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為什麼情侶之間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吵的不可開交?

為什麼明明很相愛的兩個人因為吵架而身心疲憊,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是對方無理取鬧還是自己不會溝通?

其實很多時候伴侶之間的吵架是因為溝通方式有問題,學會這種溝通方式,你和伴侶之間越吵越相愛。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暴力語言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前段時間,鄭爽在《女兒們的戀愛》中和張恆吵架崩潰大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和張恆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問題。

鄭爽生日會臨近,張恆不忍看到鄭爽為籌備生日會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好心帶鄭爽出門透透氣,沒想到解壓不成,反倒惹得鄭爽更加委屈,在車內崩潰大哭。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讓我們來回憶這段對話:

(鄭爽說到自己生日會快到了,自己舞蹈動作和臺詞都記得不熟,十分緊張和焦慮),張恆開始安慰她。

張恆:我不陪你呢嘛,陪你去你還怕啊。

鄭爽:因為到時候經歷的畢竟是我,而不是你啊。

張恆:我不也在嘛。

鄭爽:我就是那種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人。

張恆:我不是來幫你分擔了嘛,你看,天降一米八三大個。

鄭爽:有的人性格天生就(不自信),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克服自己。

(張恆見安慰無效,便轉移話題,向鄭爽介紹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卻沒能吸引鄭爽的注意,鄭爽說她現在滿腦子想著生日會的事情,張恆的臉開始黑了)。

張恆:“我感覺你對我的事情,好像沒什麼興趣。”

鄭爽:我感覺我後面有太多自己的事情要做,如果換做是你,你換位思考一下呢?

張恆:“你這樣搞的我很有壓力。”

鄭爽:“我現在不抓緊一切的空餘時間練,我啥時候練啊?”

張恆:“那就分開嘛,(跟我在一起和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分開做)這事沒這麼複雜,如果一開始就想到這樣的結果,那就不接,你又想這個,又想那個,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鄭爽:“那我在跟你的時候,就不能練練東西,就一定要跟你說話?”

張恆:“沒有,我沒說不可以啊。”

鄭爽:“所以我在抽一切空隙的時間練。”

張恆:“你練吧,不用跟我解釋。”

然後氣氛降至冰點,張恆隨即下車給鄭爽買小吃,鄭爽一個人在車內崩潰大哭。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在這段對話中,張恆的溝通方式有很多問題,存在許多指責和評價的暴力語言,對鄭爽來說確實是一種傷害,如果他能通過非暴力溝通來推進兩人之間的對話,反倒能讓鄭爽感受到他的關愛,兩人的關係也會更加親近。

非暴力溝通,用愛和理解來增進彼此關係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又稱愛的語言,是由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的一種溝通方式,借用聖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後自然的愛——即“非暴力”,依照這種溝通方式來談話和聆聽,使得人們不再條件反射的粗暴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願望,用愛和理解來增進談話者之間的關係,使得人們樂於互助,獲得愛、和諧和幸福。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與之相對應的暴力溝通,並非語言傷的侮辱和行動上的直接暴力,而是潛藏在談話裡面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隨意評價等暴力語言,常常會給說話人和他人帶來痛苦。

我們再看分析這段對話中,張恆暗藏的暴力語言:

鄭爽說自己很緊張,壓力大,張恆便開始安慰她。但鄭爽還是釋放不了內心的壓力,然後開始講述自己的緊張也許跟天生的不自信有關。鄭爽其實內心需要獲得別人的支持和理解,並不是實質上的解壓。

但張恆卻迴避鄭爽內心的最脆弱的傷痛和渴望被認可的訴求,繼續將注意力放在給鄭爽解壓的方法上,將話題轉向窗外的風景,可心裡無比焦慮的鄭爽根本無暇顧及這些。

張恆看到自己安慰、轉移話題的努力都沒有起到作用,便開始否定和隨意評價鄭爽:“你對我的事情,好像沒什麼興趣”。其實鄭爽不是沒有興趣,只是在極度高壓的心理之下,沒辦法分心其他事情。

鄭爽也覺得很委屈,讓張恆換位思考一下,張恆卻說:“你讓我好有壓力”。張恆這是在指責鄭爽給自己壓力了,其實張恆內心的真正需求是:他的努力安慰在鄭爽眼裡毫無價值,自己內心很受傷,他也在渴望鄭爽的回應。

鄭爽感受不到理解和認同,說自己壓力那麼大,只能抓緊一切時間訓練。張恆卻開始指責鄭爽要的太多,為什麼不把工作和個人情感分開,指責鄭爽既然沒有信心辦生日會,又幹嘛要答應。

隨後鄭爽又很委屈的開始解釋,張恆直接回應:“你練吧,不用跟我解釋。”徹底將溝通的渠道關閉,讓鄭爽的委屈情緒達到頂點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張恆的確是缺乏溝通的技巧,得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時,又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指責和隨意評價對方,溝通不暢和情緒化是導致兩人矛盾的根源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談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只要將這四個要素貫穿到對話中,我們就會得到較好的溝通效果。

如果張恆在這段對話中,採取這樣的溝通方式,鄭爽的回應方式會大不一樣,也能感受到張恆對自己的關心,兩人的關係會更加親密。

“從我們出門到現在,你一直在練習,我看到你給自己太多壓力了(觀察),這讓我好心疼(感受)”。“你一直在看手機(觀察),我跟你說話你都沒有聽進去(觀察),這讓我很受傷,感覺自己很沒用(感受)。我帶你出門,其實是想讓你釋放壓力,我想陪在你身邊與你一起面對壓力(需求),現在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才能讓你心情放鬆一些,你能告訴我嗎?(請求)

而如果聽到張恆如此真切的提出請求,鄭爽也會感受到他的那份關心,也會提出具體的要求:“你其實不需要為我做什麼,你只需要陪在我身邊就夠了。”這樣一來,兩個人不但吵不起來,反而用愛和理解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其實不是對方難以溝通,而是因為我們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

如何推進非暴力溝通呢?有四個步驟:

1. 只說事實,不發表評論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區分事實和評論,這個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比如一個丈夫經常加班到晚上11點鐘回家,妻子覺得丈夫不顧家,甚至不愛自己。於是對丈夫抱怨道:“你最近怎麼經常加班,你還記得你有這個家啊”,這句話看起來是講述事情,實際上卻是評論和指責。因為“經常加班”裡的“經常”和“你還記得你有這個家”都是妻子對丈夫的評論和指責。

如果丈夫聽到妻子這樣的指責,心理肯定會充滿委屈,火冒三丈,於是爭吵便開始了。

如果妻子能只說事實:你一週有4天都是11點以後回來的,我們好久沒有一起好好說話了”,面對妻子指出的事實,丈夫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不會產生負面情緒。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2.  表達內心感受而非發洩情緒

表達感受是很重要的,生氣、傷心、委屈、難過這些都是形容一個人的主觀感受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忽視自己的感受,用情緒來回應對方:“工作重要還是家重要?你到底愛不愛我?”這些都是妻子生氣的指責和質疑。

如果妻子能如實講出自己的內心感受:“我們好久沒一起吃晚餐,甚至沒有好好說說話了,這讓我感到很孤單,我感到自己很不受重視”,丈夫出於對妻子的愛,也會用愛來回應這種感受。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3.找到感受的根源——需求

盧森堡博士在書中曾說:“一個人生氣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丈夫的加班,讓妻子感受到自己不被重視,背後的需求其實是渴望丈夫的關心和愛。如果她能向丈夫表達出來,丈夫就會重視這個問題,兩人一起想辦法改善這種狀況。

但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伴侶都羞於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一方面是出於面子問題,另一方面是害怕這段關係中自己太過於主動,被對方看輕。很多女生更是口是心非,明明內心是愛著對方的,結果卻用指責來回應:“你乾脆永遠不要回來了”,這樣的語言不僅不會有助於兩人關係迴歸到建設層面,反而導致矛盾不斷加深。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表達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口是心非的說一些讓誤會越來越深的話,這二者產生的後果孰重孰輕?相信理智的人都會知道如何抉擇。

4. 請求對方幫助,提出具體的請求

首先,我們要確一點,是“請求”而不是“要求”,不是“命令”,更不是“乞求”和“憐憫“

其次,請求的目的要明確。很多夫妻在現實生活中,生氣的一方總喜歡說不要什麼,卻從不說自己要什麼。丈夫加班,妻子會說:“你以後不要加班了”,那丈夫可能會答應妻子不加班,但是下了班卻跟朋友出去吃飯聚會了,這樣妻子的需要還是沒有得到滿足。

再次,請求要越具體越好,並得到對方反饋。許多人即便是說出自己的請求,但請求不具體或者對方沒聽懂,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我希望你能多陪我一點”。那這個“多”又是如何界定的呢?如果丈夫沒有滿足自己的心理預期,那妻子以後還是會生氣和抱怨。

正確的請求應該這樣提出:“請你以後你能不能一個星期至少有三天時間8點以前回家,週末至少有一天空餘時間來陪我呢?”“你覺得你能不能做到呢?”

妻子的請求要得到丈夫的反饋,丈夫能不能做到呢?實行起來有沒有困難呢?然後二人開始討論,採取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來提出解決策略。

全身心的傾聽

掌握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全身心的傾聽。全身心的傾聽不是急於打斷對方,急於提建議,而是用心體會對方的情緒,準確的說出對方的感受,讓對方感到被認同和理解,對方的情緒便能從根本上好轉

書中總結了阻礙傾聽的日常行為:

建議:我想你應該......

比較:這算不了什麼。你聽聽我的經歷......

說教:如果你這樣做......你將會得到很大的好處。

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回憶:這讓我想起......

否定:高興 一點。不要這麼難過。

同情:哦,你這可憐的人......

詢問: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辯解:我原想早點打電話給你,但昨晚......

糾正:事情的經過不是那樣的。

……

讓我們重新回到鄭爽和張恆的那段對話。當時,鄭爽滿腦子想的都是生日會,內心無比焦慮和緊張,她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全身心的傾聽和陪伴。

節目中,作為觀察員的張紹剛跟郭碧婷父親的那段對話,就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張紹剛問郭碧婷爸爸:“如果安慰不起作用,對方還是焦慮怎麼辦?”

郭爸爸果斷回應道:“那就閉嘴,而不是自己也跳進去,搞的兩個人都壓力很大。”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當鄭爽開始訴說自己天生就缺乏自信的性格缺陷時,此時的張恆應該全身心的聆聽,說出鄭爽的感受,“你現在又開始沒有自信了嗎?”“是不是覺得只有自己傾盡全力了大家就會喜歡你?”“就算沒有人喜歡你,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如果張恆能這樣回應,相信鄭爽會好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愛,焦慮的情緒也能得到緩解。

即使張恆不會體察鄭爽的情緒和感受,他也完全可以像郭碧婷爸爸說的那樣,什麼都不說,靜靜地陪在她身邊,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這樣就能緩解焦慮。

值得指出的是,鄭爽在這段感情中一直處於較低的姿態,當她焦慮的無法傾聽他人時,完全可以大膽的請求換一個環境或者尋求獨處的機會,可以直接跟張恆說:“你現在能不能留我單獨呆一會呢?”直接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相信張恆也能理解。

但是她選擇的是等張恆幫她買小吃的時候失聲痛哭來排解心中壓抑的情緒,等張恆回來之後,又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跟他有說有笑,看到這種不對等的關係,讓人不禁為這個女孩的懂事和體貼心疼。

淺析鄭爽張恆吵架背後的溝通誤區,學會這一招,你和伴侶越吵越愛

失聲痛哭確實能夠排解心中的苦悶情緒,但是如果他們之間沒有一個良性的溝通方式,以後吵架的幾率還是很大,鄭爽難免會再次委屈求全而受到傷害

情侶或夫妻之間吵架在所難免,每次吵架的背後都存在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如果我們能學會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講出事實而不是發洩情緒,用心體察對方的感受,找出感受背後潛藏的需求,提出具體的請求,那麼對方也會用愛的語言和實際行動來改善這段關係。如果一方完全被情緒淹沒時,那就什麼都不做,靜靜的聆聽和反映對方的感受,對方也能逐漸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當你學會用這種愛的語言來與伴侶溝通交流,你們之間的距離會拉的更近。

每一次吵架都是拉近和對方距離的最好時機,關鍵在於你怎麼說和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