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平時不甚關注中國白酒(主要是不懂)的我,近期有點“好事”地搞了幾篇關於白酒的原創話題。其中,《中國白酒入桶陳年,是創新還是瞎搞?》獲得了今日頭條14萬的推薦,1.3萬的閱讀量,188條的評論。另外兩篇的閱讀量則比較慘淡。

同樣都是花了很多心思去寫的文章,怎麼會受到冷熱如此分明的待遇?有點搞不懂。

搞不懂的還有我們的很多白酒廠家: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喝白酒?

以80、90後為主體的年輕人對白酒的飲用偏好明顯降低,直白說,就是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喝白酒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就連五糧液集團的董事長唐橋也說:“未來的市場在哪裡,當然在年輕人,在90後。我兒子都不喝白酒,他覺得太辣了如何抓住年輕人的市場,這個問題有難度,裡面既有技術的問題,也有文化習慣的問題。可能我要找一個年輕人來五糧液做技術研究,才能研究出來年輕人喜歡喝的白酒。”

瀘州老窖推出橡木桶陳年的白酒,是從技術方面作出的突破;風靡一陣的江小白,是從文化方面作出的突破。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俘獲年輕人群體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如果失去80、90後這一群體,中國白酒的未來不是簡單的消費斷代問題,而是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的消失問題,說白了,是失去祖宗江山的問題

對於中國白酒如何俘獲年輕人群體的問題,我在本頭條前幾天刊發的《如果梵蒂岡教皇舉起的是茅臺……》一文中給予部分的回答(建議):通過大量名人政客、文學作品以及好萊塢電影把中國白酒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情懷,一種逼格,一種曖昧……

今天,我再講講日本十幾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Highball復活運動,來給我們中國白酒的年輕化,提供一點啟示和借鑑。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與歐美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日益尖銳,最終被迫於1985年9月22日簽訂《廣場協議》,給日本經濟和社會帶來沉重打擊。經濟近20年的持續低迷,導致日本威士忌國內銷量的持續下滑。至2007年,市場銷量不足全盛時期(1983年)的五分之一。銷量下滑的同時,威士忌也日益不受歡迎。

銷量嚴重下滑給日本所有的威士忌蒸餾所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減產,有的停產,有的轉產,有的倒閉,有的急了,這包括行業老大三得利公司。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2008年,三得利成立特別小組,調查威士忌銷量下滑以及在市場不受歡迎的原因。得到的結論是:1、 威士忌比其他含酒精的飲料貴;2、在日本,說起威士忌,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就是老土伯的形象;3、日本人酒吧興起“先來一杯啤酒吧”的潮流。一句話,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低酒精飲品而不是厚重的威士忌。

威士忌,老土了!落伍了!

為此,三得利決定不再針對上班族,而是更年輕的飲用者,於是決定將威士忌年輕化。他們選擇了具有70多年曆史的角瓶威士忌作為主打,通過推廣低酒精含量而且易喝易入口的Highball作為起點。這就是Highball復活運動。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首先,他們完善Highball的配方,並提出“每一杯Highball是精緻的3+1”的口號:3就是①將啤酒杯裝滿冰;②將冰鎮蘇打水輕輕倒入,以保持適當的碳酸壓力;③蘇打水和威士忌的比例為4:1(這樣就能取得和啤酒度數差不多的8%的酒精濃度)。1指的是最後要擠點新鮮的檸檬汁上去。這樣的配方,使得Highball同時具有適度的風味和酸味,突出清甜風味的同時,檸檬的酸味和蘇打水的氣泡也讓人食慾大增。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其次,他們與居酒屋合作。為了推廣以角瓶為基酒的Highball,三得利先與500間東京新橋站居酒屋簽約,推廣角嗨(Kaku Highball)。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為了居酒屋方便售賣並且得到口感穩定的Highball,三得利還設計了全自動機器“Highball Tower”:Highball可以像水龍頭的水一樣方便。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再次,進行強大的廣告宣傳。他們先請加藤小雪拍攝以“Highball店主小雪”為設定的廣告,並在廣告裡叫響“每一杯Highball是精緻的3+1”的口號。小雪34歲,與主要目標對象30歲的男人同齡,並在上下幾代人中都非常受歡迎。通過小雪的廣告,三得利成功把威士忌的印象從“老年人的飯後酒”變成了“飯前乾杯酒”。結果小雪拍攝的廣告大受歡迎,成為了日本無人不知的著名廣告之一。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2008年底,經營“Highball”的商店數量就升到15000家,2009年激增到60000家。在年輕群體中的知名度從30%上升到近80%。角瓶銷量從8萬箱一舉達到80萬箱。2009年,三得利順勢推出罐裝角瓶威士忌Highball,進一步刺激了Highball的銷量。2009年,“Highball”成為了年度熱詞。三得利於是將2009年稱作“Highball”復興的第一年。

2011年,Highball復活運動進入第二階段——把Highball帶進家裡。廣告也由第一代Highball店主小雪變成了菅野美穂,通過廣告詞編織了一個“在家也能輕鬆做Highball”的畫面。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至2016年,角瓶威士忌從Highball戰略前的150萬箱增加到300萬箱。而第三階段的目標,則是將Highball擴展到海外。在美國市場,Highball在幫助角瓶和Torys提升銷量了之後,現在又在努力開拓季Toki在海外的銷量。

這就是世界威士忌領域大名鼎鼎的Highball復活運動。

Highball復活運動不僅改變了年輕人對威士忌老土伯的形象,成為年輕人最受歡迎的酒精飲品,而且還推廣(發明)了風靡全世界的Highball,這反過來又極大刺激了威士忌的銷量和產量,支撐了日本威士忌產業後來的持續穩定發展,這才有了日本威士忌的今天。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日本威士忌產業在2007年遇到的問題與今天我們白酒遇到的問題非常相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喝。


那時的日本年輕人不喜歡威士忌是因為它代表了老土伯的形象,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不喜歡白酒是因為它是老年人喝的酒

那時的日本年輕人不喜歡威士忌是因為它的酒精度太高不適合乾杯,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不喜歡喝白酒也是因為它的酒精度太高而且非常難入口(太過刺激嗆鼻)。

另外,那時的日本年輕人不喜歡喝威士忌是因為它太貴(相較於啤酒),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不喜歡喝白酒也是因為好的白酒太貴(便宜的白酒太劣質喝了會上頭)。


總之,

那時的日本年輕人之於威士忌的看法,與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之於白酒的看法,是何等的相似。

然而,日本威士忌有了Highball復活運動,而我們的白酒呢?

江小白靠文案2019年銷售收入達30億,羅永浩靠情懷單場直播銷售谷小酒1000萬元,買單的可是實打實的80、90後呀。

年輕人為什麼不喝白酒?日本Highball復活運動的啟示


要俘獲年輕人這一消費群體,我們白酒需要做的改變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產品創新求變(白酒為什麼不過橡木桶陳年呢)、消費場景再塑(白酒的消費場景為什麼就一定要高大上呢?)、新式飲法再造(白酒的飲用為什麼就不能加點別的呢?)、白酒文化推廣(看看人家威士忌和白蘭地都做了些啥?)……


專注於葡萄酒和威士忌對白酒不懂的本人,對中國白酒胡亂說了一通,如有不妥,敬請指正。對於中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中國白酒的原因和對策,希望行內專業人士和行外看熱鬧的朋友在留言區給予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