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合理膳食,築牢健康基石

為了促進長期居家人群、醫務人員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有效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勝利,中國疾控中心流調隊江夏區工作組於2020年3月16日——23日期間,走訪武漢市多個社區、福利院、集體場所和供餐公司,開展針對老年人、中小學生、醫務人員的膳食營養狀況及生活方式調查,全面瞭解這些特殊人群在武漢社區封閉期間的飲食和生活狀況,在此基礎上分析並提出以下食物供應與營養健康指導建議:


指導合理膳食,築牢健康基石

指導合理膳食,築牢健康基石

指導合理膳食,築牢健康基石

指導合理膳食,築牢健康基石

針對長期居家老人、中小學生

  1. 豐富食物來源

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積極疏通、拓展食物供應渠道,豐富食物來源。在目前米/面、蛋類和肉類食物供給得到較好保障的基礎上,努力增加粗雜糧、薯類、鮮活水產品、新鮮蔬菜、水果和大豆類食物的供應。

  1. 堅持食物多樣,均衡膳食的原則

力爭每天食用的食物種類在12種以上,每週在25種以上。多吃新鮮蔬果,且深色蔬菜佔到一半以上。在現有適量食用蛋類、禽肉和瘦畜肉類食物的基礎上,增加水產品的攝入,做到每週至少食用3次水產品。增加食用奶和大豆類食物;適量吃堅果。

  1. 清淡飲食

多采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 少吃、不吃煙燻、醃製、油炸類食品。少鹽控油,每人每天烹調用油不超過30克,食鹽不超過6克。

  1. 主動足量飲水

保證每天7-8杯水(1500-1700毫升)。 鼓勵中小學生多喝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1.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爭取做到每週稱一次體重,並儘可能利用家中條件進行身體活動;鼓勵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進行陽光下的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久坐,控制看電視、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定時(每小時)起身活動。

  1. 作息規律

特別要求中小學生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1. 提倡分餐,智慧選擇

提倡分餐制,多使用公筷、公勺。學會閱讀食品標籤,選擇安全、營養的食品。

  1. 注重情感溝通

注重家庭成員情感溝通,加強與老年人、中小學生的交流。

  1. 營養改善納入基層工作

將營養改善納入基層衛生機構健康管理中,定期開展規範培訓,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的營養健康服務能力。

針對醫務人員

1. 堅持食物多樣,均衡膳食的原則,儘可能多地選擇當地不同種類新鮮和衛生的食物。

2. 維持適宜體重,合理調整進食量,避免體重出現明顯增加或降低。

3. 保證米/面主食供應量,滿足能量需求。增加雜糧雜豆和薯類,注意增加主食品種和適口性。

4. 豐富蔬菜水果品種,提供適量堅果。新鮮蔬菜每天不少於300克,深色蔬菜佔一半以上;每餐綠葉蔬菜、根莖類以及菌類蔬菜不少於2種。每天水果不少於2種,總量至少200克。提供核桃、花生等堅果約20克/天。

5. 確保優質蛋白質供給,每日提供1個雞蛋、100-150克水產、禽肉或瘦畜肉、300毫升奶或相當量的其它奶製品和約30克大豆製品。

6. 減鹽控油,食物製備時,在維持食物色、香、味等情況下,儘量減少食用油、食鹽和高鈉調味品的用量。

7. 主動規律飲水,保證攝入充足水分,日常飲食中可提供米粥、綠豆湯。

8. 充分考慮就餐人員飲食習慣,食材以當地和應季為主,在配餐中徵求醫務人員意見和要求,做到合理搭配,營養豐富。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武漢工作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