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辦法》

4月9日,燕都融媒體記者從《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新聞發佈會獲悉,該《辦法》於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據中央提出的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充分考慮邯鄲市實際,《辦法》在諸多措施制定方面凸顯了地方特色。

詳解《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辦法》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根虎介紹,邯鄲市是老工業基地,鋼鐵、煤炭、電力、建材產業是全市的工業支柱,產業結構較重,排放總量大。2018年,全市規上企業煤炭消費4147.5萬噸,主城區邯鋼、邯電、馬電三家企業年耗煤1030萬噸,市主城區單位排放負荷為京津冀區域的2.4—3.5倍。同時,氣象地理條件對邯鄲不利,該市位居太行山脈東麓,靜穩天氣較多,氣象條件不利於擴散,在重汙染過程中,汙染累積較嚴重,呈現易積聚、難消散的特點。 

為應對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的嚴峻挑戰,邯鄲市委、市政府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著力解決大氣汙染問題。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進行《大氣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總結時,慄戰書委員長提出,“2+26”城市都要開展大氣汙染防治立法工作,為此,邯鄲市將《邯鄲市大氣汙染防治辦法》列入2019年立法計劃。有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並報市政府審議通過。

《辦法》共5章43條,第一章是總則(第1-5條),主要對制定目的、適用範圍、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等內容做出了規定;第二章是監督管理(第6-9條),主要規定了考核制度、網格化監管制度、排汙許可證制度等內容;第三章是防治措施(第10-34條),這是本辦法的重點內容,主要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優化產業佈局、一氧化碳回收利用、揮發性有機物(VOCs)管控、油氣回收、油煙淨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治理、設定禁行區、防治揚塵汙染、引導文明綠色祭祀、禁限燃放煙花爆竹、推行生產調控等內容做出了規定;第四章是法律責任(第35-41條);第五章是附則(第42-43條)。

該《辦法》的出臺和實施將為邯鄲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汙染治理作出重要保障,不斷增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系統性,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公眾健康。

(燕都融媒體記者陳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