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吐蕃,崛起于山脈連綿的青藏高原,吐蕃王朝的王族稱為“悉博野”,最早生活在雅礱河谷,唐代又譯為“寶髻”。其部落名為“蕃地六犛牛部”,簡稱為“蕃部”或“雅礱部落。”悉博野統一青藏高原各部後,蕃也成為它統治地區的總稱和民族的稱呼,唐代漢文譯為“蕃”或“吐蕃”。

在經歷了“天赤七王”與“上丁二王”等數位贊普勵精圖治之後,吐蕃的一代英主松贊干布降臨了。他作為吐蕃王朝的第33代贊普,沖齡嗣位,在順利平定了象雄、工布、蘇毗、尼洋波等一系列公開叛亂之後,松贊干布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東側的大唐。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吐蕃疆域(圖片來源史圖館)

繼松贊干布去世後,其年幼的孫子芒松芒贊即位。由於芒松芒贊年幼,由噶爾家族輔佐,主要成員就是曾經幫助松贊干布求娶文成公主的祿東贊。公元656年,祿東贊向東部用兵,農曆12月,他親自率軍12萬人,進攻與吐谷渾關係極密切的白蘭殘部,苦戰三日,殺死白蘭千餘人,徹底擊潰白蘭部,白蘭從此失去獨立,成為吐蕃的藩屬。此舉也成為吐蕃後來攻佔吐谷渾的前奏。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唐蕃形勢(圖片來源史圖館)

之後,吐蕃繼續對吐谷渾用兵,吐谷渾的領地不斷遭到侵蝕,無奈之下,吐谷渾只得向宗主國大唐求援,但是此時的大唐由於正在全力對高句麗用兵,對於吐蕃的不斷坐大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採取消極觀望的態度,任由吐蕃不斷的進攻,直至吐谷渾被吐蕃滅國,其王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領數千帳逃到當時唐朝的轄地涼州,請求唐朝的庇護,吐谷渾故地全部併入吐蕃的版圖。

隨著吐谷渾的滅國,吐蕃的勢力範圍得到極大的擴張,青藏高原大部處於吐蕃王朝的統治下,特別是得到水草豐美的青海地區,極大增強了吐蕃的軍事實力。在攻滅吐谷渾之後,吐蕃的擴張野心仍不滿足,攝於大唐的威望,吐蕃不敢直接進攻河西、隴右地區,而是採取繞道西域的策略,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中亞地區,特別是公元670年,經過幾年的準備後,吐蕃在西域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攻佔了唐在西域所設的十八個羈縻州縣,在於闐的配合下,吐蕃攻佔龜茲拔換城,安西都護府西域四鎮、疏勒、于闐盡歸吐蕃所有,唐朝不得不一度罷棄安西四鎮,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在西域,唐與吐蕃的直接衝突,終於驚醒了大唐王朝的決策層,現在吐蕃再也不是以前的吐蕃,他已經在開始威脅帝國的安全了,於是,對吐蕃進行軍事打擊便提上了議程。高宗李治認為,要抗拒吐蕃對唐朝領土的不斷蠶食,就必須復奪吐谷渾,扶持流亡的吐谷渾王歸國建立一個親唐政權,以之作為大唐與吐蕃的戰略緩衝,並切斷吐蕃與河西走廊之間的聯繫。於是,大非川戰役的幕布便拉開了。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公元670年農曆4月,唐高宗設立“邏娑道”,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以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總管,以“護吐谷渾還國為名”,率約5萬(一說10萬,本文以正史為準)唐軍直擊吐蕃。而吐蕃則派出屬於他們的戰神——吐蕃第一名將噶爾·欽陵,欽陵是吐蕃大相尊業多布之子,祿東贊之孫。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戰役之初,唐軍在名將薛仁貴的率領下,勇猛直進,大膽深入。公元670年5月(公曆),薛仁貴部率軍進入青海大非川。大非川何地?實際上,大非川一帶一直是吐谷渾政權的中心所在,也是吐谷渾復國都城的首選地。從唐王朝的利益來看,也是唐高宗李治給諾曷苯欽定的都城的唯一的選擇地。

薛仁貴深知吐蕃軍兵多將廣,且以逸待勞,唐軍須速戰速決,方能取勝。薛仁貴在大非川的吐蕃軍俘虜的口中得知烏海城(今豆錯湖)屯有吐蕃大軍,當即命令兵分兩路,一方面由自己親率精銳主力進攻烏海城,佔據要衝,斷絕吐蕃北上增援道路。另一方面命郭待封率其餘輜重部隊留守大非川,保障全軍的糧草輜重,並在臨行前令郭待封於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使之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隨後,薛仁貴即率主力,輕裝奔襲。兩軍於河口(今青海瑪多)遭遇。吐蕃軍猝不及防,大敗,傷亡甚眾,損失牛羊萬餘頭。薛仁貴乘勝進佔烏海城,以待後援。至此,唐軍已經按照戰前計劃完成了初步計劃,阻斷了吐蕃本部增援青海地區的道路。但是在此時,烏海唐軍的後方卻出現了紕漏,原本應該駐守大非川,保護全軍糧草的郭待封自恃名將之後,不服薛仁貴節制,擅自率軍攜帶糧草跟進,又未能及時跟主力匯合,造成孤軍之勢,吐蕃主帥欽陵當即抓住戰機,調集吐蕃軍主力20餘萬全力進攻郭待封,由於薛仁貴此時在烏海正面李南部敵人的增援威脅,不能分兵救援,最後郭待封力不能支,敗走趨山,糧草盡失,唐軍情勢急轉直下,烏海城的唐軍此時面臨著彈盡糧絕的境地,無奈,薛仁貴只得率軍急退至大非川堅守,避免被南北兩路吐蕃軍合圍在烏海城。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退回大非川的唐軍藉著先前設立的柵欄和剩餘的一些剩餘糧食,唐軍與吐蕃軍隊形成了對峙的局面。這時候估計已經到了六月中旬,綠草幽幽,野花盛開,正是草原上一年最好的季節。雖然唐軍經歷了一些損失,但是軍隊精銳尚在,就軍隊實力而言仍在吐蕃軍之上。但是,在對峙的期間,吐蕃的各路援軍陸續趕到,吐蕃居然集齊40萬(存疑,引用正史數據)大軍,將大非川上的唐軍團團圍困,並時時在營前挑戰,逼唐軍決戰。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唐軍在薛仁貴的率領下,多次與吐蕃軍激戰,然多敗績,損失慘重。這種戰略相持已到九月,青藏高原短短的秋季即將過去,面臨的將是嚴寒的到來,薛仁貴主動與欽陵談判,最後約合而還(與欽陵約和而還”《通鑑》卷201)。至此,對唐蕃關係,特別是唐與周邊民族關係的大非川之戰落下帷幕。(《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六:“仁貴退軍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萬來戰,王師大敗。仁貴與吐蕃將論欽陵約和,乃得還。”)

跌落神壇——唐蕃大非川之戰

大非川之戰後的唐蕃形勢(圖片來源史圖館)

這次戰役對於初唐來說,是一次影響巨大的戰役,也可以是一場一項巨大的敗仗。此戰是唐朝對外戰爭中第一次遭遇的巨大的敗仗,吐蕃憑此一戰一躍成為可以與大唐分庭抗禮的西部大國,吐谷渾已成為了吐蕃的別部,唐朝被迫撤銷四鎮建制,安西都護府遷至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魯番)。

特別是此戰之後,唐軍對外征戰的不敗神話破滅,造成帝國北疆的部分遊牧民族開始蠢蠢欲動,意圖復國。吐谷渾的丟失也造成帝國西部的河西、隴右地區直接承受吐蕃的侵略,唐朝又不得不部署更多軍隊在西北邊疆,為中唐時期“外重內輕”的局面奠定了基礎,為安史之亂埋下了隱患。

此戰,唐軍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吐蕃的軍事實力增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唐軍進入高原,水土不服,高原反應嚴重,行軍道路艱險也是重要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便是唐軍乃至帝國決策層的整體輕敵。在吐谷渾被攻滅七年之後才幫助復國,戰前也未對吐谷渾故地進行調查,以至於後期圍困唐軍的吐蕃軍中有3分之2是原吐谷渾部落,原吐谷渾人已經不再懷戀故國,而且,大非川乃原吐谷渾國的重地,吐蕃居然未在此屯重兵駐守,這些都未能引起唐軍高級將領的疑心,當然,唐軍高級將領不和更是放大了這種輕敵思想,郭待封輕敵冒進,損失大部糧草,最終釀成大非川之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