介於兩者之間,雖有情慾可以為善為惡的叫“中民之性”。這就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論”。有趣的是,唐代文化大家韓愈在董仲舒的基礎上,將人性作了更細的劃分。他將“性”和“情”都分為上中下三品,性與情相互對應。“上品之性”發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發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發為“下品之情”。這種細化也許更精緻,同時對以後宋明理學有關“天理人慾”的爭論給出了啟發。

朱熹的人性二元論

朱熹認為,人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其中,“天地之性”是善的,“氣質之性”則有善有惡。他強調,一切事物皆有其規律性,是理,即“天地之性”,是事物的共性;而氣則是事物的物質基礎,理氣結合則成為“氣質之性”。“氣質之性”是事物的個性,有清濁,當清氣與人的規律結合則成為善,當人的個性善與人的共性統一時就達到至善。當濁氣與人的規律結合則成為惡。當人的個性惡與人的共性統一時就成為至惡。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論。

戴震等人的人性一元論

戴震等人認為,理與氣是一體的。“天地之性”和“義理之性”是相同的。作為人的物質基礎的血、氣、心和知就是性。除此無它。而血、氣、以及心知就是欲、情、智。因此欲情智就是人的本性。性中有智,智辨義理從而向善。智無義理人則從惡。因此,戴震認為,人必須靠性中之智來約束性中情慾,如此就能成為善。反之人則從惡。

以上諸多各朝各代各家各派有關人性善惡的爭論幾乎充斥了中國長久的文化歷史過程。綜上所述各個觀點,拋開生物學的觀點,純粹以哲學的觀點來判斷,亞聖孟子的觀點無疑最為準確精當。因此,《三字經》開篇即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論觀點。其義在於,我們人有了同情心、羞恥心、禮讓心和是非心,就具備了善心。就能在日常生活行為中表現出善行來,就能同情弱小孤寡,就可能儘自已之力就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人有了過錯就會感到羞愧,就能努力克服自已不再犯錯;人有了禮讓之心,就會面對尊長及他人時懂得謙讓;有了是非之心,就能辯別善惡,就不會隨聲附和,隨波逐流乃至於同流合汙。如果我們做到了這幾點,就具備了做人的基本品格。《三字經》開篇即以“善”來啟蒙大眾,教人善。有善心還不行,還得有善行。這也正是《三字經》作為傳統蒙書的偉大之處。


天涯孤旅a


自然圓通,本是無極;

為了方便,乃創太極。

雙龍游戲,龍之傳人;

陰陽和同,是為太極。

人性本來,無謂善惡;

善為坦途,惡為災禍。

孟子本善,趨利避害;

荀子本惡,自陷困蹇。

人生之道,趨利避害;

其途眾多,皆可預測。

世人不知,以為性本;

人心圓融,哪有善惡。

如有善惡,環境使然;

而心不正,故有災咎。

大象無形,大制不割;

我心端坐,自有神佛。

神佛之本,修煉之人;

人性圓融,自正而已。


泰和道安


目西願意人人都相信人性是善的,請看我的解釋

荀子說: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人是群體性的動物。單獨的個人是無法存活的。

另外、作為一個物種,人天生的是要追求自己物種的利益,就是繁衍下去,這就造成兩個現象,第一、人對於自己的幼崽是非常愛惜的,因此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很少成年個體的人會對自己族群的人類幼崽有敵意。第二、由於人不能獨立生存,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幫扶才能立於叢林社會。因此人雖然是趨利的,但也是必定天生的要利他的,完全利己把除去自己之外的人都當作壞蛋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這時候大家都生活在以血緣為紐帶的社會組織之中。

比如兩兄弟生存在,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荒島上,現在只剩下一頓飯,你會分給你兄弟飯吃嗎?你會看著你兄弟重病不聞不問嗎?不會的,他死了你就也死了,兄弟!

人一多就複雜起來了,會出現《蠅王》裡面的情況,但是《蠅王》這個故事的設定本身是有問題,那就是這些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出生在陌生人社會,而不是像人類本身那樣,一開始由血緣關係組成。

隨著科技發展,人員聯繫範圍越來越大,因為你不幫一個身邊的人,並不能導致你的馬上滅亡,甚至是一個民族屠殺了一個民族也不會。這反而會給殺人的一方帶來發展的快感。

這樣走下去,其演化倒推的結果如下。

所有人都相信人性惡的結果就是人在痛苦中滅亡,這種現象就是囚徒困境!

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惡,一部分人相信人性善,人就會滑向上一步,再次滅亡,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人人都抱著一顆善良的心社會才會美好,但是如上人是基本上做不到,因為在人人向善的社會里出現一個壞小子他就是最大獲利者,接著就是人人都變壞,這就是一棵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所以寫了《國富論》(1776年)的亞當斯密,鼓吹自由經濟人人逐利的亞當斯密,也搞出了《道德情操論》(1759年),但大部分之關注前者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總之目西覺得人類的命運基本上是悲劇性質的,最後滑向囚徒困境,在痛苦中滅亡,這叫作繭自縛,與善惡無關。

所以我願人人都相信人是善的!

說完以上目西對人性善惡的理解,下面說一下孟子和荀子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還是荀子的性惡其實他們的歸宿是一樣的,就是要走向善途,只是孟子強調不要讓人學壞,荀子強調要讓人學好之分而已。

但是荀子的性惡論本身是邏輯不通的。因為他講“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

請大家在這裡思考為啥聖人能化性而起偽?人不是惡的嗎?難道聖人不是人?

所以我一度覺得荀子有滑向宗教的意味。你們想想基督教義:人是有原罪的,但是上帝愛你們。這跟荀子人是惡的,但是聖人能化性是不是很像?

徹徹底底的性惡論者是韓非子,他性惡論到什麼程度?我們來看下面這段話。

人為嬰兒也,父母養之簡,子長而怨。子盛壯成人,其供養薄,父母怒而誚之。子、父,至親也,而或譙或怨者,皆挾相為而不周於為己也。

夫以妻之近及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餘無可信者矣。

從這兩句話你可以看出來,韓非子認為老婆孩子都是壞蛋,自己也是壞蛋。

但是性惡並不是韓非子的重點。

韓非子的重點在於,人是“趨利避害”的,這很重要,只有這樣,君王才能行使自己特有的權力,行使賞罰,聽話者賞,不聽者罰,從而做到利出一孔,整合國家的力量。

韓非子之所以有這種理論,完全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提出的。

各國交戰,哪國能贏?孟子說不嗜殺人者,這不對!現實是殺人殺的最狠的能贏!槍桿子裡出政權!怎麼拿穩槍桿子?韓非子說了,利出一孔,全民整合。

要做到韓非之這樣的絕對性惡論有兩個前提,

第一、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沒有這一條性惡會變成一盤散沙)

第二、有廣大的陌生人社會(沒有這一條性惡就不能全民推行)

看吧基督教也是這樣的。

看看戰國社會,禮崩樂壞,家族式的社會崩盤,權力不向上移動就向下移,春秋末年出現了權力明顯下移的狀況就是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為代表的大夫奪權。而最早爆發變法運動加強集權的,正是三晉啊,法家的第一個集大成者就是李悝,他的《法經》就是商鞅變法的藍圖,是商鞅拿來改一改就用的東西。

韓非子其人受到荀子的教導,顯然性惡論給了他極大的啟發。如果人是性惡的那麼法家的整個理論就完美了。

而當時的社會經歷了禮崩樂壞正好有向上集權的需要,而這種集權絕對不能是周式的,出於一種溫情脈脈的家庭道德倫理之中,而是冷酷的絕對的一手抓,因此家庭不需要,只需要一盤散沙的個人,以及強有力的控制者,正因為這樣法家和儒家絕對是不相容的,至於後來儒法合流,那完全是皇權運作的結果。

你去觀察商鞅變法後的社會,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經常稱道的秦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就是因為家族式的社會解體了,所有的人都被秦王控制,聽話賞,不聽話罰,那可不勇於公戰!十字軍東征也是這樣的勇於公戰。

這很難從價值觀上來評價好壞,按儒家的性善論,維穩能不能做到先不說,走向統一會非常渺茫,至少要拖很久很久,說不定還會出現歐洲和日本戰國的狀態。

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統一就在於有了法家這個思想,但是呢,目西又感覺這思想來的太早了,西方出現強調國王大權獨攬都到了馬基雅維利《君主論》文藝復興,日本的明治維新了!

這時目西提一個問題,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如果秦始皇的時代有了鄭和下西洋時的船隊和科技,會是啥情況?

目西認為,秦始皇會派六國人民組成的大兵去東南亞南亞掠奪,好了這就是英國殖民的情況,秦始皇會積累大量的原始資本!

這一切都很美好,但這是一個龐氏騙局,到最後資金鍊斷裂的時候大家就會發現咱們被騙了。但是這個龐大的龐氏騙局時間很長,80代之後的事情誰會在乎呢?

綜上人就是要抱著團撕著逼滾到懸崖下面去,這與善惡無關,我願大家人人都性善,但是做不到的。

so這是個鐵定的悲劇,與善惡無關


目西


人的初始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己爭論了幾千年。

孟子和荀子都是思想大家、古之聖賢。是性本善、性本惡立論的代表人物。其是兩人說的都沒錯,反映了人初始與生俱來的善惡兩面。

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人出生時天然本質屬性是善良美好的。人的智、愚及賢與不肖差距不大。見到弱者會同情,遇到不平事能仗義執言。

而人之初,性本惡說的更直接,如耳好聲、口好味、眼好色等也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更是各種禍端的本源。

但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惡僅指人的初始,兩者的論點結合起來,才是最完整的表達。

不過他們也共同認為,隨著成長、環境的變化,一切都能改變。這是孟子和荀子能殊途同歸的最重要理念。

初始雖看法不同。但他們共同認為,通過後來的教育、修養,可使人善的一面得到發揚,惡的一面得到抑制。所以善惡最終取決於人的道德理念和正確的三觀。

環境當然是很重要的一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很能說明這一點。

漢,劉向說的更明白:與善人居,人如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一對孿生兄弟,基因相似度99%以上。若分開來養,成長的環境和個人的努力取向,他們的結局會大相徑庭。僅以此論點做為回答該題的結語。


晚亭與落霞同暉


人性善、惡之說,只是局部觀點,猶如人的兩條腿,從局部而言,既有左腿,又有右腿,但源頭卻是一個,至於這個源頭是什麼,正如佛家所說:“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意思就是說,這就不是語言文字力所能及的範圍了。

人性善惡,各有自己教化的目的。

越是通俗的知識,就越容易傳播,因為對語言文字要求不高,傳播的難度小,易於理解和吸收,所以傳播速度自然就快,而傳播面相應也大。


古代聖賢正是基於這個考量,所以針對受眾的實際情況,就會選擇一種最佳的教化方式,性善說和性惡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我們在繼承的時候,不應該把二者對立起來,非此即彼,那是西方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文化講究的是“和”,是統一,是多元共存,正如《中庸》裡面所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是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神。

所以我們也不能搞人性非善即惡的辯論,而是應該把二者統一起來,因為二者對我們都有用,我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二者同時運用,用性善論來發揚人性中善的一面,對自己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極力呵護,用它們長養自己仁、義、禮、智的德性。

性惡論呢?我們可以當作自己的警鐘,對自己的貪婪之心、怯懦之心、放逸之心、懈怠之心等等等,要進行合理的制約和疏導,這樣經過一翻棄惡揚善,人性中的光芒自然會透發出來。

天地之初始,人非善亦非惡。

當然,對於極少數的慧根比較堅利的小眾,聖人也有相應的教化,但道理越是高深,對語言文字的要求也越高,在理解上也越容易出現歧義,這是非常難以逾越的。

真正的人性,與天地宇宙的本性是一個東西,禪宗裡面叫“本來面目”,禪師們修行,所追求的那個所謂“明心見性”,指的就是這個東西,但這個東西用術語講是“離言”的,具體講就是禪宗禪師的另外一句話,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玩藝不在善與惡的範圍,它能化出善惡,但又超越了善惡,不歸它們管,所以就沒辦法用善或惡來界定它。

它具體是什麼?那就對不起了,語言表達到這裡,內心思維到此處,統統走不下去了,言語之道,心行之處,到此統統斷絕,既無法表達,也無法想象,這個人之性,天地之性,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所以才有前面“向上一路千聖不傳”之說,正如釋迦佛當年所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其實不是不傳,而是沒法傳,有心無力,只能靠前人指路,後人自行。

這實在不是聖人在故弄玄虛,老子同樣也警告過我們“道可道,非常道。”孔老夫子那麼厚道的人,在《易經.繫辭》也只是簡單的講了一句“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後就草草了事。

然後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孫,唐代的經學家孔穎達,怕後人不明白,還專門對“成性存存”進行了解釋,說“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萬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萬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謂稟其始也,存謂保其終也。”

孔穎達從文字的數量上來講,雖然看似說了很多,其實該不懂的,估計看了以後,也依然是一臉懵逼。這不是孔穎達的文字功底不行,實在是該盡的力都盡了,無奈文字本身的表達極限到這裡也就到頭了,沒辦法的事。

總結

總之,人性之初,天地之初,是一個源頭,這不是一個知識問題,不象其它問題,給個答案我們就明白了,天人之性不是這樣的,要想知道答案,就要把自己忘掉,徹底的融入到天地這個大生命中,古人叫“返樸歸真”,或者叫“天人合一”,只有到那個時候,才算是到家了,到家了,自然也就知道家的樣子了。

以上純粹是個人觀點,水平極其有限,難免有所不足,若有疏漏,還請路過的賢友多多請教!!!


澡雪堂主談國學


《街頭巷尾閒聊》《山海經》《三字經》不論是這個經,還是那個經,塵世一切經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藏。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幾千年來恩澤著全體國人。沙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在一千個讀者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時代的不同,社會的不同,環境的不同,主要是人的視覺不同,同一件事物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今天你說某某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明天被一位老人把手一揚給推翻了。因此幾千幾百年前的善與惡還有爭論不休的意義存在嗎?中國有句古話叫指鹿為馬, 在一個強權的社會,一切是非黑白都是一個人說了算。人之初,心本善。自古以來"人性本善"與人性本善"就是一個永恆的辯題,從孟子到苟子,二者皆有理,難分高下。用一句街頭巷尾的閒話來說叫:"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一滴水1118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其實都是正確的,沒有一個定論。以及後世南宋程朱理學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綜合了性善與性惡,把二者的言論加以證明了。

即便是孟子的性善是闡述了人之初始,天性本善,只看到了善良的一方面,進一步萌生出惻隱之心,為善之心。而荀子的性惡論是闡述了人之初始,天性本惡,也只是看到私惡的一方面,進一步萌生出怵惕之心,私慾之心。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即闡述了性善論的本善又確定性惡論的本惡,把二者的言論加以綜合,認為天理是本來存在的,也是與生俱來的,而人慾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之常情,人性的自私,也不一定為善為惡。進而推出惻隱怵惕之心乃是並存的,每一個人都是先是怵惕,繼而惻隱,若無怵惕,何來惻隱乎?所以程朱理學要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永不言棄7642


人性的善與惡,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行成的。人生幼兒時期,父母或家長,監護人是人生首任老師。周圍環境好壞,家庭風氣,就顯得異常重要。這時人性的善與惡,尚未行成,處於初始階段,而且也是人生善惡行成的關鍵階段。因此所謂:“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傳(巫師)學下神”就是典形寫照。古時“孟母為何三遷”,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人生入學教育,參加工作的社會實踐,社會風氣,人際關係,環境好壞,條件善惡,對人生善惡的行成,極為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惡”。這裡單純就善惡的本意而言(不考慮其他含意),受科學技術水平侷限,人的認積水平較低,應該說都不能算做正確。

個人之見。歡迎說理的正反意見,反對無理漫罵和人身攻擊。


老兵4200


一把菜刀,做飯是善,殺人是惡,那菜刀是善是惡!這把刀就是人性。善惡同體,善時惡在,惡時善存,並不矛盾。十惡不赦的殺人犯也可以心存慈孝之心,千古聖人也拉臭不可聞之粑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