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将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哲学宣言。

为什么要“认识你自己”呢?

在一个疏离的宇宙中,如果断绝了与自己的联系,就会沦为情绪、欲望、感情的奴隶。


“我就是要逼他,就是要虐他!”朋友小戚愤愤地对我说。

小戚与男友冷战一个多月,男友是越冷战越冷淡,她却越冷战越气愤。

其实事情很简单。

都是朋友圈儿惹的祸。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1- 痛苦源于我们试图改变别人。

七夕那天,小戚看着微信朋友圈里各种秀恩爱,晒美食晒鲜花晒红包,520,999,1314,…小戚的心里仿佛有只猫,有一下没一下地挠着,有些疼有些痒还有些渴望。

本来,小戚也不是个爱计较这些因商家的炒作而鹊起的所谓“情人节”的人。小戚喜欢的是踏实的小幸福,喜欢男友像爸爸一样宠着她,像妈妈一样对她唠叨,像哥哥一样呵护备至。

“虚荣心”,大概是每个女人都过不去的坎儿,即使它如芝麻粒儿一样小。

于是,情势的发展正顺应了那句老话儿“不作不死”。

小戚假惺惺地问:“今天这个日子,你是不是该问候一下我咧?”

男友直直地回了一句:“今天啥日子?”

收到这五个字的回复时,小戚就变成了一串红彤彤亟待点火的炮仗。

她憋着火儿拨了男友电话,没人接。

小戚自我安慰:“他肯定在忙,一会儿就会给我回过来的。”

然而,她辗转反侧了一宿,也没等到男友的回电。

第二天一早,男友发来一条信息:“出差外地。”随后,丢过来一个红包。

看到红包的那一刻,小戚炸了,“分手!”不爱姑娘拉倒,本姑娘可不是“乞丐”。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一个多月过去了,小戚在向我讲述事情经过的时候依然愤愤不平。她的样子哪儿是要“分手”啊,明明就是想要男友道个歉,说几句好听话儿,浪漫的话儿甚至是“肉麻的话”。可男友一个字都没说,像消失了一样。

或许,你会认为小戚的男友根本不爱她。

据我所知,小戚的男友非常包容小戚,任她发脾气使性子从不生气。小戚有什么事,男友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帮她解决。小戚对这个男友是满意的,只除了一点——“钢铁直男癌”的脾性。

男友曾对小戚说:“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直接说。不好说,就行动。”

男友是个“工作狂”,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小戚,不爱讲话更不会甜言蜜语。他总以为,小戚像个孩子,闹闹脾气,气消了就没事。

可没想到,这次小戚似乎铁了心,非要改掉他“钢铁直男癌”的毛病。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人形成一种看法,得出一个结论,贴上一个标签,以宣布对其正义的评判,却忘了,此时你眼中的他,已不是原本的那个他了。

如果小戚把男友改造成了一个讲情话如饮水一样,张口就来的人,那么,他还是那个小戚深爱着的人吗?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想要改变对方,殊不知,我们根本没有改变别人的能力。对方也不愿意被人改变。于是,我们互相较力、对抗,痛苦随之而生。

不要以为,痛苦仅仅只是心痛的感觉,它有很多或微妙或明显的形式,比如恼怒、烦躁、气愤、对某人某事看不顺眼、憎恨和抱怨等。

小戚冷战了一个多月,依然气愤如初。

到底,她是在“逼”男友,还是在“逼”她自己呢?谁能分得清。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2- 伤痛以伤痛为食。

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之首的埃克哈特·托利,在继畅销书《当下的力量:通往心灵觉醒的指南》之后又一力作《幸运之书》中说:每个人都背负着在以往的时光里积累的情感伤痛。痛苦的身体是你的一个能量场,它需要经历更多的情感伤痛去供养和补充自己。它爱你的消极思想,因为消极的思想与它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它可以从中汲取能量。它会激发你身边的人的消极情绪,尤其是你的伴侣,以便吞噬由此带来的冲突剧情和情感伤痛。

伤痛以伤痛为食,痛苦以痛苦喂养。

今年1月,伊能静在《鲁豫有约一日行》中首次聊到了她与庾澄庆14年爱情长跑,9年婚姻,最后离婚收场的原因。

她用了一句简短的话开头,“没有遇见对的自己”。

伊能静带鲁豫重游儿时故居“眷村”时说,曾经大家把眷村的一切都视为暂居,父亲甚至连结婚生子都觉得是暂时的。她坦言:父爱的缺失让她的生命少了决策者。

庾澄庆与她的经历类似,很早便离家踏入社会工作,携带着原生家庭的悲伤进入了一个复杂的环境。他非常缺乏安全感。

伊能静和庾澄庆的恋爱,让原本各自痛苦的两个人,因爱情而被捆绑在了一起,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救赎。于是,他们越相爱越伤害,以此让伤痛在彼此之间增长流转。

他们以彼此的“伤痛”为食,却误以为“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

伊能静回忆说,“我遇到了一个可靠的人,像抓了一个浮木,我希望他把我所有原生家庭的痛苦、对这个行业男女关系的困惑通通解决掉。”而庾澄庆也渴望着,伊能静能带给他一丝希望之光,一根救命的稻草。

他们拼命地想要抓住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经过了许多年,伊能静才终于明白“他又不是医生,他是来跟你谈恋爱、找老婆的,干嘛给你治病。”

或许,他们的分开才是正确的。放下对过去、对彼此的纠缠,才能断绝伤痛的“食粮”。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3- 他人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

伊能静在婚姻内被拍到与男星黄维德手牵手,从而被外界认定为出轨,被网友痛骂。

对此,她给出了解释:“我又不是会创造伤害事物的人,我是个善良的人,那为什么我会创造这些东西,一定有什么东西卡错了,我不能再找借口,我要去承担对生命的责任,我找到的答案它很复杂。”

伊能静的答案是:“我智慧不够”。

我想,伊能静的答案并非推托之词,更不是随意丢出的一个“高深莫测”的幌子,而是穿透了伤痛之后的觉醒。因为,智慧只能经验不能教授

《幸运之书》中说,“智慧往往伴随着安静的能力。只需观看和聆听,无需其他。”

当伊能静能够观看自己的生活,聆听内心的痛苦时,她便激活了内在的智慧。

这种智慧并非平日习得的概念性思维,而是承载着人类祖先的无意识的觉知。它能够让人跳出大脑纷繁嘈杂的噪音,像个旁观者,站在思维的旁边静静地驻足,

抛开所有的评判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伊能静说,她要感谢以前骂她的记者,是他们让自己有机会静下来探索内心,从而实现与自己的和解。

萨特曾在《禁闭》中说:“他人即地狱。”

通过伊能静的转变,看到她如今的宁静与幸福,我们可以在萨特的话后加上一句“他人也是天堂”。

如果你能不带评判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不试图去改变他人,那么,他人就是天堂。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4- 跳出“瓶中风暴”。

我们的大脑总是永不停歇、不知疲倦地追寻,追寻“自由”、追寻“认同”、追寻“自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于是,我们又追寻货币,追寻过去,追寻未来。

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厌倦、焦躁、无聊,但大脑永远处于“饥饿”的状态,永远得不到满足。于是,我们聚会、聊天、玩游戏、看电视、购物、谈恋爱,将精神的需求转换为身体的需要。在这“错位”的追寻中,气愤、伤感、渴望、恐惧,各种痛苦扑面而来。

记得我小时候,喝果粒橙总喜欢使劲摇晃瓶身,让里面的果汁和果肉掀起一场“风暴”。细小的果肉在风暴中起伏不定、四处乱撞。

当我们被痛苦所包围的时候,我们就是果粒橙瓶子里的细小果肉,无论走到哪儿都在“风暴的中心”。

我们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祭奠、缅怀过去,幻想、憧憬未来。我们看不到任何真实的存在,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所有的仅仅是内心投射的评判和看法,这个人“很坏”,那个人“很蠢”;这个人“不爱我”,那个人“太虚伪”。我们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简化成了一个“看法”。

我们对人对己实施着暴力却不自知

《幸运之书》中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度过他们的大部分人生的。这是一个运转不良的生活方式,它引起了内心无休止的紧张与不安。这也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生命即是当下,且永远是。”

有人说,“我是活在当下啊,我的当下就是‘风暴的中心’。”

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混淆了“当下”和“

当下发生的事”。

“当下”是一个空间,里面宽广、宁静;“当下发生的事”只是这个宁静空间的微小的一隅。

活在当下,即是站在宁静之中看瓶中“风暴”

伊能静能与真实的自己和解,就是活在了当下。她跳出了瓶中风暴,站在宁静的空间“如其所是”地看着自己的痛苦,然后穿越它。

一行禅师说:“当一阵风暴来袭时,总是会停留一阵然后离开。情绪也一样。”

“风暴”来袭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站在风暴之外,静静地看着它来了又走,如此而已

当你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不纠缠、不执著,接受一切本来的样子,让“鹿即是鹿,水仙花即是水仙花

”,那么,你就和生命本身的力量和智慧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拥有了让世界朝着积极方向转变的能量。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5- 到大自然中走一走。

《幸运之书》的英文原版名字是《THE POWER OF NOW II》,即《当下的力量II》。一本教授我们感受“宁静”本质和活在当下的书。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说:“宁静是万物的本质,大到整个星河,小到花草、树木、鸟儿,以及其他一切有形之物。”

宁静是内心平和、包容一切的力量,你本身具有。一旦其被激活,你就活在了当下、活在了此时此刻,那么,你所有的痛苦都会终结

“宁静”的本质如何才能被感知被激活呢?

一年前,我初读此书,无论如何也弄不清楚何谓“宁静”。我按照书中所说,放下思考到大自然走一走,与一树、一花、一草进行连接,感受它们的“如是所在”和“平和”。

于是,我去到路边,蹲在花坛旁感受小草,看它是怎样的宁静。我去公园,置身海棠花海,看落英缤纷。我去池塘,趴在围栏上看锦鲤,看游泳的乌龟。我站在梧桐树下,一边仰头感叹树的高大、我的渺小,一边因过敏而喷嚏不断。

一年过去了,我习惯了早上与路边的小草说声“早上好”;傍晚与林间的大树说声“下午好”。每当心情郁闷,我总会在树木草丛中走一走,仿佛它们已成了我的“家人”,能带给我平静和安慰。

我早已将“宁静”忘记

直到最近重读此书才知道,每次与树木小草道“早上(下午)好”、诉说心事的时候,我就已经与它们建立了深层的连接。它们教会了我内心的平静。

埃克哈特·托利说:“早在思想诞生之前,大自然就存在于纯粹的宁静中了”,“大自然可以带你进入宁静,这是大自然给你的礼物。当你在宁静的领域里感知并融入大自然,那个领域便弥漫着你的觉知,而这是你给大自然的礼物。”

“大自然通过你觉察到自己的存在。”

“它一直在等你”,“有数万年之久”。

《幸运之书》:张德芬诚意推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06- 你是只幸运的兔子。

豆瓣上有读者说,如果可以最好翻看原版,中文版翻译得很“浮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幸运之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文译版;一部分是英文原版。

相较于英文原版,中文版为了给读者带来清新明丽的画面(插图很可爱),在文字上下了一番功夫,文字优美华丽,从而为阅读增添了一份模糊和缠绕感。英文原版朴实真挚、简洁易懂。大家可以将中英文结合起来阅读。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说:“以我个人经验,就算把托利说的道理都弄清楚、想明白了,可是如果不在生活中实行、体验的话,这些灵性的大道理还是会流于空谈。”

无论什么样的理论,最终都得落到实处。想要结束痛苦,想要改变就得从实践开始

埃克哈特·托利也劝导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去感受当下内心的感觉,感受天空、大地、树木花草以及呼吸的空气。他说,“

很多时候,中止阅读比继续下去更重要、更有益。

所以,亲爱的,请勇敢地走出思想的牢笼,步入当下,感受存在的无法被给予或夺走,感受完美无缺的存在已属于你。然后,微笑着对自己说:“嘿!你是只幸运的兔子。世界是一支舞蹈。”

*作者简介:秀逗茉莉 迷茫时读书,糊涂时跑步,一个灵魂自由的白骨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