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男子一家9口“蝸居”多年,貸款買房才知妻子進了黑名單

男子一家9口住一起 貸款買房才知妻子進了黑名單

有人建議離婚,有人建議花錢消除,律師認為,侵犯知情權

吳先生一家老小9口人擠一起住了多年,好不容易攢夠了首付,交完訂金準備貸款時、卻被告知妻子進了徵信黑名單,五年內不得貸款。這樣的消息猶如給了小兩口當頭一棒。

陝西男子一家9口“蝸居”多年,貸款買房才知妻子進了黑名單

吳先生要貸款買的二手房就在自家小區對面

終於攢夠首付能買新房了 卻被告知無法貸款

今年30歲的吳先生是陝西一個縣城的人民教師,妻子是一家培訓機構的教師,夫妻倆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妹妹一起住在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裡。

吳先生說,因為是小三居,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其樂融融,很是熱鬧。後來,吳先生和愛人陸續生了兩個孩子,隨著孩子日漸長大,這房子就顯得擁擠了,他和愛人就開始攢錢,準備再新房套房子。

“我們也不往遠的看,就在現在住的小區對面的一棟樓看二手房,也給貸款,這樣和老人們住得近相互照看也方便。”吳先生說,這些年的積蓄到了今年年初,終於算是有了20多萬元,夠支付首付了,3月底,便到樓對面看房,很快就看好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總價50多萬。

吳先生說,當場他交了3萬訂金,然後開始著手辦理貸款手續,結果放貸方郵政銀行查到,他們不能貸款,原因是他的妻子被列入了徵信黑名單。

查詢發現妻子有數次信用卡逾期 被列入徵信黑名單

徵信黑名單?吳先生唸叨了好久這幾個字,他想不到和妻子幹了啥壞事,沒偷沒搶沒騙過人錢財,妻子有張千元的信用卡,偶爾的逾期也被收取了滯納金和利息,不太可能被列入黑名單的,最主要是,他問過妻子,從來沒有銀行的人打來電話,提醒過他們要列入黑名單的事情。

夫妻倆一頭霧水的去查徵信,查詢發現,妻子從2016年至今有多次逾期記錄,都是一二百元的欠款。問妻子,妻子說忘記了還款的,後來都補上了。也都沒多少錢,沒太注意。

吳先生的妻子告訴華商報記者,這張信用卡是2016年在別人的推薦下辦理的,是一張額度為1000元的信用卡,她買一些小東西會刷卡,倒是很方便,因為逾期沒還的,過了幾天想起來就還了,銀行也都收了滯納金和利息,沒想到還有黑名單這麼一說。

與建行溝通20多次歷經30多名客服 幾近崩潰無效果

和建行溝通讓吳先生幾近崩潰。“納入黑名單這麼重要的事情,是不是打電話告知一下呢?”吳先生說,他問了妻子,妻子說從來沒接到過這樣的電話,要不是這次買房貸款遇阻,她都不知道自己進了黑名單。

吳先生開始跟建設銀行溝通,妻子是持卡人,起初妻子溝通,後來妻子委託他跟客服溝通。

電話打了有20多個,前後經歷了30多個客服,每轉接到一個客服跟前,這個事情就要重新說一遍,“有一天上午,我從早上8點開始打電話,一直打到快中午12點,初級客服表示回答不了這個問題,說轉到上海總部,上海那邊答覆說建行陝西分行會答覆,但等半天,最後仍被告知‘無能為力’,就是5年內不能貸款。”

吳先生在反映此事時情緒激動、數次哽咽,他說,雖然現在的房子也是他的,實在是住不開,一大家子都高興的想著又有一套房子,大家還能住得這麼近,沒想到因此而卡殼。

銀行客服:

個人逾期信息是由系統自動上傳的 不會就此單獨再通知

吳先生夫妻倆也反思過,“我們就是對信用卡的使用瞭解的太少。想著錢還了就行了。”

對於吳先生的求助,華商報記者4月10日上午就此致電建設銀行信用卡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他們在還款日的前五天,就會給客戶發送提醒短信,短信上會有還款金額、時間等信息,如果過了還款日未還款,建行還會再次發送提醒短信,提醒還款人儘快還款,並會說明不還可能會影響徵信。因逾期影響到個人徵信而記錄下來的內容,是由系統自動上傳到人民銀行的,不會就逾期要上報人民銀行時再做出單獨提醒。

對於當下如何解決因黑名單而無法貸款買房的問題,該客服建議,如果客戶已經將所有逾期還清,可以到建行打印全部還清的證明,出具給放貸的銀行,看能否協商解決。

有人說,1500元能消除一條不良徵信;也有人給吳先生出主意,建議夫妻倆離婚,由吳先生單獨申請貸款……吳先生思前想後,說這兩條都不靠譜,他不甘心,“好端端的離什麼婚呢,我們只是想買個房子緩解目前的擁擠情況。”而且客服所建議的辦法吳先生也嘗試了,沒用的。

律師說法:

銀行通過系統自動上傳至徵信系統 侵犯了客戶的知情權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我國法律不僅要求實體合法,還要求程序合法。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商業銀行在向徵信機構上報客戶不良信息(黑名單信息)的,應當履行告知程序,如果未履行告知義務,直接通過電腦系統自動操作上傳至徵信黑名單,此舉侵犯了客戶的知情權。

當客戶的知情權受到侵害時,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投訴。受理投訴的機構應當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書面答覆投訴人。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客戶既可以向所在地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投訴,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糾正。

華商報記者 苗巧穎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