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他問“你是誰”時,才後悔有些事沒來得及做

在最近一期的《我就是演員》綜藝節目中,張國立扮演了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父親,他不能控制的不斷問回來探望的女兒“你是誰呀?!”

表演之後,張國立分享了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在老年時候也有過這樣的表現。他很遺憾,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父親,在這番話之後,引起現場人的情感共鳴。導演陸川,主持人李立群都說起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這幾位已經是父親的身份的男人落淚了。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老年痴呆患者為5000多萬,平均每3秒鐘就有一位老人被診斷為老年期痴呆。

2017年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為5.56%,

換一句殘酷的話說,我們誰都不能肯定有一天,身邊熟悉的爸爸或者媽媽會用迷茫的眼神問自己一句令人心痛的話,“你是誰啊?”

天開始涼了,很快就又是春節,又快到回家日子,抓緊和爸媽一起做這幾件隨手可做的小事吧,千萬不要等到他問自己“你是誰”時再做。

這種後悔本不該有的。

不要等到他問“你是誰”時,才後悔有些事沒來得及做

手把手教爸媽玩手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雖然大家都體貼的為爸媽置換了新手機,但爸媽可能還停留在單純使用打電話、發短信的功能上。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爸媽不想學,而是確實沒有人教。

那麼放假在家,與其一個人刷手機,不如手把手教爸媽怎麼玩轉手機新功能。比如怎麼發佈或點贊微信朋友圈,怎麼搶紅包或發紅包,怎麼微信語言或視頻聊天,,特別是視頻聊天,是當下實現“天涯若比鄰”的功能。

除此之外,可以幫父母下載一些與生活、娛樂等相關的實用APP,而且要有十二分的耐心教他們怎麼使用。等你迴歸到忙碌的工作狀態,突然發現這些技能帶給父母的改變時,一定會很有成就感的。

和爸媽一起加入自拍大軍

相信很多家庭都保持了每年都拍一張全家福的習慣,讓照片記錄團圓的時刻。

隨著手機像素的提高,現在的全家福完全可以隨手拍。這個時候,我們就得拿出看家本領,教給爸媽各種時髦的“自拍”小心機。此外,還可以讓他們感受下美顏功能的神奇和強大。等美美的照片出爐後,還能順便考驗下爸媽使用朋友圈的熟練度。

相信一張張親密的“大頭照”全家福上傳到朋友圈後,一定能收穫滿滿的祝福。

不要等到他問“你是誰”時,才後悔有些事沒來得及做

跟爸媽一起下廚做飯

我們工作在外的時候,父母最牽掛的就是吃的好不好。為了讓爸媽放心,十一放假在家,我們可以親自下廚,展示下自己的拿手菜。

如果實在不會做,那就陪爸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看爸媽如何精心挑選食材;做飯的時候,可以幫爸媽打下手,擇菜、洗菜、切菜的過程,不僅能偷師,還能陪他們嘮叨家常。

而這些日常,其實就是幸福生活的組成。

不要等到他問“你是誰”時,才後悔有些事沒來得及做

挽起爸媽的手一起散步

散步,應該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之一,也是我們陪伴父母的最佳方式之一。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兒女經常牽著父母的手外出散步,能使父母對某些疾病引起的疼痛變得麻木,大腦會明顯平靜下來,大腦活躍區域的數量會發生本質變化。與此同時,父母的皮質醇水平會下降,從而提升對疼痛的忍耐力。

所以,不管是為了表達親暱,還是幫父母從生理上緩解疼痛,我們都該挽起父母的手,陪著他們一起散散步,分享下自己在外的有趣的事情,聽他們抱怨下生活小事。

而當你挽著他們溫暖的手時,你會發現這對天天忙碌的焦慮是一種療愈。

作者:知君姐姐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注職場/情感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