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近日,繼碩士擴招後,部分高校也開始了博士生擴招。2020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要求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

要求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計劃專項增量。

河南大學在3月31日召開了第三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有關事宜,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擴大博士生培養規模。

廣州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動態更新,2020年學校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標均大幅增長,其中碩士研究生增幅30.2%,博士生增幅19.5%。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空軍軍醫大學也同樣公佈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擴大招生計劃,其他院校對於招生計劃也在醞釀中,不日也會公佈方案。

在這之前,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再創新高,達到341萬人,這個數字比去年整整多出了50多萬人,增加比例高達17%。報名人數超過2萬人以上的院校比比皆是。

相對應的,今年的碩士研究生錄取人數也大幅度上升,擴招18.9萬人,預計招生人數超過百萬。

多培養高學歷人才,原則上肯定是好事,無論是對提升國家整體教育水平,還是培養高端人才,意義都十分重大。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但問題是,我們培養的研究人員,未來從事什麼工作?或者直白點說,讀研讀博是否真的是為了科研的需要?

1999年,教育改革,大學開始擴招,其結果現在已經看得非常清楚。大學盲目擴招帶來的後果有兩個。

首先是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在下降,這是擴招帶來的必然結果。擴招必然使得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過度,考大學不再困難的背後是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連年下降。

其次是大學生就業開始變得困難。今年大學生畢業人數突破840萬,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大學生就業依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坦率地說,就目前的就業市場情況,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的就業崗位,在實體經濟低迷,服務業尚未健全的前提下,市場根本無力消化這些大學生就業。

更為困難的是絕大部分企業技術轉型,產業換代尚未完成,又缺乏必要的技術儲備,實體經濟萎靡不振,要走出低谷困難極大,不僅是技術層面,還牽涉到政策層面等多方面因素。

可以確定的是,在近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實體經濟很難走出困境,也無法支撐龐大的就業群體。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和大學生過度飽和相對應的是技術工人的嚴重欠缺。好在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中職教育已經被高度重視,無論是中考50%的淘汰率還是部分高等院校改為高等職業學校,無不顯示著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

就目前的產業結構,無法吸收容納大量的高學歷人才。事實上,這些學生讀研讀博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從事科研工作,提升學歷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更好的就業。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學歷過剩目前在就業市場上形成了一個怪圈,高學歷從事低等崗位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當公司前臺接待都需要本科學歷,辦公室文員自然也就需要碩士學歷了。

這種現象不但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更糟糕的是使得學歷注水,含金量大幅度下降。而就業困難迫使部分學生 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學歷,一方面暫時迴避就業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更高的學歷來增加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大學擴招,使得非名校的大學文憑爛大街成為事實。而研究生,博士生擴招是否會讓碩士,博士學歷注水呢?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已經在向專業方向發展,其目的非常清楚,就是為了培養某一領域的高端人才,注重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即使是擴招,也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行。

同樣,碩士博士的培養也要考慮高端人才市場的容量,市場能否吸收這些高端人才,能否提供足夠的研究崗位?

當讀研讀博僅為了在就業市場上增加競爭力,某種意義上,已經失去了讀研讀博的本意,充其量不過是大學擴招的延續,學歷注水成為了必然。


大學擴招,碩士生擴招,博士也開始擴招,擴招究竟帶來了什麼

高端人才的培養,盲目擴招並不是什麼好主意,注重質量,定向培養才是良性發展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