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大家好,我是錢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經常提供建築業企業資質的相關信息,讓您瞭解市場最新變化,跟上市場腳步!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建設,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而今年3月,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在一次再平常不過的新聞播報中,“官宣”了“新基建”所涉及的七大領域: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並向全國正式提出:將盡一切可能加快這幾個領域的建設進度 。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次“官宣”基本奠定了下一個十年中國的發展路線。


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七大領域

一、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區別

傳統基建指的就是鐵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俗稱“鐵公基”。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重創,為避免我國出現大量失業人口,政府緊急推出“4萬億”計劃刺激經濟,當時重點投資的領域就是“鐵公基”。

“新基建”被專家們普遍認為是基建的領域、地區及內涵等與傳統基建不同。

而新的領域指要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特高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智慧基建


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新基建與舊基建的區別

二、“新基建”到底有什麼用?

新冠爆發以來的最近2個月,中國高層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新基建被頻繁提起。

新基建發揮作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這次的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全國網課、遠程辦公、生鮮電商、雲監控、疫情地圖、健康碼、智能物流、AI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熱成像測溫等等,都用肉眼可見的成效推動著疫情控制和社會秩序的恢復。

而這些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實現並全國推廣,都離不開中國強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也是因此,這場疫情成為了推動發展新基建的引子。


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官宣”後不到一週的時間,25個省區市響應,2.2萬個項目啟動,政府未來在新基建上的總投資額達到了49.6萬億元,相當於2019年全國GDP的一半。

這些數字,是未來10到20年,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最大的機會與紅利,抓住這些機遇,就成功了一半!


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各地2020重大項目投資清單一覽表


三、“新基建”浪潮來臨,未來的機遇在哪裡?

新基建發展的重點是通過信息與互聯網技術和高端設備技術,讓所有行業完成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變,這種轉變將不再專注於某個特定的領域,而是服務於全局,讓各行各業都用比以往更高效的方式運轉。

而說到新基建未來的發展機遇,大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探析:

1.C端,主要是指個人消費方面。比如智慧家庭、智慧穿戴、智慧醫療、智慧出行等等;

2.B端,主要是指產業驅動型,相關企業去推動的行業,比如智能工業、智能物流、車聯網、智慧農業等等;

3.G端。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驅動或城市建設相關的產業,比如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停車、智慧消防、智慧農貿市場等等。

對我們來說可能關注更多的是C端和B端,但是隨著政策的出臺,大量資金的投入,其實政府的推動作用是不容小覷的。

可以肯定的是,新基建的應用與發展會從B端與G端首先展開,之後逐漸輻射到C端。

眾所周知,北京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抓住了互聯網發展機遇,成為互聯網行業首屈一指的“獨角獸”,而“新基建”的發展為相關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誰會成為下一個“獨角獸”,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基建|新基建“浪潮”襲來,七大領域新機遇一定要抓住!


我是錢老師,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說的不錯,可以點贊、評論或轉發。有關於資質轉讓或其他相關問題可以私信我,有問必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建築業最新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