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火鍋作為平民美食,流行於全國各地,花色紛呈,百鍋千味。重慶麻辣火鍋、廣東海鮮打邊爐、山東肥牛小火鍋、北京羊肉涮鍋、江浙菊花暖鍋被稱為“中國五大火鍋”。但是除了這五大火鍋,還有兩款特色火鍋是冬季標配。這個寒冬,不妨一邊饕餮火鍋一邊翻閱城市,品味七座城市的不同風情,盡享每種火鍋的別樣滋味。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1、四川火鍋市井閒情慢生活

四川火鍋表現了中國烹飪的包容性。“火鍋”一詞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稱,還是技法、“吃”法與炊具、盛具的統一,表現了中國飲食之道蘊含的和諧性。從原料、湯料的採用到烹調技法的配合,同中求異,異中求和,使葷與素、生與熟、麻辣與鮮甜、嫩脆與綿爛、清香與濃醇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吃火鍋時那種豪放和酣暢淋漓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那氣吞山河的架勢足以體現對四川人火鍋的熱愛。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2、重慶麻辣火鍋 山城裡的一把火

重慶被譽為“火鍋之都”。麻辣火鍋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當時挑擔子工人買來水牛的內臟,洗淨乾淨後,將肝、肚切成小塊,擔頭設有爐具,上設一隻大洋鐵盆,成為多格,盛載一種麻、辣、鹹的滷汁,專向碼頭工人兜售。客人光顧時,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民國23年重慶城內出現較具規模的麻辣飯店,只是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由客人自行調製滷汁、蘸汁。重慶火鍋以麻辣為主,多味並存,講究調味,注重用湯。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3、廣東海鮮火鍋 不辭長作嶺南人

“食在廣州”不是虛言。廣州飲食業歷來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一大批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廣東人的海鮮火鍋配料很講究,火鍋配以魷魚、海螺肉、雞肉、牛肉、墨魚、牛百葉、海參等生料,再加上蔬菜和佐料。吃時先將各種海鮮依次倒入沒油的清湯裡,煮熟後撈到各人碗中,然後再倒入雞肉、牛肉等。吃完肉類,再倒入香菇、青菜等清口,鮮而不膩,味美無比。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4、北京羊肉涮鍋 坦蕩大氣京味兒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於清初,滿族入關後興起,早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所舉辦的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內中就有羊肉火鍋。後流傳至市肆,由清真館經營。北京前門外正陽樓開業,是漢民館出售涮羊肉的首創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使這一美味更加馳名。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幾乎盡人皆知。因為這道佳餚吃法簡便、味道鮮美,所以深受歡迎。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5、山東肥牛火鍋


好客山東,豪放不羈。肥牛火鍋選用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牛肉,經過天然特殊飼料餵養,肉質細膩,入口滑嫩。肥牛火鍋的調料與一般的火鍋調料有本質的區別,它是選用30多種高級調料配製而成,其口味香甜悠長,回味無窮,這也是大眾推崇肥牛火鍋的根本所在。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6、湘西狗肉火鍋 酣醉邊城夜闌

湘西的狗肉火鍋是湘菜中的一大名菜。狗肉火鍋必須選用新鮮壯年狗,加工時經過多次焯水,並投入近20種藥材和調料,因此只感到狗香撲鼻,全無腥羶氣,而且辣得過癮,鮮得“剎渴”。烹調前再加入一味西洋參,不僅能提高火鍋品位,還可平衡狗肉熱性,吃來更加滋補可口。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7、雲南滇味火鍋 茶暖花瘦慵懶時光

滇味火鍋具有典型的雲南風味,其特點是以新鮮蔬菜為主料,火鍋中必定有火腿片,再配以薄片牛肉、豬肉、雞肉、魚肉和香菇、木耳、黃花菜等,使火鍋色香味俱佳。吃時蘸辣椒粉、麻油等拌成的調料,鮮嫩香辣,回味無窮。

「烹飪文化之旅」請認準這七大特色火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