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引导语:人,生而不易,如蝼蚁、如浮沉一般卑微,活着,也许不是生命的常态、也许生活的不如意,也许是灵魂会孤独。但我们活着,为生活、为梦想,更为希望,我不是药神,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们会恐惧,会无助,会想要活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他给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但我们可以传递爱,奉献爱,唤起他人对生活的信心,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也是人本性里应该也都具备的东西。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影片主要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故事,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知道这是从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过来的,而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引起了许多电影爱好和者的关注,反映的是当前很受关注的医药问题。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影片极赋有印度特色,从程勇破旧的装扮和狭小杂乱的神油店,惨淡的生意,使他即将面临无法缴纳租金以及妻子离婚、家庭破裂的惨状,而还有父亲需要照顾等等一系列的难题。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人—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他与其他白血病患者病人一样,因为吃不起瑞士公司研发的4万元一瓶的“ 格列宁“,面临生命危险和生存危险。他找到程勇,希望能够帮他代购“印度格列宁”,而程勇为生活所迫,最后同意了,程勇走私到“印度格列宁”后,在卖药的过程中,又结识了舞女的刘思慧、翻译刘牧师、以及脾气暴躁的“黄毛”章宇。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随后,几个人合伙做起了走私生意。后来瑞士公司告发仿制药,警方介入调查。再到后来骗子张长林的出现,各种压力下,程勇无奈,害怕因走私罪被警方拘捕,在张长林的逼迫下,把代理权给了张长林。张长林为了牟利把价格抬到了3万一瓶,吕受益最终选择自杀,经历着一系列的事情,这唤起了程勇的良知,他想帮助更多的人。但印度制药公司无法提供大量药品,因为瑞士公司告发印度制药公司,。程勇只能从印度各个药店买2000元的“格列宁”而500元卖给病人。最终,警方还是因为走私罪抓捕了程勇,考虑到病人的诉求,法院判处程勇有期徒刑3年。

影片里张长林有一句经典的话,他说:“世界上有一种病,你是治不了的,那就是穷病。”很值得人深思。但他最后被警方抓获后没有供出程勇,也是对他内心的一种体现吧。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影片中让人触动的部分,我想莫过于警官周一围抓住了购买印度仿制药的患者时,让他们说出卖家,却没有人回答,最后,这位老婆婆站了出来,哀求道:“领导同志,我病了三年,四万一瓶的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还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这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剧情了,也算是整部电影的升华吧。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影片的最后,在程勇去监狱的车上,在他这里买药的白血病患者来为他送行的场景,也一样能够引起很多人的感情共鸣。这部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特别注重从细节出发:我想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应该是“黄毛”吧,他因为患有慢颗粒白血病,害怕拖累家人,从家里跑出来,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后来,他为了帮助程勇逃脱警察追捕,开着装满药品的车离开,出了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了,他的人生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我们都没有罪,也没有错,我们都习惯了掌握活着的权利,但,我们也许并不觉得,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生命也本来就是很脆弱的,我们无法预计一些事情的突如其来,唯有认真过好每一天!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之“我不是药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