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會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孟德斯鳩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經歷了268年,這期間出現了十位皇帝。可以說清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人在看清朝宮廷劇的時候可能會常常出現一個詞“八旗”。這不僅令人疑惑這“八旗”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隨著大清王朝的滅亡,八旗子弟今天又在哪裡呢?和坤也是屬於八旗,如今在黑龍江發現了他的後人,雖然已經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卻依舊還保留先祖習俗。

“八旗”的起源

學習過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清朝統治者的祖先實際上是滿洲(女真)人。他們還沒有成立清王朝的時候還是一個狩獵組織。一般進行狩獵活動時,參與的人數都很多,這就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者。為了方便統一大規模的圍獵活動或者是作戰,他們就決定以旗幟作為標誌用來引領方向。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公元1601年左右,努爾哈赤對這些部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造以及重建。並且將他們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剛開始努爾哈赤本身是以黑旗為幟,後來他將黑旗軍交給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奇指揮,而自己則親自統領紅旗軍。

後來隨著吞併的部落越來越多,加上有很多蒙古部落也歸屬在努爾哈赤的部下。為了方便管理,努爾哈赤決定將紅白黑三旗設為八旗。將原來的紅旗分為正黃旗和鑲黃旗;原來的黑旗分為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原來的白旗被分為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這八旗旗幟除了顏色上的區分之外,形狀以及圖案也有差別。正四旗的旗幟都是四方形,圖案都是龍尾朝後,而鑲四旗形狀為五邊形,紅旗鑲白邊,而其他的三旗都是鑲紅邊,龍首朝前。除了正黃旗和鑲黃旗是屬於努爾哈赤,其他的各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或者是孫子。

八旗子弟地位超然

而八旗子弟就是八旗後人,也被稱之為“旗下人”。清軍入關之後,這些八旗子弟幾乎個個驍勇善戰,而且與皇室血緣親近,地位都很高。有的甚至當上了王公大臣、親王、貝勒,哪怕一些混的不好的也成為了一名旗兵。

後來清兵入關,由於這些八旗子弟參與開國有功,地位一下就提升上去了,並且世世代代都能受到朝廷的照顧。但是清朝對八旗也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其中有一條就是規定他們不能隨意離開本旗的活動範圍,

跟隨著清軍入關的八旗子弟也不能隨便離開京城。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憑藉著祖先的身份以及功績,很多八旗子弟世代都可以繼承一個官銜,當然他們所擔任的官職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職位,只是為了能讓他們每個月領到一些月錢。而普通的八旗子弟,大部分都是選擇去當兵。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家族裡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

有的人名義上還有官銜在身上,但實際上很多都已經不知道自己這個官銜是用來做什麼的。當時想當一名旗兵並不是很容易,畢竟軍中不養閒人,自然也會有人數限定。所以後來很多家族所領到的月前根本不足以維持家庭的開支。

玩世不恭

由於朝廷的各種優惠政策,導致八旗弟子極其頹廢,根本就不懂得自給自足,反而天天吃喝玩樂。後來隨著家道中落,家中沒有錢財供應,吃喝玩樂之後,就開始幹起了巧取豪奪坑蒙拐騙的事情。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哪怕自己身上還有一些閒錢,但是在買東西的時候卻不花錢,而是選擇賒賬。這裡指的賒賬實際上就是賴賬,就因為他們這樣的做法導致很多商鋪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甚至在廣州還曾流傳過這麼一個故事。

廣州曾經是八旗子弟聚居的城市之一,有一個八旗子弟到了一家茶館喝茶,當時倒茶的小二先上了茶盅,還沒倒水,他就先將一隻小鳥放到茶盅裡並且蓋上蓋子。小二一時不注意,打開茶盅小鳥就飛走了。後來這位八旗子弟就纏著店主賠償小鳥的損失,店家無奈之下,只好給了一筆錢。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直到現在在很多廣州的茶館裡面,都需要客人自己揭開蓋子。從這就可以看出當年的八旗子弟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何等的玩世不恭。

八旗子弟的歸宿

隨著末代皇帝溥儀的退位,也預示著大清王朝滅亡。而這些八旗子弟去了哪裡,成為很多人疑惑的地方。其實清朝還沒滅亡之前

,乾隆在位期間八旗軍已經逐漸開始被綠營兵所取代。因此乾隆也曾下令讓三千名八旗子弟離開京城回到曾經滿族的發祥地,也就是黑龍江。

這些八旗子弟來到黑龍江之後,恢復了本民族以前的一些舊的習俗。當時的他們已經沒有了清朝政府的優待,為了維持生存解決生計,只能學習有關當地農業的相關知識。對於他們大部分會選擇做農民,而不是給人打工,最主要的原因他們一直覺得自己地位高人一等,不願在別人手底下幹活,所以選擇做農民。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的八旗子弟已經成為了黑龍江裡普通的農民,而他們的後代也逐漸走進大城市生活打工發展。如今黑龍江老一輩的八旗子弟在閒暇的時候,都會討論先祖的往事以及家族曾經的榮耀。他們很多人依舊為曾經的輝煌而感到引以為豪。

想必很多人對清朝的大貪官和坤並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屬於滿洲正紅旗。雖然和坤被嘉慶帝賜自盡,但是他的子孫卻依舊繁衍生息。而這些在黑龍江的八旗子弟中,也有一些人其實是和坤的後人。他們也都成為了以種地為生的農民。

他們雖然已經成為了普通的農民,但實際上他們一直都沒有忘記祖上的一些習俗規矩。就連他們說的普通話都還帶著一些京腔,東北氣息很少。每到過年的時候,族人就會從全國各地趕回家中參加祭祖。不管是遇上婚禮或者葬禮都是追求大排場,嚴格按照滿清的儀式來操辦。

大清八旗子弟,當年為非作歹、不可一世,如今種田務農、下場悲涼

他們擁有著一個很好的身份,卻利用這樣的身份選擇墮落。這也進一步體現了大清王朝日漸衰弱的一個真實寫照,所以說大清王朝滅亡是遲早的事,也是歷史註定的結果。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