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彰显担当 发挥作用 作出贡献
梁平 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行至高梁,心纳平川。梁平自秦以来为古蜀道东大路之要塞,自古为交通南北、东出西进陆路要道,处于全市“一区两群”和川东北的重要联接点上,是重庆的“腰部”、大三峡发展的纵深地带,东部、主城都市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三峡库区产业人口就近转移承载地。

  梁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接轨大都市,融入大三峡,协同川东北,推动全开放,充分发挥连接主城都市区作用,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更好服务渝东北、川东北,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川渝协作示范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力争发挥梁平独特优势,展现更大担当,争取更大作为。

  第一大平坝

  在双城经济圈有独特优势

  梁平70%为平坝,方圆1000余平方公里的梁平坝子是巴渝第一大平坝。这里距离长江平均约40公里,降雨均衡、温暖润泽、无旱无涝、风调雨顺。大诗人陆游赞叹,“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与全市其他区县和三峡库区沿江区县相比,梁平用地条件好、建设成本低,环境容量大、环境敏感度低。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梁平东距巫山渝鄂交界处220公里,西到荣昌川渝交界处260公里,距万州机场、达州机场均60公里,到万州港、忠州港各半小时车程。梁平机场乃川渝最早机场,现为全市首家军民融合通航机场。达万铁路、渝万高铁、拟建的广万铁路、遂万铁路、广大梁忠铁路,渝宜高速、张南高速、梁开高速、拟建的巫梁高速、城邻高速、达石高速,318国道、243国道,渝万快速通道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从历史文化来看,梁平古称都梁,是巴蜀有名的鱼米之乡,有“梁山熟,川东足”之美誉,素为商贾云集、贸易繁荣之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多元的劳动方式、便利的交通条件,孕育了厚重的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禅宗文化和“通商宽农”“士笃儒风”的商贾文化、儒士文化,多元文化互融共生,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因此,梁平有“小天府”“小成都”之称。

  梁平还是渝东北、川东北靓丽的生态眼、最浓的乡愁源。梁平是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湿地城市,东部高梁山、西部明月山,作为城市生态屏障;城北10万亩稻田、城区万亩双桂湖湿地成为城市肺叶。境内,龙溪河、明月江、浦里河,碧水清清、蜿蜒润城,构成了城在田中、田在城中,推窗见田、推窗见湿的现代田园城市风貌,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旖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优质的生态环境与巴蜀文明交相辉映,是对“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动诠释。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建设三峡新经济区,不断壮大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绿色食品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培育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

  去年,梁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4.1亿元,位列渝东北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万元,列渝东北第1位;工业增加值162.9亿元,列渝东北第1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位列渝东北第2位;市级数字化车间4家,列渝东北第1位。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96.79%,列全市第5位、渝东北第1位。产业基础扎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梁平积淀着务实打拼、通达宽和、开放包容、亲商爱商的城市文化与品格。行千里,致广大。梁平正全力打造区域开放高地,让“投资重庆、看好梁平”成为共识,让“优良营商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永续发展动力。

  梁平,自然地理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历史人文厚重、用地条件良好、环境容量较大、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广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独特优势。

  接轨大都市

  共同做强渝东平原产业带

  垫江、梁平地处明月山脉和南华山脉之间的槽谷地带,形成2000平方公里的渝东平原(其中梁平境内1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用地条件好、环境容量大,产业基础扎实,是主城都市区与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交通最重要的连接带,是东部、主城都市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三峡库区产业人口就近就地转移承载地,是两江新区东向发展的拓展区。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区域发展一定是推动资源、人口要素向优势地理集中。从全球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平原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全世界80%的人口、产业都集中在平原地区。梁平将联合垫江充分利用渝东平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承接地。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梁平还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与四川接壤最多的区县,发展生态工业经济地理位置和要素保障最好,且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梁平区决定,以梁平工业园区为基础,立足“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到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营商环境高地,协同相关区县共同建设三峡新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梁平拥有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绿色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企业98家,拥有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高端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51个,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服务机构达到23个,不锈钢制品、集成电路院士工作站2个。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18.2件,全区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持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梁平百年张鸭子生产线

  梁平将充分利用渝东平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垫江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完善产业链、建立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产业生态,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营商环境高地,共同建设三峡新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共同推动渝宜高速扩能降费、渝万高铁提速降费,共同推动长寿至垫江至梁平货运铁路和连接主城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长寿至垫江至梁平至万州物流快速通道。共同推动龙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龙溪河美丽乡村示范带,共同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融入大三峡

  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三峡库区是全国柑橘最适宜生产区域之一,生态、味美就是三峡柑橘的特色。2018年,万州、忠县、开州、云阳、奉节、巫山、梁平、垫江、长寿等10个区县携手培育三峡柑橘区域公共品牌,让三峡柑橘卖得更远、卖得更快、卖得更好。梁平区主动融入大三峡,积极参与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当年,梁平柚喜获“三峡柑橘十佳名品区域品牌”,并销售柚子8000余吨。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向东开放的门户。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融入大三峡,共同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将共同抓好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支持万州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联动开州、云阳、四川达州一体化发展。

  龙溪河发源于梁平区,流经垫江,于长寿区下游注入长江,是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被纳入国家首批16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之一,生态地位尤为突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着力推动龙溪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龙溪河出境水质由劣V类提升到III类,龙溪河再现清水绿岸。龙溪河(梁平段)被评为“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重庆市十大最美河流”,“统筹规划精准治理龙溪河流域水环境”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同时,梁平区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积极融入“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共同重塑“大三峡”国际旅游品牌,共同建设环三峡国际旅游度假区,共同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梁平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介绍,融入“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要依托三峡地区少有的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建设践行“两山论”样板地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景区双桂田园,发展一批中、高端精品民宿等特色景区,展示三峡腹地田园风光;要将三峡田园风光与梁平农耕文明、非遗文化、生态文化等结合,彰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显著成效,实现了从“梁平晒秋”到“三峡晒秋”的升级跨越,打造三峡晒秋节会品牌;要主动融入大三峡寻求合作,依托高速、高铁、通用机场串联相关区县的优势旅游资源,在“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线路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协作和大三峡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

  此外,融入大三峡,还要共同推动三峡库区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环三峡库区快速通道、沿江货运铁路、梁平至万州新田港物流快速通道、梁平至忠县新生港物流快速通道,构建内畅外联交通大格局。

  携手六区县

  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

  明月山纵贯四川开江、达川、大竹、邻水、和梁平、垫江等区县,绵延起伏近300公里,自然生态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产业基础扎实,是重要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基因库,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通道,“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动诠释。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3月以来,梁平区党政代表团先后前往达川、大竹、开江、邻水、垫江等区县考察商定,携手六区县,用好竹资源,发展民宿群,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川渝协作示范带,共同打造明月山践行“两山论”样板地,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

  首先是共抓大保护,共同建设川渝森林城市群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保护好明月山生态资源,特别是以300万亩竹林资源为主的森林植被,共同推进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PPP项目、明月江和明月山其他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明月山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等建设,共同推动明月山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次要共谋大健康,共同建设明月山川渝民宿群和森林康养示范带。共同发展以民宿休闲养生、康体养生等业态为主的明月山精品民宿群、生态康养区,共同叫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品牌,共同打造明月山森林康养示范带。

  第三是要深耕文化源,共同建设古蜀道文化、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共同申报古蜀道(东大路)为世界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和利用好禅宗文化、非遗文化、竹文化,构建多元文化发展体系

  第四是要共建产业链,共同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联合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同申报建设明月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共同建设明月山新经济区、明月山美丽乡村示范带。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明月山民宿群

  第五是要共享基础设施,共同推动明月山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大竹至梁平至万州新田港物流快速通道、大竹至梁平至忠县新生港物流快速通道、垫江至梁平至开江至开州物流快速通道、梁平至达川物流快速通道建设,共同推动梁平与达州毗邻乡镇“断头路”连通工程、川渝东北部货运物流分拨中心建设。规划打造明月山旅游交通环线,升级改造明月山连通路、景区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将充分发挥六区县产业优势,共同建设明月山优质高产高效粮油、柚子、生猪、香椿、富硒茶产业基地和蔬菜保供基地,共同打造“明月山”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发展竹工艺品和竹家居产业,共同打造明月山竹木家居产业园,推动明月山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柚产业加工园、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共同发展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共同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共同举办长江三峡晒秋节、国际柚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

  协同川东北

  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梁平与大竹、达川、开江,万州与开江,开州与开江、宣汉接壤;达州市总人口690万人、经济总量2041亿元,万州、开州梁平总人口438万人、经济总量1890亿元。

  “梁平与川东北、渝东北人缘相亲、文脉相融,历来是‘川渝一家亲、达梁一家人’。”达州和万州、开州、梁平是川东北、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活跃、开放程度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川渝地区向东开放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区县解读】梁平:争当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突击队

▲梁平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

  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将共同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成达万高铁、广大梁万铁路以及达石、城邻、梁平至开江、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梁平至达川物流快速通道建设,打通毗连区县间的“断头路”“瓶颈路”,发挥万州机场、达州机场、梁平军民融合通航机场和万州港集散、中转功能。要充分发挥万州达州开州梁平同处四川盆地天然气带,能源资源富集,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共同打造以天然气为主的国家能源产业基地、川渝消费品工业基地,共同建设农产品保供基地,共同打造全国基层干部培训基地—乡村振兴研究院。

  3月24日至25日,梁平区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达州市学习考察。两地签署《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利用在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携手实施近百个项目,围绕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推进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两地将共同实施川渝东北区域环线铁路、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达川至梁平至忠县至利川高速公路等18个项目,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方面,两地携手打造川渝东北国家能源产业基地、钒钛钢铁装备制造产业园、川渝东北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等31个项目,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两地将共建明月山·明月江生物多样性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川渝东北地区森林城市群、乡村小微湿地协同建设及保护等18个项目,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一起打造川渝东北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川渝东北地区中医应急医院、科技人才专家库共享平台等23个项目,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此外,梁平区与达州市还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合作战略,确定全局性的重大合作事项;建立协调会商机制,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定期研究解决、督促落实重大合作事项;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定期通报合作进展情况;建立行业领域合作对接机制,针对具体合作事项提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制定合作计划并逐一落实。

  链接》》

  2020年,梁平区联合垫江县、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等毗邻区县,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化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实施29个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18个。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拟于2020年10月开工

  ●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拟于2020年12月开工

  ●大竹至梁平至万州新田港物流快速通道拟于2020年12月开工

  ●大竹至梁平至忠县新生港物流快速通道拟于2020年11月开工

  ●垫江至梁平至开江至开州物流快速通道拟于2020年12月开工

  ●梁平至达川物流快速通道拟于2020年8月开工

  ●梁平与达州毗邻乡镇“断头路”连通工程拟于2020年5月开工

  ●川渝东北部货运物流分拨中心已于2020年2月开工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月山竹木家居产业园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新经济区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产业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柚子(柑橘)产业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蔬菜保供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生猪产业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香椿产业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富硒茶产业基地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美丽乡村示范带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森林康养示范带已于2020年3月开工

  ●明月山精品民宿群已于2020年1月开工

  ●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拟于2020年6月开工

  共抓生态环境保护

  ●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PPP项目一期已于2020年1月开工

  ●明月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拟于2020年6月开工

  ●明月山其他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拟于2020年8月开工

  ●明月山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已于2020年1月开工

  ●明月山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于2020年1月开工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三峡中医院(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中医应急能力建设项目)已于2020年1月开工

  ●共同申报古蜀道(东大路)世界文化遗产拟于2020年10月开工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