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洪秀全一生寫了不少詩歌,水平高低先不說,也算是個“詩人”,他的人生和他名字中的“秀”字一樣秀。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一、多次考試不過,走火入魔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在一個廣東花縣的農村,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耕田的,從小就感受到了生活不易。但父母望子成龍,7歲時想辦法送洪秀全上了村裡的學堂,學了些四書五經等科舉指定教材。

洪秀全比較聰明,14歲時,跑去花縣參加了縣級考試,考得還行,能繼續參加上一級考試——廣州的府試。洪秀全又高高興興去了廣州考試,結果沒考上。垂頭喪氣回到了家,他沒有放棄努力,但是大局勢和小環境的面前,他生活得更加困難,只能一邊種地,一邊學習。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後來,同學邀請他去鷲嶺古寺私塾當伴讀。因為文化底子好,村裡人看好他,被聘請為私塾老師,開始教書。

教書期間,村裡人總誇獎他,還時常跟他說:“你這麼優秀,應該考取個功名。”洪秀全自己也覺得應該考取個功名光宗耀祖。於是,洪秀全又去廣州參加了考試。從此開啟了短暫的循環模式,考了幾次,都沒能考過。這對他打擊很大,他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回家後大病一場,昏迷了一段時間。

病重期間,覺得有一老人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我到人間來斬妖除魔。”從此,洪秀全走火入魔,沉默寡言,舉止怪異。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二、先忽悠自己,再忽悠別人

1836年,走火入魔的洪秀全,無意中發現了之前在廣州基督徒發放的《勸世良言》,拿起來讀了讀,看到信奉上帝,人人平等,受奴役遭受苦難是上帝給的懲罰等,激動不已,再想到自己經歷和之前大病時的“旨意”,意識到原來那個老人是傳得上帝的旨呀。於是就把自家孔子的牌位換掉,改成上帝的牌位。

雖然自己沒太明白《聖經》,但憑自己的理解開始傳教,逢人便唸叨,說什麼拜上帝會,還說自己是耶穌的弟弟,上帝的二兒子。

最初傳教不順,心裡鬱悶,他就找朋友馮雲山唸叨,還把馮雲山書館中神像毀了(有《毀馮雲山書館中偶像》詩記載),說動了馮雲山一起傳教,也拉上了族弟洪仁玕。

《毀馮雲山書館中偶像》

神天之外更無神,何故愚頑假作真!

只為本心渾天卻,焉能超出在凡塵。

表面上信奉上帝的洪秀全,還是沒能忘記孔孟四書五經功名利祿,他又去廣州參加了考試,但現實很殘酷,仍舊是沒考上,那是一個春天,1843年的春天。

1843年的春天,並沒有讓洪秀全“春風得意馬蹄急”,它很鬱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覺想起了《勸世良言》和老人的旨意,凡間妖魔太多,須換個人間。於是,他自戀地寫了首詩《定乾坤》,反映他反清、帝王思想。

《定乾坤》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

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六合定坤乾。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廣州地區傳教一直不順利,洪秀全和馮雲山選擇去了廣西,開始不順利,沒起色,洪秀全離開回了家。後來,他在家裡仿照《勸世良言》,結合四書五經之類,加上人人平等的思想,先後寫下了《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等詩文的宣傳材料。

《原道醒世訓·節選》

上帝原來是老親,水源木本急尋真。

量寬異國皆同國,心好天人亦世人。

獸畜相殘還不義,鄉鄰互殺斷非仁。

天生天養和為貴,各自相安享太平。

但廣州地區群眾一直忽悠不動,洪秀全決定去一所基督教堂深造貼金,學了幾個月,要求受洗(簡單地說是類似肯定信仰的儀式),教士覺得他對教義理解還不夠,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後,洪秀全自己在村邊小河洗了一下,算是洗禮,這樣使自己更加堅定信仰。

留在廣西一直傳教的馮雲山,在桂平縣紫荊山區發展了起來,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先後加入,教徒有了一定規模。不久,洪秀全去找馮雲山,看到廣西形勢不錯,更加堅信“古來事業由人做”的信念。那時他曾作七律詩《吟劍》,來表達自己反清、帝王思想是越來越明顯、強烈。

《吟劍》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樂如何!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三、走向人生巔峰,躲進深宮不出來

大局勢,小環境,都讓百姓生活更苦。廣西又連年遭遇災荒,地方官吏仍舊勒索討稅,民怨沸騰,洪秀全認為時機成熟。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稱起義軍為“太平軍”,洪秀全稱天王。

天王洪秀全,帶領太平軍攻佔永安,制訂官制,封首義六王,東西南北翼王,建立了政權。洪秀全堅持反清繼續努力發展,到1852年春天,太平軍發展到了幾十萬人。第二年,太平軍沿長江打到了南京,建都南京,改名天京,人生走向巔峰,還寫了一首《述志》。

《述志》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在天京的日子,最開始像《述志詩》一樣,自己積極理政,根據《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詩文中的平等思想,制定“天朝田畝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等等。

後來,自己覺得光勤奮理政不行啊,就是在農村也不能天天就光種地呀。於是,給自己增加了幾件事,主要是兩件:

一是裝修房子(天王府),二是忙著娶老婆生孩子。從此,躲進深宮不出來。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四、極力維護人設,神經終結幻想終結

一直以來,西王蕭朝貴,經常搞天兄下凡,也不知道是洪秀全叫他大爺還是叔,反正噁心洪秀全得夠嗆,後來,與清軍作戰陣亡,不然下場很難說。還有

東王楊秀清,經常搞天父附體,天父上帝一附體,楊秀清就成了洪秀全的爹,對洪秀全來說,這最噁心了。

1856年,東王楊秀清覺得“九千歲”還不夠用,要求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與洪秀全平起平坐。洪秀全不幹,聯絡其他王,設計剷除,滅了楊秀清全家,歷史上稱“天京事變”。

從此,洪秀全極力維護人設,就像後期太平天國的一次會議,他拿著精裝的《聖經》翻到“創世紀”的十四章末段,指著“又有撒冷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句旁,他批註下一段話,說:“此麥基洗德就是朕,朕在天上下凡作主之憑據也。”

洪秀全原本是個“詩人”,竟因神經錯亂走上了人生巔峰

雖然通過此手段,有些人更加崇拜,有些人摸不著頭腦,有些人覺得“胡扯”。像他的族弟洪仁玕就在香港研究過《聖經》,多少明白,心裡覺得“荒唐”,但為了維護大哥的人設,也只能恭敬、讚美。

光維護人設,不能解決太平天國的危機。洪秀全本想與洋人同樣是上帝的子民,自己人幫自己人,藉助洋人打敗清軍,卻沒想到洋人首鼠兩端,結果自己被忽悠了。洋人只圖利益,哪邊兒有利可圖,便站在那邊兒,他們選擇協助清軍。

此時,洪秀全內外交困,心力交瘁,長期身居深宮,已讓他從英俊瀟灑小夥變成了中年大叔,頭頂早早禿掉了,鬍子也花白了。1863年,天京被清軍圍困。第二年,洪秀全病逝。病逝前,他仍然沒有忘記用天父來提振士氣,說自己上天堂去搬救兵來解天京之圍。

神經的他與幻想隨生命結束而終結,不知道他最後是上天了還是入地了,有沒有見到他嘴裡喊的天父、天兄。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