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很多來諮詢的女性朋友,都在抱怨自己好像真的嫁錯了人。原本心心念念想廝守一生的如意郎君,婚前、婚後的表現很不一樣,就像變了個人。

一、夫妻雙方對未來生活目標不一致造成家庭矛盾
我的學員婷婷就有這樣的困擾。一個多月前,婷婷和戀愛兩年多的男友被家裡催著領了結婚證。正好趕上過中秋,雙方的父母就在一起過節吃飯。席間,父母們興高彩烈地商量著他倆結婚的日子,還叮囑辦完酒席馬上就要個孩子。

其實,父母們說的也是婷婷的心裡話,馬上奔三了,遇到對的人,終於可以結婚生子,過過安穩日子啦。

誰成想,第二天老公卻以出差的名義消失了。三天後發來消息,說他後悔這麼早領證了,也不想馬上辦酒席、生孩子,要在事業上拼幾年。

還說,知道自己這麼做有點對不住婷婷,她年齡大了等不起,如果實在不能接受,分手也行,別耽誤她。婷婷一下子蒙了,即委屈,又害怕,也不敢和雙方家長講,只好來找我們諮詢。

仔細和婷婷分析了他們婚戀的狀況,排除外遇、第三者、感情不和、彼此沒有吸引力等情況後,得出結論,老公真的是單純害怕結婚生子後被家庭絆住,沒有精力幹事業,才想逃的。

這種夫妻雙方對未來生活目標不一致的家庭矛盾,就是典型的男女思維差異造成的。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二、女人結婚後心理狀態和男人婚後心理狀態不同

通常女性在結婚以後,生活的重點就轉移到家庭中來。必然會期待丈夫也和自己一樣,把心思放在家裡、對自己越來越好,過好小日子。

而男人由於對家庭的責任心,最想的就是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績,讓老婆和孩子過上好生活

“就像有句話說的:男人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而女人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

這說的就是男女思維上的不同。

現實中的夫妻,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行為。就像很多妻子抱怨老公結婚以後不再像婚前一樣體貼了,而很多丈夫也感覺妻子好像越來越不懂事,沒那麼理解自己了。其實人沒有變,只是視角和期待不同了而已。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你遲到的許多年裡》,主角沐建峰和老婆趙益勤之間的矛盾就是這種類型。援建歸來,妻子只想儘快買個房子,踏踏實實過日子;而當過老虎連連長的沐建峰卻一直想著創業,實現自己的價值。

妻子錯誤解讀丈夫的行為,造成各種誤會,引發一系列矛盾,導致感情走向危局。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三、那麼,對未來目標不一致的夫妻,怎樣做才能相互理解,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 1、承認差異的存在,避免以己度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夫妻間對未來生活目標不一致,一定不是在婚後才產生的,而是兩個人原本在生活的態度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戀愛中的男女,被一種叫荷爾蒙的東西衝昏頭腦,交往中更傾向於展示美好、彼此相似的一面,自動迴避不同的部分;以便達到交往成功的目的。

所以,那時的女生顯得更溫柔、漂亮、善解人意,而男生則表現的陽剛、俊朗、體貼多情。很多時候,能夠戀愛成功,主要是動物本能左右了事情的發展。

而結婚以後,吸引的動力消退,各自露出真實的樣子。不是對方不愛你了,是不用拼盡全力愛你了而已。原有的價值觀佔了上風,行動方式自然不同了。

就像劇中的男女主人公,丈夫原本就是有理想、不甘於平庸的人,而女方骨子裡小富即安就非常滿足。雖然都想把日子過好,但雙方思想裡過好日子的概念不同。男方拼事業被妻子看做是不顧自己和孩子死活的自私,與女性朋友的交往被誤會成出軌,這種思想上的差距把好好的一個家鬧的快散了也在意料之中。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所以,與其否認、迴避、一味地希望用吵、鬧、作的方式強行把一方拉回到自己的框架裡面,不如承認兩個人的差異,正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進行理性溝通,允許雙方都說出自己的目標和規劃,看看大方向是否一致;如果都是為了把日子過好,具體方法可以協商解決。這樣做至少避免了很多誤會、猜忌,雙方把精力都用在解決問題上。

  • 2、培養默契、建立命運共同體,形成家庭合力。

家給人最大的誘惑就是歸屬感和安全感。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有個叫家的地方始終能夠接納我、支持我、供我療傷、給我滋養;安全感和歸屬感是很多男女義無反顧衝進圍城的深層心理需求。

這種需求的根基是信任與理解。我們只要在這方面下功夫行動,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明白男人想拼事業、女人全力照顧家庭,其實都是為了家好。無端猜忌只是對方的做法讓自己感覺不安全,怕被拋棄,才引發的。

那不如雙方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兩全的辦法。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希望老公心裡有自己,而男人最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

可以明確問對方,我怎樣做?做到什麼程度,你會覺得安全,覺得被理解?引導對方說出需求後,不評判,協商雙方能夠接受的內容和尺度,達成一致並努力實施

從各自的角度為大目標出力,建立夫妻一體的聯盟,形成家庭合力。讓彼此安心,明白不論對方做什麼,心都是在一起的。在各自實現小目標的同時,能心裡有底,日子自然和諧甜美了。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四、 我建議婷婷按照以上的原則和方法和老公深入聊一下。

●第一表達對老公想法的理解,同時提出解決方案。首先,承諾永遠與老公站在同一戰線上,幫他做好父母的工作,不再催婚催生娃,引導老公放下防禦心。

●第二,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婚禮只是個形式,自己和父母完全可以一手操辦,期間只要他稍微配合一下就好,不會牽扯他太多精力。

●第三,分析可能老公結婚後會忙於工作,擔心冷落自己,會有愧疚感這個擔憂,站在老公的角度,把他心裡的想法分析清楚後,明確告訴老公,既然你決定嫁給他,就準備好和他一起撐起這個家,其中需要磨合的部分還請給彼此更多的理解和體諒。

●第四,關於生孩子,年齡大了需要生,雙方父母退休、身體健康,完全有能力幫忙帶,不是問題

。另外,社會對男人的評價標準是成家後才更穩重、有責任心、更容易委以重任。所以家庭對他來說不是羈絆,而是事業上的助力。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另外,婷婷也講出自己的打算,因為喜歡居家生活,有孩子後自己會把精力多放在家庭上,當好老公的賢內助;但是對於目前的工作,並不會放棄。

孩子小的前幾年,適當的減少工作量;等孩子大些,再進入職場,做個獨立、有眼界的現代女性。當然,可以順便和老公提出一些小要求,比如:

按照老規矩,無論人在哪裡,每天保持10分鐘的聊天時間;

一週有一次獨處的高光時刻;半年一次外出旅行;

建立共同的賬戶,每月固定存一筆錢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等。

撒嬌告訴老公,有高質量溝通、有溫馨時刻、還有經濟保障,自己的心就安了,他可以全力闖事業去啦。自己這個懂事、溫柔又能幹的大後方,簡直就是個寶貝,他還捨得丟嗎?

為什麼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呢?

夫妻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差異是常態。婚後想要變成樹和藤,一方死纏在另一方身上,遲早會出問題。不如各自保持原本樹的模樣,並肩挺立,既能各自獨立、向上生長,又能相互支持、共擔風雨、彼此成全,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