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於創新,不忘初心│路演達人一週創投觀察NO.9

專於創新,不忘初心│路演達人一週創投觀察NO.9

本期創投觀察帶來的項目主要分佈在教育,電商,廣告,寵物服務等領域。

OWLCODE

少兒編程教學平臺

專於創新,不忘初心│路演達人一週創投觀察NO.9

編程,在K12教育領域中,一直是教學難度最大的幾項學科之一。作為極考驗學生邏輯能力與計算能力的課程,編程不僅晦澀難懂,相比其他課程更顯得枯燥無味。

OWLCODE作為專注於K12編程教育的教學平臺,創始人佟馨針對此類市場痛點做出了內容向的優化與改革,並研發了相應的線上教育平臺。

相比較其他同類教育教學平臺,OWLCODE主要是為教育機構提供相應的系統化課程,不僅免除了面對C端用戶時的各項成本,更是大大節省了教育機構對應的師資成本。

OWLCODE的創始團隊擁有著海外背景關係和5年多的海外經營管理經驗,截至視頻錄製,OWLCODE線上已超過1000用戶,加拿大線下更是有50萬加幣的年營收。

本輪計劃融資300萬,出讓10%股份。主要用於線上開發,課程完善,市場營銷等。

路演觀察:K12編程教育在國內早就不是什麼新奇物種了,但之所以未能完全發力,除卻中國本身的中高考教育體系外,更多的則在於中國市場底層程序員的泛濫。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職業規劃中,編程並不是最優的項目。再加上編程這門學科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嚴苛要求。導致了很多孩子善於玩編程遊戲,卻對編程邏輯一竅不通。孩子們的大腦能否容納編程這種邏輯性思維,是很難說的。

如果要佔領市場,OWLCODE在國外的成功經驗是不能直接複製到國內的,針對國內教育現狀做出相應的改革,或許是OWLCODE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親寵

移動式寵物服務平臺

寵物市場,一直是資本圈關注的一大熱點。有報道指出,中國的寵物數量在2018年已突破了1.5億,其中,貓狗的數量更是達到了8746萬隻。

親寵創始人高蕾察覺到了這一市場機會。研發出了獨家的寵物車。該車集合了寵物洗護,寵物教育等諸多寵物服務功能於一身。提供了相比其他寵物服務平臺更低廉的價格與更優質的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移動式的寵物服務車,親寵極大提高了用戶的便捷度與平臺的服務範圍。

實際上,樂寵的目標遠不止於此。他們致力於通過這一款移動式寵物服務車,打造輻射全國的寵物服務生態平臺。整合現有的市場資源並進行擴大。進行全產業鏈佈局,打造親寵生態體系。

本輪計劃融資500~1000萬,出讓20%股權,用於車輛投入,IT系統,運營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寵物服務領域在國內近幾年一直是利好的狀態,伴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寵物的地位也是扶搖直上。針對此類現狀,近幾年全國冒出了不少的寵物醫院與寵物護理店。但高昂的人力成本與場地成本使得行業價格居高不下,樂寵的運營模式很巧妙的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但與之伴隨而來的,則是人員專業度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寵物護理店都會同時兼併寵物醫院的功能。而移動式的寵物護理車如果也搭載相同的功能,那麼醫療服務後期的持續跟進,是樂寵要面臨的很大問題。

樂市場

樂器全領域電商平臺

專於創新,不忘初心│路演達人一週創投觀察NO.9

樂器市場,一直是國內很難監管的市場之一。諸多因素導致了這個市場魚龍混雜,很多學樂器的人在挑選樂器的時候或多或少都被“坑”過,而這,也成為了國內樂器市場的一大痛點。

樂市場創始人孫俊彥認為,近20年內中國樂器交易模式陳舊與落後的主要是因為缺少龍頭企業的帶領。特殊行業脫離了價格監管,不僅不規範,還經常發生偽劣品投訴。

樂市場的創始團隊大部分都是紮根行業多年的樂器從業者,擁有著大量海內外的行業資源。也正因如此,樂市場有著相比其他電商平臺更專業的屬性與更實惠的價格。

相比較淘寶,鹹魚,京東等大型電商,樂市場只專注於樂器方向,其交易模式包含了二手轉賣,店鋪直售,網站競拍等。在無任何推廣的情況下,樂市場上線僅7個月就完成了1300多單交易,平臺流水達到了110萬元左右。

本輪計劃融資300萬,出讓10%股權,用於推廣運營及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對於樂市場關注的市場痛點,小編十分贊同。上文所說的被“坑”的樂器學習者就包含了小編自己。國內市場似乎將樂器放置在了“藝術品”分類中,市場監管極為模糊,各種樂器商行不僅價格居高不下,更是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混跡其中,不交幾次“學費”,很難明白其中的脈絡。

然而,僅靠樂器行業的積累在電商這個領域中衝破枷鎖,是件很難的事情。大眾的認可度,品牌的影響力,缺一不可。

為此,小編特意瀏覽了樂市場的網頁。令小編訝異的是,網站內九成的商品都是吉他,價位也是高低不同,不過很多商品要比市面上的價格實惠了很多。由此看來,填充平臺商品,也是樂市場接下來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

自控傳媒

人人自媒體共享LED顯示屏

專於創新,不忘初心│路演達人一週創投觀察NO.9

共享經濟的浪潮已經過去,屹立到現在的基本都成為了“獨角獸”企業。而自控傳媒,就是一款基於共享經濟理念下的共享可穿戴LED屏。

用戶繳納押金後即可使用屏幕,通過手機就可更改屏幕的顯示內容,支持文字,圖片,視頻多方位的內容展示。

自控傳媒創始人喬經緯表示,很多的傳統企業現在都遇到了用戶引流,自我宣傳方向的難題,而共享可穿戴LED屏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員工通過穿上這款LED屏,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進行品牌的露出展示。

自控媒體已於今年6月正式上線,截至視頻拍攝,全國已鋪設了4000多塊LED屏幕。全國直營店共7家,代理商100多家。並於近期進駐了北京市場,與餓了麼,美團,國美等大型企業合作,令很多外賣員,市場銷售人員攜帶了這款可穿戴LED顯示屏。

本輪計劃融資300萬,出讓10%股權,用於產品鋪設,搶佔市場及其他相關費用等。

路演觀察:

共享經濟在去年成為了資本圈前所未有的大風口,但結果是大家顯而易見的。之所以如此下場,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類共享經濟體對於資本的倚重太多了。作為一個重資本產業,在量級未達到之前,是很難盈利的。

但也正是這道天塹,反而成為此類項目的試金石。只有熬過前期的寒冬,才能在後期獨佔鰲頭。尤其是線下廣告行業,鋪設量級是絕對的權重。想要做移動的“分眾傳媒”,自控傳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