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百日總攻”聚焦最後兩個未整族脫貧“直過民族”

中新社昆明4月8日電 (記者 胡遠航)針對雲南9個“直過民族”中仍有怒族和傈僳族未脫貧摘帽的情況,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施榆兵8日透露:雲南省在這兩個“直過民族”聚居區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將通過持續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志智雙扶等措施,確保如期脫貧。

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數民族達25個。其中,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布朗族、景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9個民族為“直過民族”,從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施榆兵介紹,2016以來,雲南集中投入343.9億元(人民幣,下同),著力實施了提升能力素質、組織勞務輸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6大工程25類項目,“直過民族”聚居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04個貧困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動力電、光纖寬帶,全部建成標準化衛生室、為民服務站、活動場所等;全省“直過民族”聚居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顯著改善。

截至目前,雲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70.7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039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6.69%下降到2.41%,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佤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頗族9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

“尚未整族脫貧的怒族和傈僳族,截至2019年底,仍分別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39人、39038人,貧困發生率分別為7.39%、5.7%。他們主要聚居在怒江州的瀘水、福貢、貢山和蘭坪等深度貧困縣境內。”施榆兵透露,從脫貧情況來看,怒族和傈僳族未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已基本解決,下一步攻堅重點主要是強化鞏固提升,提高脫貧質量。

施榆兵表示,為保障怒族和傈僳族脫貧攻堅,將在已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6.37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企業集團幫扶和東西扶貧協作幫扶力度。如三峽集團、大唐集團等在已投入7.9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再投入幫扶資金4.5億元。

除此之外,還將進一步強化志智雙扶;堅持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實施技能專項扶貧行動,培養一批產業發展的技能帶頭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