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今天是4月3日,明天則是清明節了。也許是天意,我選中了這本舊書作為我今年讀的第四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在今天早起後翻閱這本書的剩餘部分。然而,在欽佩中看到了他的病逝,在這麼一個料峭的清早,覺得甚冷。忍不住借書中的參考資料來表達我的哀傷:

蘇軾死後,很多士大夫為他寫了祭文,以示哀悼。李方叔的一段祭文很有代表性:

道大難容,才高所累。皇天厚土,鑑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衋(xi,第四聲,傷痛)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宋朱弁《曲洧舊聞》)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這麼多才多藝的人,這樣病死,真是可惜啊!如果能無病無痛,安安樂樂地合上眼,想必才對得起他的一身才華與終生志氣。但,他終將是這樣死了,最後他竟然說:“試就不對了。”我無法揣摩他的真正意思,只是莫名想起他第一次準備當官吏時請教伯父蘇渙,蘇渙說的話:

“為政就象作文章,得到題目後,要考慮成熟才能下筆,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也是這樣,遇到事情,沒鬧清楚先不要下手,等到透徹了,再去行動。這樣就不會有錯誤了。”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蘇軾雖說“以此言為家法”,可是後來當我看到他諫言時,既“毫不隱諱地指責仁宗皇帝無所作為”,又得罪了各派,我心裡可急了,說好的“穩紮穩打”呢?說好的“反對操之過急”呢?

不過想想他為官時為百姓做的那些好事,付出的貢獻,也確實是穩紮穩打,真真正正地為百姓著想,凡事落到了實處。

蘇軾終其一生,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所以他死後,仍然很多人掛念他,乃至今日,仍然很多人為他寫文記事,他雖死了,卻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回憶他。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如果有機會,我要去惠州的豐湖看一看,因為蘇軾的妾、知己、愛人——王朝雲葬於“城西豐湖邊的山腳下,靠近一座亭臺和幾間佛寺。墓後有流泉瀑布注入湖中。”他們的愛情,感動了我,這樣朝夕相伴,“白髮紅顏,情深依舊”的感情,又怎麼不讓人心嚮往之呢?這麼一位聰明伶俐,體貼入微的女子,雖是歌妓,但又怎麼不讓人追思悼念呢?我難以想象,在蘇軾的第一任情深似海的妻子王弗死後,在他與他朝夕相處25個年頭的第二任妻子王潤之也死後,如果沒有朝雲,蘇軾的愛情路會是怎麼樣?幸虧是有了朝雲,陪他,愛他,敬他,同樣,他也憐她,疼她,惜她。然而,他還是沒有了朝雲。蘇軾的愛情,終究真的是一跌到底。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如果有機會,我要去杭州看一看西湖十景,書中說這十景中蘇軾倡導開發的佔了好幾個,我還要去嘗一嘗杭州的名菜——東坡肉,再好好吟一吟他第一次到杭州時所寫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然後回想他第二次到杭州時興修水利大幹一場的場景,他不僅是造福了當代,還為後代留下了福址。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如果有機會,我要去雷州看看與蘇軾手足情深的蘇轍住過的地方,書中記載“子由雷州寓所變成蘇家兄弟祠堂”,這兩兄弟確實是“患難與共,同命相憐”,曾經總盼望在一起共事與生活,卻無能為力,蘇軾還作過《水調歌頭》以表懷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臨老各自被貶,一個貶於雷州,一個貶於儋州,終於在被貶路上的藤州碰面,多麼坎坷,又多麼令人感嘆!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雖然蘇軾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他曠達幽默,樂觀向上,既能種地栽樹,又會能書寫字,在各方面都為後代留下了很多不可多得的貢獻。可能,這就是永垂不朽吧!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蘇軾》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