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11月17日,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正式舉行,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頒2019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大中華區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並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獎項,單項獎金為一百萬美元(人民幣約716萬元), 每項獎金由四位公共聲譽優良、社會貢獻突出且深度認同科學價值的行業領袖共同捐贈:“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為丁健、李彥宏、沈南鵬、張磊;“物質科學獎”捐贈人為鄧鋒、吳亞軍、吳鷹、徐小平;“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為丁磊、江南春、馬化騰、王強。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負責獎金的捐贈和發放。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未來科學大獎對獲獎者的國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並主要在大中華地區完成(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臺灣)。

未來科學大獎希望獎勵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啟蒙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於科學、推動科學,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本屆為期五天的議程主要包括與知名高校合作舉辦獲獎人學術報告會,對具備前沿、交叉、應用特徵的學科或領域進行深入探討的高峰論壇、科學峰會以及頒獎典禮。屆時,全球近百位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出席見證這一唯一在中國舉辦的高端多領域國際性科學會議。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未來科學大獎希望藉助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盛典禮讚科學家,慶祝並分享科學成就,通過這種激勵示範效應,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家的尊重,並以科學精神影響中國、影響世界、影響下一代。吸引更多青年投身科學,實現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提升。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邵峰:因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症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

王貽芳、陸錦標:因在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 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的貢獻獲得“物質科學獎”;

王小云:因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成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取得的成就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周,推動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