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4月17日,被網友稱為“中國電商第一網紅”的張大奕重登微博熱搜,獲得了久違的關注度,事件的起因卻是另一個女人掀起的婚姻保衛戰。

當日,疑似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蔣凡的夫人發聲,“手撕”張大奕: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史上最真實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在微博上演,這場“花邊新聞”涉及較廣,吃瓜群眾紛紛就位:

  • 正宮“花花董花花”手撕網紅“小三”的戲劇性,本來就是一條有熱度的娛樂新聞;
  • 隨後,該事件相關的微博評論和轉發權限火速被關閉,三方當事人都沒有作出任何公開回應和闢謠,微博卻開啟了一場“刪帖禁言撤熱搜”的急速行動,讓人浮想聯翩;


  • 最重要的是,張大奕背後的上市公司如涵控股與淘寶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蔣凡作為現任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的特殊身份,將事件上升到了“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另一高度,引來各界高度關注。

事件發生後,如涵控股和阿里的股價應聲下跌。

17日當天,如涵控股股價盤中一度下跌近10%,收盤價3.83美元,跌6.36%,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2200萬美元(約1.5億元人民幣)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4月20日上午,阿里巴巴-SW(09988.HK)早盤股價下跌近2%,報203.6港元。截至上週五港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為207.6港幣,今日開盤阿里股價205.4港幣,按照開盤價來算,阿里港股市值跌去472.16億港元(約431億人民幣)。

兩位涉事當事人背後的公司損失慘重,因此,此次事件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貴微博”。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張大奕“翻紅”?

在“花花董花花”發佈相關微博後,多名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大V媒體虎嗅、鳳凰財經、老闆聯播等,立即轉發跟進了這次事件,相關微博卻遭遇刪除。

“花花董花花”本人的微博評論和轉發功能也呈現灰色,無法評論和轉發。

但在刪除前,疑似張大奕小號的“我是哈哈精粉紅泡泡”還在“花花董花花”微博下留言:“快了,馬上生了。”疑似懷孕逼宮。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花花董花花”隨後跟發了一條微博,稱有人關閉了其微博的評論。據網友反映,在張大奕微博下方也無法評論,一旦評論會被博主拉入黑名單。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隨著事情的不斷髮酵,有微博網友扒出,當事人的老公疑似蔣凡。

而阿里和微博的關係,根據微博2019財年的年度報告,阿里巴巴目前仍佔有微博30.2%的股份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那麼,蔣凡和張大奕的交集何時產生呢?

2016年5月,淘寶推出“淘寶直播”平臺,蔣凡時任手機淘寶的核心團隊成員,也是淘寶直播的主力干將。

淘寶直播推出後,張大奕作為初代帶貨網紅,創造了2小時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淘寶紀錄。

2019年,蔣凡逐漸手握天貓、淘寶、阿里媽媽三大利器,成為阿里巴巴權力體系第二人。同年3月,如涵控股赴美上市成功,成為“網紅第一股”。

張大奕正是如涵控股第二大股東,除此之外張大奕更是如涵的主要收入來源。根據如涵財報顯示,張大奕在2017財年和2018財年以及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佔據了收入的50.8%、52.4%和53.5%。

不僅如此,另根據如涵披露的信息,如涵還通過VIE子公司在張大奕的大奕電商公司中持股51%。

由此看來,在如涵發展歷程中,張大奕幾乎等同於如涵。

如涵上市時,曾有投資圈相關人士接受騰訊深網採訪時表示,明面上看如涵控股絕對不值得投資,能獲得阿里巴巴投資有可能是:

和淘寶天貓管理層有相關利益關係,或如涵提供了一些沒有對外界提供的數據最終打動了阿里巴巴。


令人意外的是,如涵在直播電商大火的2019、2020年卻增長失速,張大奕似乎也“沉默”了許多。

此次事件發生後,張大奕的生意似乎暫時未受太大影響,4月17日晚,她仍然照常進行了店鋪的直播,並帶兩位新主播一同賣貨。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蔣凡的隱憂

而總裁蔣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4月18日,蔣凡在阿里內網發表回應,表達了兩個主要觀點:

  • 第一,因為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論和一些不實網絡傳言給公司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深表歉意;
  • 第二,他懇請公司對自己展開相關調查。

儘管蔣凡沒有正面回應“花花董花花”手撕“張大奕eve”,但是從道歉來看,“花花董花花”確實是其“家人”,也並未正面否認自己與張大奕的感情糾葛。

隨後,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童文紅在蔣凡發帖下回復:

因家庭事務而嚴重影響公司聲譽,確實非常不應該,要認真反思,也應該道歉。同時,對於相關網絡傳言,公司會正式進行調查,無論是誰,都必須遵守公司商業準則,沒有任何例外。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低調、內斂的IT男,身居阿里帝國要職身份的蔣凡因為家事引火燒身,而上一次他被廣泛關注卻是因為美團創始人王興。

2019年4月,王興在朋友圈直接點名蔣凡:“如果能打贏拼多多,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換句話說,

蔣凡被王興理解為阿里“太子”

2014年9月19日,從港交所退市的阿里巴巴再次赴美上市。上市前,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展開了瘋狂的投資收購。

阿里巴巴完成的三十多筆投資中,收購友盟的8000萬美元在金額方面並不算少,也不算多,但85後蔣凡的身份卻從谷歌系創業者正式變成了阿里員工。

他原本準備在阿里呆一段時間就走,但逍遙子張勇卻找上門來挽留他。2013年,張勇提出“all in無線”的戰略,張勇向蔣凡拋出的橄欖枝正是“做大手機淘寶”。

在蔣凡的帶領下,手機淘寶DAU從3000萬到6000萬,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1億,淘寶交易無線佔比從百分之十幾,增長到80%以上,當年雙十一淘寶移動端銷售額首次超過PC端。

這讓蔣凡在阿里巴巴內網贏得了一個稱號,“阿里流量王”,逐漸站穩了腳跟。

2017年,蔣凡帶領淘寶產品團隊,完成了淘寶與手機淘寶的整合。同年12月27日,蔣凡出任淘寶總裁等職務。

2019年,更是蔣凡聲名鵲起的一年:

  • 3月,這位33歲的淘寶總裁接連兼任天貓總裁、天貓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
  • 6月,蔣凡成為最新38位阿里巴巴合夥人中最年輕一員,此時他剛剛加入阿里巴巴5年,而這個數字是滿足成為合夥人的最低年限;
  • 8月,有消息顯示蔣凡成為僅有13人的阿里巴巴經濟體發展執行委員會其中一員,這也被稱為阿里巴巴最有權勢的13人;
  • 12月,蔣凡在阿里巴巴最新的一次架構調整中,代表集團分管阿里媽媽事業群。

也正是這一年坊間“太子論”興起,儘管阿里巴巴官方和蔣凡本人都對這個名頭表示反對。

回顧2019,如涵的基調卻是諸事不順。

先是上市當天股價大跌超 37%,發行價為12.50美元,收盤報 7.85 美元,開盤即破發,尚不足阿里巴巴的購入值。

4個月後市值更是一度縮水超七成。

10月,股價好不容易有所回升時,被媒體曝出遭多家美國律所的集體訴訟,稱其招股書有作假嫌疑,要求進行調查並尋求索賠。

上市兩個月後,阿里巴巴、君聯資本、賽富投資、崑崙萬維、遠鏡創投、啟明創投、鐘鼎資本均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同時4名董事退出。

此次蔣凡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面對公司審查,是否涉及利益方的不正當交易。

阿里巴巴一直是十分講究“價值觀”的公司,“信任”也是像阿里這樣的電商為主業的公司,最看重的品質之一。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在2016年中秋的時候,阿里巴巴曾搞了一個“月餅搶購”活動,阿里巴巴四名程序員通過內部代碼方式秒殺了124盒月餅。

這124盒月餅並非不給錢,本應是一件小事,但4名程序員全部被開除,其原因是違反了阿里巴巴“信任”的價值觀。

此次事件持續發酵後,有傳言稱蔣凡將調任阿里大文娛集團,離開核心電商業務。隨後,阿里巴巴回應稱,系謠言。

有業內人士向瓜妹表示,阿里巴巴儘管反腐力度頗大,但在一些新興業務領域仍極易發生貪腐事件。

雖然官方闢謠,但開啟內部調查表明,蔣凡在阿里巴巴內部已開始遭遇信任危機,連帶阿里巴巴公司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質疑。

網紅張大奕、蔣凡及其“家人”“花花董花花”的花邊新聞不會到此為止,在人物和平臺形象受損的背後,蔣凡和黃崢兩位電商掌門人的競爭也正愈演愈烈。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黃崢的擴張

當蔣凡面臨“信任危機”之時,來自谷歌的師兄黃崢正在奮力擴張。

4 月 19 日,拼多多官宣攜手國美電器,在供應鏈和物流上有望取得突破。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目前,誕生於2015年的拼多多已經狂奔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美國東部時間3月11日盤前,拼多多公佈2019年四季度財報和全年財報,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總成交額(GMV)達10066億元,突破萬億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平均月活用戶達到4.81億,單季度淨增4890萬,較上一年同期淨增1.67億。


拼多多即將成為“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而阿里不久前的財報顯示,年活躍用戶達8.24億

最近,拼多多一方面相繼上線拼小圈、多多直播等新功能,豐富平臺工具和生態;另一方面,攜手國美電器,達到了填補家電3C供應鏈短板、借力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和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的“一箭雙鵰”效果。

此外,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近日表示:百億補貼2.0戰略還要持續5年。

拼多多仍將通過補貼抓住價格敏感的“下沉用戶”,一方面借補貼高客單價產品向一二線城市擴圈。

面對拼多多的異軍突起,阿里當然感受到了威脅和壓力。

作為阿里的根基,萬億淘寶支持著整個電商體系下的其他業務線,雖然錯過了最佳狙擊時期,卻再容不下拼多多的“侵犯”。

2018年,張勇親自主導調整了聚划算升級,2019年聚划算開始大力推廣。

而誕生於2019年6月的“淘寶特價版”,最近也開始高調推廣,並定位主打下沉市場,看起來是準備和拼多多“正面剛”。

無論如何,對於蔣凡而言,在過去的兩年帶領淘寶遏制住了拼多多的增長勢頭,是獲得了阿里內部認可的。

黃崢、蔣凡兩位昔日的“谷歌雙雄”,變成今日的“敵我雙方”,“決戰”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2020年4月9日,第三方數據平臺App Annie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熱門應用榜單顯示,拼多多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淘寶。

在此時,蔣凡或許犯了一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但在錯綜複雜的商場局勢、利益面前,未來如何還未可知。

如果阿里沒有蔣凡,如果如涵沒有張大奕

如涵控股的股價,頹勢已久,此次更是雪上加霜

而對阿里巴巴來說,不論事件如何收場,挽回平臺形象已是當務之急。

畢竟不少網友已經喊出了“這是逼我重用拼多多”的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