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9月10日,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儘管這一計劃在剛剛過去的週末就已被知曉,但最終僅以一封公開信的方式來宣佈此項重大計劃,還是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畢竟,這是馬雲的一份初心,亦關乎阿里巴巴的前程。

有趣的是,馬雲的這一封信促進了很多教育行業的股票行情,也間接說明了在未來,教育行業或許會是下一個“風口”。

本期創投觀察帶來的項目主要分佈在教育,遊戲,招聘,大數據等領域。

遨博寰宇

機器人產業鏈人才培訓平臺

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機器人行業人才矛盾日益顯現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著名機器人專家畢樹生教授指出:如今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突出的問題,已經不是誰會買,而是誰會用。

大學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與研究器材,而企業卻急需大量的相應人才,很多企業採取了招聘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學生來緩解燃眉之急,但,因為缺乏相應技能,人才培養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遨博寰宇的創始人王立發曾與某國資委企業合作運營IT培訓,敏銳的察覺到了市場的廣大需求,所以才創辦了遨博寰宇這一以機器人教育為主的教學平臺。

遨博寰宇作為專注於機器人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教育教學平臺。為校園提供相應培訓課程,為企業推介相關專業人才。目前,在武漢地區,遨博寰宇已與13家院校達成長期合作計劃。並實現了企業盈利,單月流水均值達到了30W+。

本輪計劃融資200萬,出讓10%股份。主要用於團隊建設,教學設備採購,研發課程產品等。

路演觀察:機器人市場的剛需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模塊化”的“機器人教育”,名字雖然一樣,但實質則像是積木遊戲,對於工業化的應用極少,更別提對於編程邏輯、思維、語言種種能力的培養了。遨博寰宇這一招以工業機器人切入市場,確實高明。

但同樣的痛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上,國內潛在市場的確巨大,但工業機器人的鋪設速度卻一直不見提高,除了國家正在向互聯網企業側重之外,工業機器人高昂的成本也讓很多輕工業企業望而卻步。若想發生全行業的變動,還是要等待到科技的進步促成機器人價格打破谷底,帶動全行業的升級換代才有希望實現。然而這個時間要等待多久,誰都不知道。


歡騰電競學院

電競行業全產業鏈人才培訓教育教學平臺

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自從國民老公“王校長”將產業重心從直播轉向電競產業之後,國內的電競熱潮就愈演愈烈。各路電競戰隊層出不窮,前幾日,國內知名戰隊RNG獲得了LPL春季比賽的冠軍,更是掀起了國內的一股電競風潮。

但與之而來的,國內電競圈的漏洞也是暴露而出:電競雖然熱門,但整個電競產業鏈中,缺乏了太多環節以及相應人才,還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歡騰電競學院的創始人陳陽在網絡遊戲和電競教育產業鑽研數年,對行業本身的漏洞有著深刻的認知,開創了歡騰電競學院這一項目。

作為一款培養電競行業全產業鏈人才的培訓教育教學平臺。隨著中國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電競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相對應的就業市場有著廣闊空間。歡騰電競學院的目的就在於培養電競教育的標準化、職業化、技能化人才,鑄就未來電競良性發展的基石。

歡騰電競學院是為全國各類院校和電競愛好者提供電競教育培訓和考試認證並打通就業通道的資源服務商:

•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會員單位

• 電競教育培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 中國電子競技行業標準教育培訓模塊起草單位

• “全國電競教育培訓平臺”指定運營方

• 雙創項目“電競職業培訓學院”全國推廣運營方

本輪計劃融資300萬,出讓10%股權,用於後期教學項目開發,營銷推廣及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電競行業已經成為了近幾年國內的“明星產業”,十億量級的“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已經成為了現象級的遊戲產業。但基於此的電競產業,卻逐漸變了味道,從最開始的電競戰隊,逐漸向網紅經濟發展,這其中的是非功過,暫不予評論。但明顯的是,此舉愈發促進了整個電競行業的蓬勃發展。

歡騰電競學院雖然是以電競圈痛點為基礎深入的教學平臺。但鋪設範圍如此之廣,開設課程如此之多,能否全面涉及而不疏漏,其實是個難題。而且在網紅經濟的衝擊下,能否維持電競行業的基調,也是歡騰學院要經受的最大考驗。


集傑號

大數據分析的智能招聘平臺

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國內的獵頭服務,一向被HR們所詬病不已,收費貴,質量低,效率差。但卻不用不行:國內的招聘求職平臺很多都沒有合格的篩選機制,導致了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都採用了人工篩選,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與職場新人,獵頭不接受,求職坑太多,極度缺乏一個適合他們的求職平臺。

集傑號創始人左洪亮察覺到了市場,開發出了這一款依靠大數據分析的智能招聘平臺,專注為大學生、職場新人提供崗位匹配服務。通過測評大數據,實現了求職者與企業之間無法精準對接的問題,杜絕了“盲投”“海選”等現象的發生。

據瞭解,集傑號已於2017年9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C端微信公眾號用戶達到了6w+,與100+高校達成了合作;B端與天津自貿人才區域網,廣東省展翅網等機構進行合作,提供相應的評測及匹配服務。

本輪計劃融資300萬,出讓10%股權,用於系統開發,市場推廣及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對大學生招聘的市場痛點,各大巨頭們很早就開始佈局了,但效果一直沒有較好的提升。Boss的私聊系統,獵聘的視頻面試......而在這種群狼環伺的境地下想要爭奪這片市場,難度不言而喻。而大數據分析,若無足夠的前期數據積累,是很難達到理想目標的。而如何拓展市場,佔領用戶群體,是未來集傑號要打的第一場硬仗。


行目數據

出行影像數據採集平臺

玩,也能創業?看看這些年輕人都做了什麼!


大數據分析的利潤市場,大家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而行目數據,就是一款基於大數據採集分析的出行影像數據平臺。

通過自主研發的硬件設施(ETC),推廣到經常出行的車輛上,收集車輛的各種行駛數據,為無人車駕駛的數據庫採集相應信息。並出售給無人車製作廠商。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傾斜,研究無人車駕駛算法的廠商越來越多,但大部分的廠商是無法解決行車數據採集的,而無人車駕駛算法,若無大量的真實數據,是很難做到降低危險率的。而行目數據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目前,行目數據已經在臺北,廣州,北京,上海設立了分公司,集體推進項目的進展。ETC的發行已展開了6個省份,並在逐步的增量中。

本輪計劃融資100萬(美金),出讓10%股權,用於產品鋪設,產品優化及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行目數據的這種模式讓小編感受到了一種大數據+共享經濟的感覺。而實際上,行目數據的最大困難也正在於此,前期的鋪設若達不到一定量級,是很難實現盈利的。而若想大批量鋪設,則高昂的成本很容易拖垮項目。當然,無人車駕駛是歷史的必然。行目能否在這之中找到自身平衡,並完成蛻變,還是要看未來行目的數據才能判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