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 聽說有機會二訪馬耳他,我實在找不到一個理由拒絕。」

於是,時隔半年,重返地中海之心。

相較於第一次見面的狼狽和匆忙,這次來馬耳他拍攝宣傳片,我有足足一週的停留時間,但依然有好多地方來不及去。事實打臉了我之前以為的“馬耳他是湊成歐洲行的邊角料,玩兩三天足夠了”想法,從古堡到海島、從厚重的歷史到浪漫的情懷,馬耳他給人的從來都只有驚喜。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幾個馬耳他的冷知識

1.馬耳他國土還沒有一個北京大,但卻細分了68個行政區,54個在主島。

2.騎士兵團是唯一一個沒有國土、但可以發行郵票的組織。

3. 瓦萊塔是歐洲唯一一個有圖紙和設計師的城市,也標誌著現代化城市規劃的開始。

4.馬耳他的醫療先進程度舉世聞名,歐洲最大的公立醫院——聖母醫院,就在馬耳他。

這篇主要記一些上次沒來得及去的地方作為補充,想要出行攻略貼士的話可以翻我6月的那篇遊記來參考啦。

馬耳他燭光節 · BirguFest

這次來馬耳他,BirguFest馬耳他燭光節是重頭戲,去年看朋友去發的圖,心裡早就種下了茫茫大草原。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Birgu比爾古城(Vittoriosa),是三姐妹城裡最重要的一個。三姐妹城是騎士兵團從1530年開始只用了35年迅速建成的,包含城堡、醫院、教堂等設施,後來發生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大圍攻戰役,後面才有了瓦萊塔。

進了Birgu發現,有一點還蠻有意思的。當時出於防禦需要,進城的門居然有三個,穿過一道還有一道。下面這個就是進入古城的最後一道門。↓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我們在燭光節開始前一天就先去踩了點。白天的古城沉浸在歡快熱鬧的氣氛中,每家每戶下班後都開始忙著佈置家裡,廣場中間還設了美食攤檔、擺了大舞臺,聽說舞臺上起範兒地彩排、玩著貝斯、敲著鼓的,都是業餘愛好者。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漫步在Birgu的街道里,給人感覺非常安逸、很舒適,比起瓦萊塔,少了分喧鬧和擁擠。蜿蜒的小道、黃色的牆、彩色的窗戶,轉角的教堂和政府辦公廳,還有老奶奶搬張凳子出來坐著曬太陽,黃灰色的調調,一切都像從中世紀的畫裡走出來的模樣。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馬耳他人應該也很愛綠植和花吧。門口窗前擺一兩棵都是很正常的,有的人甚至把自家門前放得只剩下了一扇門。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天來到古城,看到不少當地人已經開始將存了一年的塑料瓶、玻璃瓶通過妙手再造,畫呀塗呀剪呀,做成漂亮的燭臺,讓人不禁充滿期待,當夜幕降臨、燭光亮起,整個古城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儘管看到他們佈置的時候已經覺得燭光節應該會很美很美,但到了燭光節正日夜幕降臨後,感受到現場的氛圍,才真正“WOW”了出來——

“天啊,這會不會有點太浪漫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整個古城被燭光和黃牆染成了明亮的橙黃色。排成一圈圈、一排排的燭光在跳動著,除了入口處還有燈在照著,走進小巷,只剩下燭光搖曳。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燭光節沒有商業贊助或投資,完全是當地人各家各戶自發地佈置起來的,也算是對以前沒有電時的生活的一種致敬,沒想到卻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慕名參觀。

大家走累了,還可以倚著白桌、小酌兩杯。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如果不是當地人告訴我們,我們都無法發現在臺上酣暢淋漓表演的居然是支業餘樂隊。臺上的貝斯手、主唱下了臺也是老師、醫生、保險業務員,還真的是被正職耽誤了的明日之星啊。↓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真正走進夜晚的巷子裡,Birgu相比白天閒適復古的她,更多了一份神秘和浪漫。每家每戶都把燈關掉,密網般交織的巷子裡只剩下牆上、露臺上、階梯邊的燭光,極暗的光線環境讓人能夠好好欣賞這點點燭光,和身邊的人。此情此景真的也太適合定情、求婚和度蜜月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家裡不開燈、不看電視,各家主人們就會來到自己家門前或倚在窗臺邊,笑著接受來自全世界遊客的誇讚和祝福,還有感謝他們造就了一場如此唯美的節日盛宴。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來了才知道,簡單的蠟燭也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往最簡單的透明的瓶子裡裝一個白蠟燭,就能掛天上、貼牆上、放地上,擺出不同的造型。所有想要擺心形蠟燭在宿舍樓下告白的男生,都該來這裡上一堂審美的課。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還捕捉到了此行最滿意的一個瞬間:兒子帶著媽媽(or奶奶)來看燭光節,此刻他們倆正在欣賞手機裡的自拍。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作為天主教國家,馬耳他一年一度的燭光節怎麼能少了教堂裡的活動呢。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馬耳他的天主教堂就沒讓人失望過,在Roundabout的這家教堂(不太記得名字了),富麗堂皇的壁畫裝飾和帶著復古懷舊氣息的木椅,美得讓人移不開眼。宗教、歷史和時光,在這裡發酵得剛剛好。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如果你掐好點踏進來,還能欣賞一曲直達上帝的天籟之音。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專程而來的燭光節沒有失望,超越期待。

姆迪納 · Mdina

除了燭光節,沒想到這次馬耳他還為我準備了另外一個驚喜——姆迪納。從航拍的視角能看到這是一個防禦性的戰略古堡,也是騎士兵團到達、將瓦萊塔定都前的馬耳他首都,有“高貴之城”的美譽。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上次沒來姆迪納,都怪她“權遊取景地”的身份光芒太大。自己沒看過《權力與遊戲》,覺得來這裡也沒有巡禮的代入感,於是姆迪納就被我忽略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來的前一晚做了點功課,想著來都來了,起碼去找一個權遊的名場面打卡吧?沒想到還沒進姆迪納就遇到了。↓劇照貼一張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姆迪納城門現場↓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作為首都,建一個氣勢恢宏的教堂定是不可少的。而據說姆迪納更是被稱作“教堂之城”,城內大大小小的教堂、修道院、小博物館數不勝數。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個建於近1000年前的大教堂是最容易被旅行者發現的了。它呈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左右各掛一個鐘,用以顯示日期和時間。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教堂裡謝絕遊客走進殿內,只能在紅線外安靜地拍拍照。畢竟是宗教場所,給予適當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個教堂的地板太特別了,全是一塊塊的碑鋪成的,想必也藏著非常多的故事。可惜啦,如果有個懂的人能在身邊講一講就更完美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姆迪納地方其實不大,不停下來拍照的話,1個小時就能逛完。但對於方向感一般的同學來說,街道都非常相似,想要不迷路,最好能記住這些街道的名字。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個極具網紅潛質的牆現在還沒什麼人,坐在一大片三角梅下真的好治癒啊。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姆迪納裡還有個The Knight Of Malta劇場,↑右圖這個像世界名畫裡走出來的女孩正在召集最後一波客人進場觀看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不過我最喜歡姆迪納的,還是她那些蜿蜒曲折的小道。一開始這些七彎八拐的羊腸小道是為了防禦而設計的,敵人攻打進來的時候能迅速消失在敵人視線內,比筆直的道路更容易躲藏。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姆迪納裡還有很多小博物館藝術館,也有出品和環境都一流的餐廳。不妨在這裡呆上一天,感受歐洲古城特有的“高貴”氣質。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馬耳他 · 藍

馬耳他的“三藍”,分別是藍洞、藍窗和藍湖。藍湖在科米諾島(這次依然沒去,看來還要來第三次),這次主要說說藍洞和藍窗。

位於戈佐島的藍窗,在2017年3月坍塌了,坍塌前這個世界文明的自然奇蹟長這樣↓(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權遊很幸運,第一季就在這裡取過景了,據說是龍媽的生日現場(第一季在馬耳他取景也太多了吧)。↓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下面是現在的藍窗↓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裡的天依然很藍,海水依然澎湃,風一直在吹,只是藍窗已經不在。正當全世界都爭著表達遺憾的時候,當地人卻表現得非常豁達:這本來就是大自然造就的奇蹟,現在她想帶回去了,就讓她帶走吧。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藍窗的地很特別但並不好走,坑坑窪窪的鈣化硬石中藏著小水池,穿雙好走的鞋,注意腳下。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然後順著藍窗也說一說藍洞。上次雖然已經去過藍洞,但這次仗著好天氣,還是決定去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出海入洞。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敲重點:純看藍洞的話最好中午前到,否則下午的光線就無法讓你看清海面的顏色分層。↑

附一張上次來馬耳他早上在藍洞拍的↓,這還是在陰天的情況下。比下午的大背光好多啦。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進藍洞的船票是到現場即時購買的,無需提前預訂,一人8歐,一般是8人一船,人滿即發。包船64歐(遇上客流少的話興許可以包船)。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上船後穿上救生衣,船長+導遊帶著我們遊了幾個小洞穴,然後到達藍洞。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就是在藍洞裡看藍洞的樣子。裡面的氣溫驟降好幾度,船下的水時而黑得如墨汁,時而藍得發綠、像透明的玻璃一樣,夢幻到不真實。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但進藍洞的船還是要看緣分,下雨或浪大的時候就會關閉,只能站在觀景臺看看。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戈佐島 · Gozo

戈佐島也是第二次來啦。上次來是一日遊,坐著渡輪從主島出發,每小時1-2班,不到30分鐘左右就到戈佐,船票4.65歐,船票別丟,是往返票哦。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次還是先逛了逛維多利亞市,帶了無人機去總算把整個城堡一覽無餘。The Citadel in Victoria還是那麼雄偉,第二次來有種“他鄉遇故知”見老朋友的感覺。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沒有相機的話,帶上你的iPhone11,也能拍出廣角大片。↓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最開心的,還是陣雨天氣裡,在城堡上邂逅了一場帶彩虹的落日。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仔細看,這是一條完整的彩虹呢。在馬耳他,一場雨不會超過幾個小時,而且喜歡邊出太陽邊下雨,看到雙彩虹也不是稀奇的事兒。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第二天我們本來打算去鹽田,但由於去的時間不對,遇上下午放學時間的交通大擁堵,去鹽田的道路封了。我們在當地租的司導看我們一臉失望,把看家寶藏拿了出來,帶我們去了一個當地人都未必知道的秘境:The Cave of Mixta in Ladur。這是一個私人擁有的山中洞穴,擁有者剛好是司導的好朋友,就把我們免門票帶過去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從這個山洞向外看,就能看到戈佐島上唯一一個真正意義的“沙灘”(其他都是石灘)。司導說,之所以現在給了確切定位也未必能找到這兒,是因為他的這個朋友並不想把這裡發展成一個景點,設個點來收門票。他更願意在週末的時候,幾個朋友下班之後組個樂隊在這裡喝喝啤酒、吃吃燒烤,仰望星空度過一個個迷人的夜晚(聽完這個暢想我都要被感動得哭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瓦萊塔 · Valletta


瓦萊塔,不止是馬耳他首都。它於馬耳他的意義,是“如果你只有一天時間,請到瓦萊塔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瓦萊塔是這次唯一一處上次來沒留遺憾、但仍想要再次造訪的地方。順便發現了幾個新機位,從三姐妹城看瓦萊塔,或者從上帝的視角拍。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我站的地方是三姐妹城,從這邊和瓦萊塔合照也很棒。最佳的拍攝時間應該是下午,上午十點對面的瓦萊塔真的是大背光。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快速走過共和大街,鑽進小巷子裡,一定要再重溫的還有盜夢空間般的老薄荷街。同行的小夥伴問我,都第二次了為啥還要來同一個地方?因為是真的喜歡呀。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還有上巴拉卡花園後面的小道,以後也一定會是一個熱門的打卡點。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上巴拉卡花園,讓瓦萊塔變得更像一個貴族少女。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這個花園裡的拱門、雕塑、11支禮炮(中午12點、下午4點各放一次),無一不在彰顯她曾經顯赫的貴族地位。人們來這裡散步、遛狗遛娃,往往就被這裡的花兒啊海風啊吸引,一呆就是小半天。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偶爾看到一對年過花甲的夫妻面對迷人的海景在擁吻,希望我的快門並沒有打擾到他們。這波恩愛秀得讓人舒服。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餐廳 · 酒店

這次訂到了兩家非常滿意的餐廳,都在馬耳他主島上,簡直把環境吃出了另一個境界。

在宮殿的花園裡吃午餐

第一家要隆重推薦的是Palazzo Parisio Luna Restuant,它就位於Palazzo Parisio帕裡西奧宮裡。300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獵場,只有幾個房間是供騎士兵團住的。現在被馬耳他一個名人家族買下,經營成私人宮殿和花園,供遊客參觀和用餐。這個宮殿的選址特別棒,就剛好坐落在大景點Parish Church對面。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雖然門面已經足夠讓人預想到裡面不簡單,但進來依然被這個花園美到了。整齊對稱的佈局,精心修剪的草坪,各色爛漫的花伸出枝條,還有噴泉旁的躺椅,這裡根本就激發了人類所有的享受欲!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如果提前預約,還能在這裡舉行婚禮、操辦家族宴會,精緻的白紗帳縵、典型英式的簡約貴族審美,一切的佈置都真的太精緻而讓人舒服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但如果你覺得這就是這個宮殿餐廳的全部,那真的小看它了。有個花園就能叫宮殿嗎?帶你去看看宮殿本殿!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上了二樓,金碧輝煌的房間一個接一個,舞廳、餐廳、臥室、書房,超真實地展現生活場景,把我驚訝的嘴型安排得服服帖帖!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整個宮殿沒有一處不閃著金色的光,大吊燈加強了貴族的氣氛,超大鏡子讓這個空間更有無窮盡的延伸感。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看完後久久不能安下心來吃東西,龍蝦意麵賣相很贊就是味道有點重(可能廣東人口味關係),我點的沙拉也超好吃。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猜猜下面這個黃色小袋子是什麼?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揭曉謎底!裡面放了半隻檸檬,給你擠在海鮮上調味。薄荷綠的蝴蝶結,這樣甜甜夢幻的儀式感,是個女生都會喜歡吧!

好吧,那我就把自己當半天優雅的公主吧!

在博物館裡吃出煙火氣

這一天的午餐地址很詭異,導航定位居然在一個博物館裡:Muza Museum。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在瓦萊塔走過總理辦公廳,發現週六他的車(車牌上有標誌)還停在外面,誰說歐洲人懶呢?連總理都在加班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走進了這家博物館後,要不是看到這些擺在外面的少部分桌椅,我都不敢相信這是個吃飯的地方!雕塑、名畫、海報到處可見,在地鐵都不敢吃零食的我們,要在馬耳他博物館裡大張旗鼓吃午飯啦!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博物館室內部分的一切用色和佈置都極其簡約,以白色灰色為主,看上去很現代很舒服。估計當天還有一些活動,一大波看似藝術家和時尚弄潮兒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喝咖啡。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正式走進餐廳,又不由得“Wow”了出來。餐廳裡就一個大吊燈,外面鏤空地刻出花瓣和葉子的形狀,偏黃的燈光透出來,牆上就呈現出了非常浪漫的形狀。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餐牌就更有意思了,Officer's Meal,Farmer's Meal,A Dish With Mari……以名畫冠名的菜名讓人想象馳騁到千萬裡以外的草原上,下面一行的菜餚釋義又把人拉回餐桌。真的不得不佩服博物館的腦回路,不僅僅在吃菜,更是在受藝術的薰陶。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好不容易把有趣的菜牌研究了個遍,還是迴歸理性點了個每日例湯+一份牛肉,來好的餐廳吃牛肉不怕往生裡點,這份3分熟的牛肉真的軟到我的心裡去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戈佐島 · 酒店

這次在戈佐島好不容易能呆一晚,一定要選個好一點的酒店。到了戈佐島就是該適應節奏慢下來,好好感受馬耳他的迷人魅力!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我們後來選的是這家上個世紀落成的Kempinski Gozo Hotel,看中它是島上為數不多的奢華酒店集團出品,而且到維多利亞市中心只要步行幾分鐘。戈佐島的這家Kempinski開業於上個世紀,整片建築都使用馬耳他當地黃石建成,透著濃濃的貴族復古氣息;也配齊室內室外好幾個泳池、健身房、Spa水療館、會議廳、行政酒廊等。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表揚這家酒店的所有餐廳,早餐自助和西餐廳的服務都很棒:早餐種類很多,也不會出現要排隊等位子的情況;西餐廳的服務無微不至,耐心給我們推薦的菜也很合胃口。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生牛肉、意大利餃子、牛排,出品都在高水平穩定。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房間空間很大,陽臺也有5平方,功能分區明顯,客房舒服就很適合度假休閒。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最後一個隨房甜品,這形狀是在暗示我發ins表揚你嗎?

行走30多國後,這個地方讓我想家了

最後,回顧這趟重返馬耳他之旅,確實彌補了上次的不少遺憾,也讓我在環遊世界30國以後,居然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期待下一次旅行,在路上探索新的世界,新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