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最近,部分美國政客屢屢把新冠病毒同中國相聯繫,甚至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而即使在美國的公共媒體上,這種歪論也遭到美國網友怒懟。因為,

這樣的汙名化,其實就是一種“甩鍋”。

新冠肺炎疫情的確是在中國被報道出來,但這次疫情是否發源於中國,目前未有科學定論。美國許多官員也承認,在美國,確實有一些“流感”死者感染的可能是新冠肺炎。傳染病的命名避免汙名化,早已是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需要警惕的是,傳染病名稱一旦通用,很難得到更正。

例如爆發於1918年,涉及全球5億人感染,5000萬到1億人死亡的流感,除了西班牙外,國際社會都採用“西班牙流感”的名稱,沿用至今。弔詭的是,疫情爆發的最早記錄地點是在美國,而西班牙的疫情則是從法國傳入。但當時國際話語權掌握在美英法等一戰戰勝國手裡,西班牙在這場疫情中被汙名化。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如今,“西班牙流感”已過去整整一個世紀,絕不允許歷史的錯誤重演!

一、最早的記錄地點,是美軍軍營

歷史上,西班牙流感其實出現過三波疫情。第一波疫情發生在1918年春季,第二次發生在1918年秋季,這一次的破壞力最大,製造的死亡率最高。到9月份,西班牙流感已經在歐美普遍傳播,並迅速傳到世界各地。第三波則發生於1920年初,這一階段的流感殺傷力,已經比較溫和。此後逐漸消失,神秘地銷聲匿跡。

這場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的大瘟疫,是20世紀人類災難史上沉痛的一筆。只看名字,就會讓人誤以為該流感爆發在西班牙,但事實上,最早發生疫情的地方,在美國。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打到白熱化,一度“中立”的美國,也拍板要參戰。可想參戰,得先有兵。大批新兵訓練營,在美國本土迅速建起。

1918年3月11日,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成為疫情最早的記錄地點。

起先是軍營裡一位廚師發現自己咽喉發炎,渾身痠痛,之後的七天裡,五百多名士兵發生了類似的症狀。當對這嚴重情況,軍營官員們卻做出誤判,認定是營地騾馬糞便傳染疾病。於是軍營裡九噸多騾馬糞便被當成“元兇”,幾把火統統燒掉,鬧得軍營裡臭氣熏天。疫情?當然越演越烈,十三天後,疑似病例就破了千。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該軍營最終的數據是,染病的上千名士兵裡,233人被確診為肺炎,其中46人死亡。不久,其他州的軍營也先後爆發了流感,但在當時忙於“參戰”的美國政府眼裡,這只是個“小事”,於是帶著病毒的美軍被不斷運輸到歐洲戰場。這一年的3月份,8.4萬名美軍去了歐洲,4月份則是11.8萬人。

但是,就是當作為生力軍的美軍,在歐洲戰場高歌猛進時。千里之外的美國本土,這場奇怪的流感,也成了繼續蔓延的“暗流”。各州軍營外的汽車公司、監獄等場所不但爆發疫情,而且陸續出現死亡病例。雖然在診治和驗屍過程裡,越來越多的醫生,發現了這場流感的“不平常”處,比如死者多有出血水腫症狀,青壯年死亡率最高。但由於1918夏天,疫情在美國迅速結束。所以大多數美國人,也就因此放輕鬆。以《華盛頓郵報》的說法,這只是“另一種叫法的普通流感”。

正是當時美國官方這種“放輕鬆”的態度,叫不久後千家萬戶的美國老百姓,乃至全世界,都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二、西班牙稀裡糊塗地成了替罪羊

就是在美國官方“放輕鬆”時,這種“不平常”的流感,正悄然傳遍全世界。

1918年時,世界航空業剛剛起步,病毒主要是通過輪船向世界擴展傳播,進程較慢,即使這樣,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感染了全球30%的人口,帶走大批人的性命。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特別是那些正在歐洲大陸作戰的美軍士兵,隨著一次次衝鋒陷陣,行軍露營,也把病毒“帶”到了整個戰場。1918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爆發流感,艦隊三州無法出海。一個月後,法國軍隊每天都有2000人染病,美國潛艇部隊也有一半人“中招”。所有的症狀如出一轍:一旦發病,體溫就會迅速升高,患者骨骼隱隱作痛,頭也會劇烈疼痛,三四天後體溫會降低。因此這個怪病,也叫“三日熱”。

病毒並不認識誰是協約國部隊,誰是同盟國部隊,德國人同樣逃脫不了侵襲。7月份,德國將軍魯登道夫指揮部隊向英法聯軍進攻,但流感使德軍士氣大挫,結果功敗垂成。許多德國士兵們也在家信裡抱怨,說“病毒正在折磨著我們”。但這些前線作戰的德軍士兵也許並不知道:僅是1918年7月這一個月,德國國內就有數千人染病。

至於協約國方面,病毒也早已在大多數歐洲國家肆虐。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染病,西班牙國防阿方索十三世染病。同是1918年7月,英國本土僅軍隊裡,染病者就超過三萬人。倫敦一地三週內就有700人染病。法國出現了“幾口或者是整村的人全部死去”的慘狀。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三分之一感染,全國近八百萬人感染。也正是從此開始,這場流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對這個稱呼,西班牙也很委屈。因為一戰時期,各交戰國都在竭力隱瞞疫情,唯有作為中立國的西班牙,如實公開了疫情。於是也就被英美法媒體各種甩鍋,扣上了“西班牙流感”的大帽子。雖然西班牙也曾努力揭開真相,以詳實證據證明西班牙的疫情來自法國。但沒辦法,“話語權”掌握在列強手裡,這“鍋”,就扣到了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千里之外的中國,也遭到了流感的打擊。單是哈爾濱一地,就曾有百分之四十的市民染病,上海更出現了兩次大疫情。中國染病的地區,既有黑龍江廣東等省,也有上海等重鎮,甚至還有四川等內陸省份。

但在當時,雖然疫情已經波及世界,可倘若歐美各大國能夠放下分歧,同心協力防控。疫情還有挽回的餘地。但那時的各國政要們,滿腦子想的,依然還是戰爭。西方媒體除了大談“西班牙流感”,卻並沒有太多防控建議。於是,遏制這場疫情的又一次黃金機會,就這樣無情錯失。

三、美國曆史上最慘的一個月

1918年下半年,一戰接近尾聲,大批美國士兵回到家鄉,這場曾被美國媒體認為是“另一種叫法的普通流感”,也就以更快速度傳播起來。是年8月,美國許多港口都發現了病例。一個月後,馬塞諸塞州一州的病例,迅速激增到五萬。9月26日這一天,就有123名波士頓市民死於流感。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其實,美國當時已經有了春季流感爆發的經驗,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隔離措施來遏制流感,但與英法各國一樣,當時的美國政府,重點關注的還是一戰以及戰後利益分配。所以大量的遊行,依然如期舉行。單是1918年9月,費城舉辦了一場大型遊行活動,歡迎回國的美國水兵,約20萬人參與其中。結果,直接導致流感大爆發,六週內造成11982人死亡。這,只是當時美國疫情的一個縮影。

到了1918年10月,美國疫情進入了最慘的一個月。疫情在全美國大爆發了。這一個月裡,美國死於流感的病人就多達20萬。費城等大城市,平均每天的死亡人數就突破三百。疫情嚴重的波士頓,“到處都在製造棺材,挖掘墳墓”,而且死亡者主要是青壯年。

在當時的美國工薪家庭,許多男主人早晨出門上班,中午症狀發作,根本來不及搶救。期盼丈夫下班回家的妻子們,等來卻是死亡通知。25歲的美國藥品銷售員豪斯的日記裡記載:她當時每週都要來波士頓下訂單,結果1918年10月她來波士頓時,卻發現上一週她遇到的人,“三分之二都已經死了”。

讓人痛心的是,即使這樣嚴重的疫情,也沒有阻止1918年底,美國各州一系列慶祝一戰勝利的狂歡活動。從1918年11月11日起短短一個月間,在美國民眾的歡呼雀躍中,美國病例持續新增。1919年,美國政府對十一個市鎮進行抽查,得出了觸目驚心的數據:每1000個美國人,就有280人感染!

那美國到底有多少人死於流感?以熊維佳《1918年美國流感及啟示》裡的分析,整個1918年,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是47.9萬人。但這樣的數據是有問題的,因為只統計了佔美國人口百分之77的各州,還有許多州並沒有被統計在內。然而可以確定的是,1918年至1919年,美國全境至少四分之一的人感染。

1918年,美國這場造成五億人感染的災難,讓西班牙“背鍋”到今天

如此慘痛的損失發生後,美國率先採取強制的隔離政策,各州的公園與電影院等公共設施,被限制出入長達一年以上。類似的防疫措施,隨後在英法等國陸續鋪開。直到1920年,這種給人類造成空前災難的流感病毒,終於銷聲匿跡。而在全球範圍內,這場瘟疫帶來的感染人數,公認超過五億,但覆盤全過程,其中的很多悲劇,本不該發生。

從這場歷史上傳播範圍最廣的流行病中,人類用生命換來的珍貴經驗是:公共衛生是最好的防禦手段,應對流行病時,政府需要像處於戰爭狀態一樣動用各種資源,將出現疾病現象的人隔離,分隔輕症和重症患者,並限制人們的活動。

只有這樣,在面對類似新冠肺炎疫情時,我們才不會再手足無措。

參考資料:張嶔《一群神秘“殺手”登陸美國,令全世界恐懼近百年》、傑瑞米·布朗《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向洋《這一次,我們絕不允許“西班牙流感”的錯誤重演》、裘雯涵《感染5億人後神秘消失,我們能從100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中學到什麼?》、加地正郎《西班牙流感病毒是殺人病毒》、熊維佳《1918年美國流感及啟示》、饅頭說《死神狂歡:1918年大流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