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來源|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 zzdshg)


深圳曾經做過一次發人深省的測試。

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從事不同的職業,有男有女,他們測試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讀一段類似下面這樣的文字:

“愛了一個少年1574天,其中鬧了27天,等了825天,現在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

“沒吃晚飯,加班到一點,到家整個人都是暈的,好希望有個人可以看穿我的內心,明白我的感受,不離不棄的陪伴我。”

“我經常連哭幾個小時,哭到手腳發麻,又有時候像沒事人一樣,我真的好累我不想上課不想見室友,我害怕學校,我好想休學。”

這個男人,當他讀到“愛了一個少年…..”的時候,笑到不能自已,忙著問要不要繼續讀。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不止是他,所有人讀的時候,都毫無例外地笑了。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笑完了之後,他們緊接著就開始隨意評價。

“太年輕了,一看就是沒有經歷過生活”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你不想學習,我還不想工作呢”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一看就是單身狗寫的”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哇塞,現在的人都好早熟啊”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既然這麼痛苦,那就分了算了”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可是,接下來卻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一幕,這些人集體變得沉默。

當第一個男人讀到:“當你看到這條微博的時候,我已經走了,我熬過了1584天,終於在今天凌晨結束了……”、“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他心裡咯噔一下,陷入了沉默。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原來,他讀到的是哥哥張國榮,遺書裡面最後的兩句。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當這個男人讀到:“我以為時間會讓我好些,但這幾年就算出來了我還是擺脫不了這個想法,抱歉,我不期待有人能原諒我,再見”

——@yan482微博2018年12月12日自殺離世,時年21歲。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他再也笑不出來。

那個說“早熟”的女孩,她讀到的是:“我知道我會這樣做,是因為我無法忍受和麵對未來還要與這些痛苦和劇痛相處。”

——張純如,2004年11月9日自殺離世,時年36歲。

這是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來寫南京大屠殺紀實、揭露日軍禽獸罪行的作家張純如。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這個女孩臉色的神情,再也輕鬆不起來。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那個說“那就分了算了”的女孩,她讀到的是:“請理解我的掙扎和無奈,原諒我的自私和懦弱,再見”

——sienna賽娜於2013年2月16日自殺離世。

她之前的笑容,頓時僵住。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是的,他們讀到的所有文字,都是抑鬱症患者自殺前最後寫下的。

01. 在走向絕路之前

他們曾如此用力地求救過

這是他們自殺前發出的最後求救信號,可是在別人眼裡卻成了“矯情”、“好笑”、“沒什麼大不了”,

這是何等的諷刺?

其實很多抑鬱症患者,他們剛剛患病的時候,只是想要被理解,被真正的關心和傾聽,他們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更害怕隨意的評價和標籤。

他們在自殺之前都做過同樣的事情,會發出求救信號

但是當他們的求救信號一直被視為矯情,一直被忽略,那麼這些抑鬱症患者便會放棄自我求救,走上絕境。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02.

一直在熱切渴望

卻從來未曾得到理解

在知乎有個問題:抑鬱症的表現有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不是症狀的描述,不是學術的解釋,而是一句戳心的自述:“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

抑鬱症這個病最難最難的就是,完全不被理解。

大家持有的態度是,要麼覺得你不是病,是作,要指責你;要麼覺得你是精神病患者,要遠離你。

兩種態度都很殘忍。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有過不被理解的經歷。

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喬任梁說:“我們並非一無所有,我們還有病”,當時人們只是覺得他是矯情和搞笑。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在喬任梁生前,他曾多次遭遇鍵盤俠的圍攻和謾罵,他去世前的一段時間裡,他的經紀人就注意到,喬任梁關閉了朋友圈,很少去發微博。

因為在那段時間裡,他害怕自己說錯話,更不想被人議論。

韓國組合金鐘鉉在抑鬱症自殺之前,李泰民曾經推薦一首日文歌給他,平井堅的《戀上你》,金鐘鉉覺得非常好聽,聽著聽著,突然靠著車窗開始哭泣。

李泰民當時覺得他太“情緒化”了,說著說著還笑了起來。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金鐘鉉曾經在電視節目上崩潰地哭著說:“大家對於我是什麼樣的人好像並不關心,沒有幾個人想去了解我真正的樣子,人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判斷。”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於是,他在安排好了所有後事,把錢全部打給姐姐,看著好朋友的電視劇播完最後一集,最後才選擇離開。

如果你還記得,峨眉山景區那個21歲的女孩,在眾人的聲聲勸阻中,仍毅然決然地縱身一躍,跳崖身亡。

她去世後,人們在她的遺書裡面驚訝地發現:

“我不是沒有去傾訴過,不是沒有嘗試過救自己,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求救,然而,要不就是被當成笑話,要不(他們)就是覺得我想不開。”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不被理解,不被關心,沒有人想要真正瞭解自己,他們鬆開一個個想要活下去的理由,直到最後鬆開那一根救命稻草。

活著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很痛苦了,還要面對這樣的待遇,那他們的心裡有多難受啊?

03.

不需要勸解

他們渴望被聆聽

在TED上有個演講,說的是一個美國警察凱文的故事。

金門大橋是全世界自殺事件最多的地點之一,在凱文的巡警生涯裡,他曾經救下過 200多人。

有一天, 凱文又接收到無線電消息,說橋上的人行道上有個人可能想自殺。

他騎著摩托車,看到了一個年輕人準備跳河。

他勸住了他,在之後的一個半小時裡, 他在那裡一直聽年輕人講述自己的抑鬱和絕望。

最終,那天夜裡,這個年輕人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後來凱文問這個年輕人:是什麼讓你回來,並且再給希望和生命一次機會?

年輕人回答說:因為你聽了。

對,只有這簡單的五個字,因為你聽了。

在太多人的眼裡,覺得抑鬱症就是閒的發慌,就是矯情,就是沒事找事,可是他們不知道,

抑鬱症真的是一種病,他們不是自己作,而是病了。

這是正常的大腦: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這是抑鬱症患者的大腦: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正常人情緒低落,雨過天晴之後我們仍然能心懷希望地繼續生活。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而抑鬱症不是這樣,他的世界裡面一直在下雨,而且無法自愈。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有3.4億人患有抑鬱症,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2009年《柳葉刀》上一篇流行病學調查估算,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還不包含躁鬱症患者)。

根據大數據顯示,現在的青年人都有3成患抑鬱的風險,有時看著好好的一個人,其實你不知道他私底下在做著什麼樣的鬥爭。

就像香港女歌手盧凱彤,三天前還在社交賬號上微笑自拍、宣佈自己要做一件大事,可是轉身就毫無預兆地從20層高樓墜落自殺……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就像喬任梁在電視機前搞怪逗大家笑,經常在微博上發太陽的笑臉,一副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形象,有誰會知道他會偷偷在家裡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就像那個21歲女孩,在別人眼裡活得好好的,有誰會知道她在遺書裡面寫到:“我竭盡全力去扮演一個所謂正常人的樣子”。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現代人的崩潰都是默不作聲的,有時看著好好的一個人,你不會知道他的傷口潰爛到何種地步,可能一根輕微的稻草就可以把他壓倒。

所以,當你讀到別人的人生,請不要隨意評價,因為那可能是他們真實的人生。

請不要說他們矯情、玻璃心,抗壓能力太弱,沒事找事,無端的指責和隨意的猜測,只會把他們推入更深的谷底。

桌子很喜歡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不可與人言說的苦楚,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在這世間活著,當我們忍不住想要評價別人的時候,請記住你不是他,你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如果有一天,你身邊那個活潑開朗的朋友告訴你,他心裡很難過。

請不要笑話他,也不要質疑她,給他一個擁抱、說一句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就好。

他可能剛剛在深夜哭泣。

他可能比任何時刻都需要你的認可和幫助。

願我們都能被溫柔以待,願我們都能以同樣的溫柔去善待他人。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那些讀不懂抑鬱症患者最後求救信號的人,最後都陷入了自責和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