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首詩是毛澤東寫給前線激戰的彭德懷,流傳甚廣,以至於很多人說起彭德懷時都會親切地稱其為“彭大將軍”。但這稱號的由來還得追溯到1912年,一個生於四川金堂縣城的小夥子,孫中山等一些革命黨大佬都稱讚他為“彭大將軍”,這個人就是彭家珍。

論戰功雖然無法與彭德懷相媲美,但是他的一身豪氣和膽識以及對民族和國家的貢獻擔得起這個稱號!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家境殷實卻仍刻苦學習

1888年4月生於金堂縣趙鎮,彭家珍的名字是他的父親,根據《增廣賢文》中名句:“士者國之寶,儒者席上珍”,取名為“家珍”,字“席儒”。一語成讖,彭家珍以後的人生當真應了“士者國之寶”這句話,他用自己的生命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彭家祖籍是湖北一帶人氏,後遷至四川,之後一家人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幾百年來攢下了一筆龐大的家產,清末已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了:住宅有二十畝地,很遠就能看見他家氣勢恢宏的大門,院內書房、臥室、正堂、水池、假山等等應有盡有。吃不完的果蔬,飲不盡的泉水,如此殷實的家境,放現在來說,彭家珍妥妥一個富二代。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不僅如此,彭家珍的父親彭世勳還是一位有名的秀才,很有文化且以教書為業,在當時的成都尊經書院任教。這尊經書院可是當年整個四川鼎鼎有名的高等學府,是由晚清洋務派重臣張之洞為整飭四川學風,和幾個大儒一起創辦的。此學院不以科舉考試為目的,是教授西方各種學科的新派學校。如此高等學府,首批招生,就有三萬多優秀的學子慕名而來,最終只有百來十被錄取。

尊經學院也是完全貫徹了張之洞的初衷——一人學成,教成十人;萬人學成,教成三軍。也出了不少牛人:梁啟超尊稱為老師的廖凡,中國近代的經學大師;“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劉光第等等。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出生在如此富裕有才學的家庭,彭家珍本來有很多種讓無數人羨慕的選擇,他卻選了大多數人唯恐避之不及且最艱難的道路,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自幼稟賦聰明的他,四歲就能背誦《孝經》、《正氣歌》,八歲已熟讀《四書》、《五經》,同時也接觸西方近代科學。1903年,在父親的學生張培爵的支持和鼓勵下,彭家珍考入了四川武備學堂。雖然張培爵比他大一輪,但是彭家珍從他那學了很多進步思想。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相貌平平卻天賦異稟,處處留心

一米六,長著娃娃臉的彭家珍,天賦和能力卻是有目共睹的。學校中的日本教官常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導他們,比如,在操場上放一水缸,讓學生矇眼站在水缸旁,並要求他們一會朝左轉,一會右轉,一會往前,一會又往後,等大家都繞暈後,再讓他們自己走回缸旁並敲響它。這個遊戲一樣的科目,考察了一個人的方向感、平衡性、記憶力,可是這對於沒有經過訓練的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完成的,但是對於彭家珍來說遊刃有餘。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還有一次,教官在上課時,突然問教學樓有多少級樓梯,試想平時有誰會注意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可正是這樣的小事,彭家珍都仔細觀察,他不僅準確的回答出來,且記憶力清晰。這得益於他平常善於觀察,處處留心。而且,彭家珍的槍法更是嫻熟,傳言天上的飛鳥經過,他抬手一槍就能將鳥擊下來。

留學日本開闊視野,誓為革命做貢獻

1906年,彭家珍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並被派往日本考察學習。到達日本後,彭家珍深刻地感受到清朝政府的腐朽和落後,在日期間,彭家珍從張培爵中獲得的革命思想徹底爆發,接觸了大量革命黨人,加入了同盟會,接受孫中山的接見。從日回來的彭家珍,簡直脫胎換骨,更是把推翻清王朝作為自己一生的信仰,並且隨時願意為此獻出生命!

壓倒晚清的最後一個刺客——彭家珍,一身豪氣和膽識叱吒暗殺時代

那個時候的他不過18歲,與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上個世紀差不多年齡的年輕人每天思考的是國家存亡、民族復興,時刻為之獻身做準備。時代不一樣了,在過著安穩日子的時候,每當我們回首那些先烈的時候,可能難免會感慨,敬意油然而生。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需要一群人為此犧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彭家珍一樣的人,也應當尊敬這群人。下期小畢會繼續敘說彭家珍的傳奇一生,帶你走進那個“暗殺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