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时间是1962年,枣红一角、背绿一角券(包括背绿水印)就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最少的纸币,所以收藏价值最高。

发行时间

是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共有7种面额、9种版别、24个品种(大全套,无纸分币),在24个品种中,尤以一角券中的"栆红"、"背绿一角"较为特殊,最为珍贵。

图案特征

"栆红"一角正背面均印有"1960"年号,空心五角星水印,票幅比1962年版1角劵大,是的首发劵,正背面双凹印刷,触摸正背的花纹,行名等有极强烈的凸凹感。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图枣红色, 背面图案为菊花和国徽图案枣红色票面主体为枣红色,故称为"枣红券"。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历史特点:"因发行之初,发现券面图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进,这在当时"路线"之争甚嚣尘上的年代,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发现"枣红"不协调后,即按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题重新设计,将画面中人物比例扩大,且从过去的侧视改为正视。"枣红一角"没怎么流通便只收不付,逐渐退出了流通,骤减。

"背绿一角"年号为1962年,票正面单凹印刷,触摸字体、花纹、行名等,有较强的凸凹感。 正面图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图案为墨绿色菊花图案,看上去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故称之为"背绿券"或"蝴蝶券"。"背绿一角"因印钞纸的不同,又分为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版别,通常会有一个以上星水印,或票边有几个半个星水印,也会有一个星水印(或以上)及半个星水印(或以上)的出现等。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特别指出的是,"背绿一角"其着色较差,纸质单薄,问世不久又发现问题,背面图案色泽极易与第三套人民币二角券(即)背面图案颜色相似,不易辨认,流通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发行仅一年后就决定将其收回,相关部门又重新调整修改背面图案颜色。经过修改,角券正面未改,背面的墨绿色改为浅棕色,与二角券明显区分开来。

如何识别

"冠号辩别",第三套人民币有三位和两位两种冠号,背绿水印则都是三罗马冠号。

分别是:

(1)I III IV(134):只要是这三个冠字,不论顺序,随意结合,都是背绿水印;

(2)I III VI(136):只要是这三个冠字,不论顺序,随意结合,都是背绿水印;

(3) I III X(130)和I X III(103)这一组有点不同,这里面有四个冠号为背绿水印,有两个冠号为背绿无水印,即除I III X(130)和I X III(103)冠号外,其它的不论顺序都是背绿水印。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辨别真假

近年来,由于"背绿水印"升值很快,市面上逐步出现了赝品。

方法如下: 有一种假"背绿水印"是用普通的1962年的"凸版水印"壹角币改制的,假"背绿水印"纸胶被药水洗掉了,币面上没有纸胶的油润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假币面上有被洗过的痕迹,绿色是通过电脑画上的,比真的"背绿水印"颜色深很多。

另一种假"背绿水印"是用真的背绿无水印币改制的,将无水印背绿币在沸水中泡开,再将电脑复制的空心五星图形剪下,放进夹层中,合成后阴干夹平。真币的五星水印并不明显,只有迎着光线才隐约能看到;而假币的水印是加进去的,看上去很清楚,此外还应检查纸币边上有无合成痕迹。

其它壹角

有红三罗马凹印带水印,红三罗马平印,红三罗马凹印,红二罗马平印,其中蓝二平印、蓝三平印最为常见。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第三套人民币王—枣红、背绿壹角

壹角称为一毛钱,面值虽小但增值率很高,所以收藏主要是看发行量大小,不是面值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