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極簡,不只是一種藝術風格。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伊薩克·巴別爾

1940年,前蘇聯作家伊薩克·巴別爾(Isaac Babel)在監獄中以“間諜”的罪名被槍殺。


這位文學大師不到半個世紀的人生,在“”的一聲後,畫上了決絕的句號。


正如他此前歷經戰爭動盪的人生,充滿了殘酷淒厲的迴響。

也許是因為猶太人的身份,巴別爾幾十年間輾轉各處,目睹了戰爭一線的真實面貌。

他年輕時期就已經開始文學創作,而他後來的寫作生涯則與自己多年的親身經歷密不可分。

巴別爾創作的大多是短篇小說,主要以戰爭為大環境背景,用片段式的截取方式來敘述極其殘忍和血腥的故事。

儘管小說內容時常兇殘地讓人驚駭,但作者一直用冷靜剋制的旁觀者角度來講述。

他就像一臺沒有感情的攝像機,不添加任何多餘的語言,只是記錄下真實的人性和暴行

正因為如此,巴別爾的小說都極短,千字左右。

用詞嚴謹、準確、乾脆,是其作品最為凸顯的風格,用最少的篇幅來完成預期的內容表達,巴別爾將這一文學手法運用到了極致。

在他離世二十多年後,在世界另一半的美國,出現了與之相似的藝術思想,人們將其命名為——「極簡主義」(Minimalism)。

01

1965年,藝術評論家芭芭拉·羅斯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

極簡主義是削減到最低限度的藝術形式

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去掉一切可以去掉的東西。

極簡主義作品中沒有複雜的內容,沒有高超的技巧,甚至沒有任何具象的表達。

通常呈現出來的形式有:方或圓等幾何形體,單一明快的顏色尺度與比例的關係。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Canto VII/Barnett Newman,1963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Homage to the Square/Josef Albers,1967

如同其他很多藝術浪潮一樣,極簡主義的萌芽也誕生於歐洲。

這種追求簡化的現代視覺藝術,最早在俄國畫家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的作品中首次被世人看到。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Black Square/Malevich,1915

但在創作中顯露出極簡苗頭的馬列維奇,其實一直致力於倡導的是俄國未來主義和至上主義,真正的極簡主義核心理論,是後來在美國發揚光大的。

極簡主義作品看起來雖然極端抽象,但它的本意是反對之前盛行的抽象表現主義(當時美國的主流前衛藝術)。

極簡主義者們認為後者過分強調藝術家的個性和情感,忽略了事物的客觀性,使觀者與作品之間產生了認知的鴻溝,藝術作品似乎總是高高在上,對普通人的思想意識進行碾壓

所以,他們主張去除藝術品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打破藝術與觀者之間的壁壘,讓人們對作品產生最直接的感官體驗。

甚至讓觀者在觀賞時親自參與作品的構建,消除作者對作品的權威和壟斷。

02

舉個例子,倫敦泰特美術館在1972年時候幹了一件引發社會輿論的事情——花了兩千多英鎊購買了120塊耐火磚

這些十分普通的建築材料被整齊單一地排在展廳中間,作為當代雕塑作品進行展出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Bricks/Carl Andre

前來觀展的人們,內心出現了無數大寫的問號,“這是藝術品???

媒體也紛紛質疑,各種批評

聲音出現在報紙上:

「泰特瘋了嗎?」

「真是一堆垃圾!」

「把納稅人的錢浪費在一堆破磚上!」

這個充滿爭議的作品背後的藝術家,就是美國極簡主義運動的推動者之一,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卡爾·安德烈

這位雕塑家崇尚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突顯事物本身的狀態

他希望儘可能地減少創作者的人為影響,所以儘量選擇樸實常見的材料進行雕刻,到後來乾脆連雕刻的步驟都去掉了,只為達到真正的極簡,比如那一堆磚。

(所以不要擔心自己看不懂那堆磚背後的意義,因為本來就沒有意義。)

有時,連材料本身的存在都被他極力隱藏,比如將展示的磚鋪在地板上,人們錯以為空蕩蕩的房間什麼都沒有,但踩上地板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與作品產生了最親密的接觸。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9x27 Napoli Rectangle/Carl Andre

安德烈希望將雕塑作為場地,使材料的藝術性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中才得以存在,與觀者或參與者產生共鳴,充滿偶然性和暫時性。

在他的作品中只保留了事物本身,其他一切皆可刪去,這是極簡主義的充分展示。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極簡主義思潮不可避免地席捲了藝術各界,在繪畫、雕塑、建築、景觀等領域都有蓬勃發展。

最為知名的可能就是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設計理論。

一直到現在,崇尚極簡仍然是美學方面的不可忽視的主流思想。


例如大家每天看到的,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各種互聯網產品的視覺表達,再例如各種高逼格的網紅打卡地的空間設計。

相比於其他藝術風格,極簡主義好像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和不同領域的穿透力

發展到今天,它不僅絲毫沒有減弱,還繼續拓寬著釋義範圍。

其中一類,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

03

極簡生活的概念,說新也算不上多新,以前肯定也有人就是這麼生活的,只是近幾年才成為一種被很多人瞭解、追捧並踐行的生活趨勢

(也可能是因為據說喬布斯和扎克伯格都是以這種方式生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

那這種生活方式的具體標準是什麼呢?

經過剛剛對極簡主義藝術的瞭解,大概能猜到一二。

可以用“-”和“+”來簡單概述。

——————————————

簡\\-

極簡,就像前面說到的藝術作品一樣,當然要做減法

減數量,是極簡生活的第一步。

沒有必要擁有的物品,沒有必要生活的空間,沒有必要參與的社交,沒有必要開展的工作……這些通通都可以減掉。

摒棄繁複冗雜的事物,給自己的生活進行大掃除,只留下真正重要且必要的東西。

減掉的不僅是物質和繁雜,更是原本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在極簡生活者們眼中,這是讓身心重新感到舒適和放鬆的過程。

當然,極其有限的物質和社交很可能讓生活變得乏味,但極簡主義生活並不是苦行僧一樣的生活。

因為不同於藝術,生活在「」之後,還有「」。

——————————————

佳\\+

由於去掉了很多,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以及個人的精力就空出來了,拿來幹什麼呢?當然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去加質量,往這些預留地中添加更有意義的事情。

陪伴更珍貴的人,完成更重要的工作,做更有效率的事,獲取更有意義的物質……總的來說,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美國極簡主義生活的倡導者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瑞安·尼科迪默斯《極簡主義》一書中寫到:

極簡主義只是去除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於最重要的東西。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除了這個觀點,書中還有一句話我很贊同,“我們的價值並不侷限於我們自己所擁有的財產”。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有很多人都是以「擁有什麼」來衡量自己和他人的價值,過程中的做法和思想並不重要,只有最後的可量化的

物質財產才有話語權。

所以,我們都在用物質來武裝自己,以為擁有更多東西,我們就能變得更好,我們的生活就更有意義。

但到底是為了生活才獲取物質,還是為了物質才努力生活,漸漸地,我們有些本末倒置了。

如果只能寄託於一件件身外之物,那可以想想,我們本身的價值是多麼貧瘠

極簡主義以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給我們在物質重壓下的生活打開了一個缺口。

可能,這只是一種當下社會新潮的流行風氣,真正踐行的人有多少,能堅持多久,無從考證。

但至少它是一種提醒,當我們沉醉於物慾狂歡中的時候,這一記敲打,也許能讓人暫時收回撒向琳琅滿目貨架的眼神,轉為對自身內裡的審視

如果能發現真正重要的東西和價值體現,而不是慾壑難填地無意義囤積,對自己來說,再好不過。

實在不濟,至少還能保住11月想“”掉的手啊!








圖/資料來自網絡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隨意分享和評論

別不好意思

11月到了,保“手”主義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