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非遺”進學堂

侗族織錦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戰國以至漢代。兩漢至唐宋時期,侗族先民的紡織技術和印染工藝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審美特點:獨特的編織工藝、富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亮麗和諧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質和鮮明的民族風格,成為我國著名的織錦之一。2019年11月22日起,“柳州非遺學堂”就將這門古老技藝帶進三江縣南站鼓樓小區,為南站社區建檔立卡戶30名侗族婦女開設為期5天的侗族織錦課程,讓當地居民通過學習一項技藝,掌握一門手藝,將脫貧增收與非遺保護結合起來。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授課老師:韋清花

韋清花,侗族刺繡自治區級傳承人,來自侗族刺繡世代傳承的發源地之一——三江縣同樂鄉,自幼跟母親學習侗族刺繡,熟練掌握侗族刺繡技法,善於在刺繡作品上突破傳統進行創新,作品多次獲獎。2010年,在南寧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韋清花家族在十幾天內夜以繼日趕製的270件侗繡作品,被組委會指定為國禮贈送給與會代表;同時,刺繡作品《侗族嫁衣》被送到上海世博園寶鋼大舞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進行展示,吸引了數萬中外遊客駐足欣賞。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韋清花帶徒弟


授課老師:覃桂珍

覃桂珍,韋清花女兒,侗族刺繡世家覃家第五代傳承人,自6歲起痴迷侗族刺繡技藝,2016年創辦了柳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團體——清花繡坊,現在負責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女居家就業示範基地全面工作,作品曾獲得中國民族旅遊商品大賽銀獎,作品入選2018潮州國際刺繡藝術雙年展,2018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2017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獎銀獎。2018年,“柳州非遺學堂”三江分學堂在韋清花位於三江縣的清花繡坊掛牌成立,多次開辦侗族刺繡課程,用非遺喚醒當地民族文化記憶。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為助推文化扶貧,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提高非遺的可見度,讓更多的人瞭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推進非遺保護意識不斷深入人心。在2019年4月底至6月期間,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將舉辦系列“三區”文化人才——非遺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活動,由三江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心組織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課、傳承,不斷增強侗鄉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形成人人傳承侗鄉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


授課老師:張梅仙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由三江侗族自治縣侗繡市級傳承人張梅仙老師作主講,為少數民族居民和侗繡愛好者進行免費培訓,展示侗繡作品,講解侗繡技藝,普及三江侗繡文化知識,傳授簡單的刺繡及日常用品手工藝技巧,促進民族文化與手藝傳播傳承。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授課老師:羅素香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梅林鄉梅林村舉辦侗族刺繡培訓班,由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羅素香授課。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文化講堂】刺繡——​非遺學堂


編輯/榮凡(實習) 校對/龔普康 監製/梁克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8611950(三江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