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背起包,走上人民路,从勉县过来的中巴车售票员还在对我喊着:在前边的大街右转,上天桥,西北角就是汉中汽车站。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汉中汽车站夜景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夜晚的虎桥路

著名作家贾平凹是陕南人,他的文章我是极喜欢的。八十年代初那阵子,我常常读他的《商州三录》等一大批散文,为他飘逸空灵的文采所折服,由此,也喜欢他的字,以及他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处世之道。在古汉台外大街上一家店面见到他题的店招,竖排的“天汉书社”四字,旁边是落款“平凹题”小字,挫朴中见风神,随心中显浑厚,不拘小处,却重神韵,如太极风,如汉石雕,让店面大为生色,也切合古汉台的意境。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贾平凹的字,看着心里很受用

古汉台在东大街,是当年刘邦在汉中当汉王时的王府,由此而得名。宋时有诗这样说: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这个当年的土台和建筑,现在成了汉中的博物馆。博物馆免费,进馆只要出示相关身份证件,领取门票即可。有意思的是,凭这张门票可以在留坝的张良庙享受优惠,我非常赞赏旅游部门的这种做法。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进门就是一个高台,上去倒也绿树浓荫,清凉得很。博物馆中最主要是两个陈列室,即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和褒斜古栈道陈列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十三品是书法摩崖石刻,其中的《石门颂》和略阳金牛道上的《陠阁颂》、甘肃成县陈仓道上的《西狭颂》并称东汉隶书摩崖三大石刻。我在这些国宝前踯躅,透过玻璃罩的阻隔,偷偷地拍下了曹操的“衮雪”二字,我担心我这样的鲁莽是否会影响国宝,但工作人员并未上来劝阻。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很惊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身份。他们穿着统一的警察制服,佩戴着臂章,肩章也有短短的横杠,也有星,我开始以为是警察,很为汉中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而惊叹。但感觉又不像,年纪太大,尤其是女的都五十多岁了,细看,臂章上写的竟是“保安”。为保护文物,想出这样的办法起到震慑作用,我很赞叹。

几年来旅游,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在本子上盖一个邮戳,留作纪念。在东大街的邮政网点,一个女职员却坚决拒绝我的请求,她板着脸说:上面有规定,不能在空白纸上盖。我指着写满字的日记本,翻着一页页在其他地方的盖章,说:他们也都盖了,没事的!看着她不听我的解释,低下头去干别的事,我很气愤,想找他们领导理论,但又一想,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让这种小事坏了心情。

古台东边的小街上开满了旅游纪念品商店,从文房四宝到古玩字画,林林总总。店面都不大,大多一个门面,但很深,最靠里的往往放了一张桌子,无所事事的老板们慵懒地倦在那里捧着瓷壶喝茶,有的一个人在玩扑克。一个男人扎着一束马尾辫,弯腰在作画,摊开的画纸似乎不小。在邮政网点吃了闭门羹的我,一时却不敢随便进去。

拜将坛在古汉台的西南边不远,走去也不过半小时。那一段老街区马路不宽,低矮的街面房看起来已有些年头了,门口坐着打瞌睡的老婆婆。有五个老人围着矮桌打扑克,边上坐着两个摇着蒲扇看,不时地说着什么。树冠很大,疏密有致地连搭着,遮出一路绿荫。

传说,韩信被萧何追回后,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这个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坛场”遗址现在被修葺一新,大门口两边仿古哨楼像强壮的卫兵傲视着来往的路人。说实话,被免费的古汉台吊足了胃口的我,还没有在这里掏钱的思想准备,当告知需买20元的门票、而且没有老年人优惠后,我先是不解,再就是气恼,向门里张望了一下,拍了几张照,走人。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新修的拜将坛,最好能放下你傲岸的身姿

来时,我在人民路坐21路到古汉台,回去是坐的5路到板金厂下,向北穿过一条小吃街,出来就是宾馆和车站所在的虎桥路,交通应该说是很方便的。

晚饭后再度出去,与车站相对的东南角那里有个很大的中心广场。眼下中国的城市无论大小,上位者好建广场,既亮了城市名片,更为政绩添彩,2012年我在内蒙古根河一个很小的满归镇看到的,它的广场就不比勉县的小。汉中的中心广场现在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三队健身舞民族舞的数百人占领中心位置,轰响的乐曲下,舞者的脸上汗津津的发亮,但仍努力着,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优美到位。一个角落边有二三十人在拉二胡,清一色五六十岁,有男有女。一个显然是领头的老汉在指点着,讲解一些注意点,一会举起手,于是,悠扬的《浏阳河》的旋律迭次响起。许多人像我一样围着看,或站或坐。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慢悠悠地走,父亲拿着孩子的玩具,母亲手里是一瓶水。穿插在人群中的是大孩子,他们或她们蹬着滑板车,像条滑腻的泥鳅,倏尔贴着你的身边溜过,惊出你一身的汗。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汉中中心广场的夜晚,有火树,少了银花

西安市旅游局正在广场举行旅游推介活动,几十张长桌围成一个方形,靠桌搁着一块块介绍各种景点的宣传版面,桌上堆着山一样五颜六色的单片,一会我的手里就被塞了一大捧。临场的一个简易舞台在与观众互动,一群人像被主持人拎起的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高举双手,争先恐后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的可以得到一张景点优惠门票。可惜没有张良庙的优惠票,但我第一次听说“倾国倾城”、“烽火戏诸侯”、“一笑千金”等成语和一个叫褒姒的美女有关,她的家就在汉中北面的褒河边上,知道了“姒”的正确读音念Si。

或许是被这些热闹所吸引,我忘了汉江,这条汉中的母亲河可是就在南面不远,它的沿江的风光一定错不了。

回到酒店看到两条新闻,一是中石油大连甘井子厂发生油罐爆炸,多人死伤;二是台湾南投下午1:43发生里氏6.7级地震。屏幕上晃动的地面、熊熊的大火让我一夜睡不安稳,祈愿灾害中的人们少一点苦难。

128元一晚的樱花酒店送免费早餐。那个简陋的餐厅门口挂着一块粉板,上面写有汉中大地上的“中国第一”,还有汉中特色小吃,有一些真的还是第一次知道,比如:全国现存最早的交通规则碑——略阳《仪制令》,亚洲最大的白皮松树地——西乡午子山。内容是5月4日更新的,已经出到第4期了。我在果腹之前首先尝到的是一顿丰美的知识大餐,在心里为这顿早餐打了高分。


沿着蜀道走川陕之汉中

小小粉板上的知识大餐,很让人长见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