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長大的女孩在職場中往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我人生的經歷就是大世界中的平凡人,我的家庭每餐都不至於有上頓沒下頓生活平凡的軌跡,略微不同的就是從小學就開始打工。我清晰地記得,我的假期兼職之路,是從提著零件回家做手工,變成工廠裡的非法童工,再變成合法的超時童工,最後變成餐廳的服務員。

這一條軌跡承包著從不合法到合法的一個過程,記得小時候看著朋友們一放假就報興趣班學,樂於愛好,而我呢?卻是在某個工廠裡排著長隊,扎堆報名的那個小女孩。

我的假期在忙碌的三點一線中度過,沒有時間空下來去看別人的生活,因此也不懂得去羨慕他人。


窮養長大的女孩在職場中往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工廠裡的飯是有小黑一點的,一開始我以為的“小芝麻”,後來才知道是蟑螂的排洩物,每天的湯是發灰的豆芽湯,肉嚼在口中,特別像口香糖口感,怎麼也嚼不爛,最後都是草草硬吞下去。當時的每一頓我都是狼吞虎嚥的吃的,因為我腦海裡只知道不吃飯就沒力氣工作,不工作我就沒有錢。

窮養的女孩子可能比較悲哀的事情上就是同錢掛鉤的事情,第一反應都容易秒慫

一路過來,我賺的錢都貼補在生活之上,甚至那時候每買東西那一刻,心裡默默算著工作一小時才五塊錢,這個東西值不值我一小時不停的工作來換呢?

在我的心裡所有的物品都變得明碼標價起來。


窮養長大的女孩在職場中往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為了多吃點菜趕過來,卻又常常撲空。)


直到我畢業正式進入了職場,我發現我有些難以融入他們。

一開始的我變成了討好型的人格,總是害怕別人對我的評價一,很怕別人說的話,經常容易分不清人們的玩笑和真話,心態脆弱的我,總是不經意的被打擊到。特別苦惱人際關係的我,因此走了很多彎路,鬧了很多“烏龍”事件。

漸漸地,我變成了職場中——被動型人格。經常容易人家的三言兩語,而付出真心,而後我發現在這個爾虞我詐的職場經常,被算計就是因為我太容易相信別人了,

很多時候別人會覺得好奇,為什麼你工作那麼久?怎麼沒有學到一點機靈呢?其實正是因為工作久了,在眾多的冷漠之中,也會期盼遇到真情,所以不知不覺就忘了自我。

我變得謹言慎行,每做一件事,沒說一句話,都要很小心,因為很怕言多必失,也怕做的不好,對自己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卻擁有了更大的迷茫,因為總覺得自己

與他人有距離感,總有看不見的階級臺階,他們談論的話題,說的事件,我插不上一句話。

我會很小心地觀察身邊人的說話做事,並認真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或許很漫長,但是我也學會了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讓職場中的友誼變得純粹,而無之前那麼煩累......

同時呢,我又很容易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做的有哪些不好?我的過分敏感,給我的工作帶來最棘手的影響就是情緒緊張,以至於有時候用力過度,稍微一不注意,可能就說錯了話,以至於有一種“關心則亂”的局面。


窮養長大的女孩在職場中往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現在,我步入了第三個階段——堅持真我的人格,在幾年職場生活的時間裡摸爬滾打之後。發現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乎自己。現在的我就彷彿在把一開始丟失東西,在十幾年間,一點一點的撿回來的過程。

回顧以往,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我覺得他們在職場中往往更難獲得自我滿足感,還有自信。

如今在工作中我慢慢的把重心開始轉移,把放在別人身上的眼光慢慢挪向自己,針對自己的各方面進行學習和修正,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亦培養自己的價值取向


你只有好好正視自己,你才會發現這個世界開始正眼看待你。你若一味的糾結和追逐於他人腳步之後,你會看不到你所擁有的一切,從而變得一無所有。

窮養的女孩們,不要怕。

你無法改變社會,但你可以做社會中獨一無二的自己。

與其感慨前路艱難,不如馬上行動。


我是 :與你分享我的職場知識,與你共同精進。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讓我們一起學習(ง •̀_•́)ง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