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啥韓信到死都沒人去救?

過去,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搶奪天下。所謂的春秋無義戰,就是說誰有實力誰就擁有大片土地,誰就有話語權。

那麼,爭奪這些靠什麼?說白了,就是靠人才。所以說,那時搶奪人才是第一要務。留住人才,就留住了根本。

人才在那個時期,可是個香餑餑,的確是達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地步。所以那時候的人才交流很頻繁,今天在這個國家服務,明天到那個國家做官,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殺功臣這一類的事情,發生的很少,主要是列國競爭,一旦殺功臣,就無法吸引人才前來效力。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也繼承了這個傳統。都說秦始皇是個暴君,但卻鮮見他誅殺功臣的記錄。

但現在是漢朝,和過去不一樣了,有什麼不一樣的?國情不一樣。過去是好多國家都在招攬人才,都想為我所用。


但是現在國家統一了,人才在某些方面來說,卻成了一個不穩定因素,成了國家的動亂之源。為何出現這種情況?這和劉邦同志的出身有關係。

劉邦的出身,雖然不是貧民,但也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這點他和項羽沒法比。項羽不管怎麼說,是出生於楚國的貴族階層,如果他得了天下,在世人眼中,那是天經地義的。

但現劉邦始終擔心,如果有能力的人心懷異志,搶奪自己的天下怎麼辦?你一介百姓能坐天下,我們為何不可?

果然,漢朝建立以後,第一個被逼謀反的是燕王臧荼,但很快被剿滅。那接下來的諸異姓王呢?劉邦就不放心了,生怕他們都效仿,那大漢江山豈不岌岌可危?

所以當有人秘奏,韓信要謀反時,高祖真正的是犯了惆悵。他找謀士陳平商量。

陳平知道,這肯定是有人惡語中傷。所以覺得大動干戈得不償失,就出主意假託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遊覽雲夢澤。”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啥韓信到死都沒人去救?

現在高祖找上門來了,韓信手足無措,找鍾離眜商量。

鍾離眜一看這種情形,知道韓信犯難了,現在不想保護自己了,於是氣憤的說道:“如果你逮捕了我,去討好劉邦,我今天死,明天就輪到你了。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

韓信搖頭道:“我不曾負漢,漢必不負我,公何以言此?”

鍾離眛道:“狡兔死,走狗烹,足下可知?”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啥韓信到死都沒人去救?

韓信將頭背過,咬牙道:“上寬大長者,必不行此也。公多言無益,只隨我去往雲夢一遭便知。”

鍾離眛沉默良久,突然冷笑一聲,道:“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說完就抹脖子自殺了。

鍾離眛自裁後,韓信拎著人頭,去雲夢澤覲見高祖,以表明心跡。誰知一到那裡就被來了個五花大綁。

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啥韓信到死都沒人去救?

就這樣,韓信被帶到都城洛陽,經審訊後沒有謀反,但也不能讓他當楚王了,如果把它放回去,那可真是放虎歸山,龍游大海了。於是將他的楚王廢掉,降為淮陰侯,留在京都,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那麼問題就來了,韓信被抓,為何沒人前去營救他?或者替他說情?其實,從根本上說,他沒有真正的朋友!

韓信出身平民,家裡又窮,自己還沒有好品行,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所以那時候許多人都討厭他。

當時下鄉南昌亭長還有些眼光,他覺得這個韓信,不是一般的人,所以,比較看得上他。有時就留他到家裡吃飯。一次兩次沒問題,韓信也來了個自來熟,連續好幾個月到那裡吃閒飯。

亭長礙於面子不好說什麼,他的妻子卻不幹了。要兒子我不會生?平白無故找一個祖宗來?於是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等了半天卻沒有飯食,這才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在人家家連續白吃數月,也好意思?說明此時的韓信,就是個無業遊民,整天遊手好閒。

但他的這個不再回來不是他不想回來,只是他很清楚,既然已經撕破臉皮,他去了也沒有飯吃而已,並不是有什麼自尊。

不信嗎?在亭長家混不上飯了,那麼吃誰的呢?吃漂母的。一連吃了幾十天,在漂母明確說是可伶他在施捨他的時候,為何還食“嗟來之食”呢?

一個大小夥子,整天遊手好閒,吃一個老太太的饅頭,也好意思?說明他那個時候已經喪失了自尊,跟一個流浪狗沒有什麼區別。

所謂的胯下之辱,是他不得不承受的。打人家打不過,當時他真要揮劍去殺人,恐怕沒有傷到人家,人家手下的一幫小嘍囉就可能要來韓信的命,所以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罷了。

後來到了漢營後,他遇到蕭何。蕭何是慧眼識英雄的貴人,但他們只是一般朋友,不會是死黨一類的。蕭何可是劉邦陣營中的核心人物,不可能和他深私交太深。


在鍾離眜的事情上,韓信的做法為人所不齒,結果自然是威信掃地。要麼你當初就不要收留他,既然當時敢冒風險收留, 那為何不能再冒風險讓他逃走,非要逼其自殺?

被押解到洛陽後,給下了大獄。此時應該有朋友出頭營救才為正理,可是卻沒有一人替他出頭求情。這也是他咎由自取,誰還願意為不夠江湖道義的人去擔這麼大的風險呢?

即使到這個時候,韓信還不知反省,居功自傲,恃才傲物。首先表現在耍脾氣使性子,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這樣的態度,劉邦也不好說什麼,雖然心裡不爽,但只要你老老實實的,不要亂說亂動,眼不見心不煩,隨你怎麼樣去吧。

看到在皇上眼裡,當自己是空氣,韓信呢?也只有在私下裡生生悶氣而已,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

在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


等到實在閒極無聊的時候,有一天到樊噲家去溜達。樊噲是怎麼對待他的呢?“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

把他真像天神一樣的供著了。試想那樊噲,也是一員猛將,不光和漢高祖是連襟,更是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啥韓信到死都沒人去救?

無論是從親情,還是對劉邦本人的貢獻,樊噲的優勢都很明顯。但韓信吃完飯,喝完酒,看著恭送的樊噲,竟說出這麼一句讓人目瞪口呆的話來:“沒想到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這些人混在一起了!”

狠狠的當面啐人一臉唾沫,然後揚長而去!

自己到了這種朝不保夕的程度了,還放不下自己的臭架子,其平日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