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為什麼能夠歷經幾千年滄桑而不衰,其優越性在哪裡?

TiandirenisAmituofo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得以傳承至今的古文明國家,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文明能夠傳承至今、綿延不絕呢?雪峰居士認為就是具有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包容力的中華文化。為什麼?優越性在那?核心就在於中華文化能夠海納百川而不斷髮展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以炎黃為尊、儒家為本,保持其向心力、凝聚力不變。簡單而言就是“包容”二字。


我們中華文化始於炎黃,成型於夏、商,成熟於周,尤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為盛,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兵家、醫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小說家等等諸派學說。秦以法家為尊、漢初以黃老之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歷朝歷代奉儒術為治國思想,直至清朝結束。幾千年來,炎黃子孫的文化認同、神話傳說的文化認同,儒家治國思想形成的忠、孝、仁、義、禮等的文化認同,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些文化包容一切、海納百川,才是歷經滄桑而依然不倒,始終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君不見除了春秋戰國的道家變成了道教外,其餘各家要麼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要麼融合進儒家中,看見歷朝歷代以儒治國還要法來規範社會秩序、還要兵來保家衛國就是融合、包容的明證。後來,佛教傳入我國,也是中華文化包容力的明證,更是象徵。佛教與儒家所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儒、道、佛中華文化系統。

世代以來民間信佛奉道,官方以儒治國、以炎黃為根、以孔孟為祖,致使所有一切外來思想都在這一框架下被融合、被包容,都需要符合成中國特色。“五胡亂華”時期、南北朝時期、蒙古南下建立元朝、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但中華文化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包容了一切,也讓外來統治者必須按照中華文化溯正統、尊儒術、以炎黃為根、以孔孟為祖,才能確保其統治合法,民眾基礎不失!



雪峰居士


中華文化是大眾文化,與農業文明高度契合,因而具有極強的“普世”意義。

中華文明又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儒釋道既各有其所本,又相互包容。而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又不斷的與其他文明/文化融合,“自動”篩選出其他文明中的精華為我所用。

仁義禮智信……這些“普世”的道德規範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滲透和附著在每一箇中國人身上,自覺或不自覺。

春節到了,團圓,回家過年。這些標準的中華文化符號刻在中國人身上,很多人甚至不覺得這與什麼文化有關,而是一種“無意識”的自覺行為。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柔軟如輕風,卻無處不在。

正是由於中華文化大眾化,滲透性,包容性,讓所有中國人都能接受,因此其又表現出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徵~以家訓和族規的方式代代相傳。

~父親的訓斥,母親的嘮叨……

無論怎樣的滄桑流離,人在,傳統就在。

這就是中華文化最為難得的優越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