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時那些事,吃蛇肉打牙祭

70年代,是計劃經濟,凡是購買物品均離不開票證。由此就產生了布票,糧票,油票,肉票,糖票,酒票等數十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票證。除逢年過節,栽秧搭谷每人可領取半斤肉票外,平常基本上聞不到肉香味。這天我們正在生產隊打穀場上打豆葉,突然一條菜花蛇從豆葉裡竄了出來、嚇得大家直叫喚。這時幾個膽大的小夥子手持翻豆葉的木杈追了幾圈後終於將其打死,看上去起碼有斤把多重。中午休息時,他們將蛇懸掛在樹上後用小刀將蛇皮剮了下來,據說陰乾後可拿到供銷社去賣錢。因此他們只要皮,將肉送給了我們,並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我們在屋外煮,不得在屋裡頭煮,否則遇到蜈蚣後會毒死人的。收工後,我們將蛇肉拿回去先用盆蓋好後放在院壩,用三個石頭壘成品字形,將鐵鍋架在上面,放上幾滴菜油,然後將洗淨切好的蛇肉倒進鍋中,蓋上鍋蓋開始烹煮。說來奇怪,只見放進鍋裡切成一節一節的蛇肉,全部都是豎著立在裡面,競沒看見有一節是橫在鍋裡的。燒著大火煮了近1個鐘頭後,我們迫不及待的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就這樣蹲在臨時灶臺邊,開始細細地品嚐著鮮美的蛇肉,美美地打了一頓牙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