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今日“重啟”,打開通道不等於解除防控

今天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這標誌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也標誌著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這一重要成果,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取得的。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同樣還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對於武漢人民來說,過去的76天經歷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巨大考驗,無不期盼城市的生產生活早日回到正常軌道。不過,零新增不等於零風險,打開通道不等於解除防控,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武漢市還將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居民非必要儘量不出門,武漢的復工復產,必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必須看到,無症狀感染者等因素給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其隱蔽性也給防控帶來了很大難度,內防反彈任務艱鉅。

特別是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境外輸入病例每天都以兩位數增加,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數已超過本土,外防輸入壓力日增。當此之際,疫情防控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到慎終如始,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節目中,主持人白巖松連線援鄂軍隊前方專家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專家劉又寧,就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進展進行解讀。

軍隊的診療方案中,強調抗體的“金標準”的檢測。劉又寧表示,首先肯定核酸檢測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但核酸檢測的本質只是發現病毒在哪兒。

病毒有沒有活性,有沒有傳染性是不知道的。嚴格來說,核酸檢測陽性並不證明就是感染。隨著疫情的延長,實際上我們已經發現了個別健康人是攜帶病毒的。

抗體是病毒肯定在那兒,而且引起全身的反應。所以抗體增高,說明宿主確實是有感染了。當然抗體有IgM和IgG。IgG這種抗體產生得比較晚,但假設兩週以後有四倍的增高或者四倍的變化,這個病人是能確診的。

這種診斷是別人推翻不了的,所以我們把這種診斷稱為“金標準。”但是這個診斷也有缺陷,它往往是回顧性的,發病兩週後才發現。因此核酸檢測還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白巖松提到,疫情暴發以來,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已“迭代”七版,而軍隊診療方案也發佈了兩版,雙方有一致之處,同時也有細節上的不同。

劉又寧表示,首先,國家的診療方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軍隊方案主要參照國家方案制定,但在學術上,軍隊的方案有不同觀點。在名稱上,“國家方案”把它叫做“新冠肺炎”,我們(軍隊方案)是叫“新型冠狀病毒病”,沒有叫肺炎。

理由很簡單,但也是很充分:第一個理由是,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沒有肺炎,就是相當於國家方案中的輕症病人,它的定義就是沒有肺炎。

所以,好多病人沒有肺炎還叫肺炎,這個不合適;第二個理由是,新冠病毒不僅僅侵犯到肺,它侵犯到全身,有好多臟器也受累,也逐漸在肺以外發現病毒。

最典型的,是在屍檢的時候看到脾臟、骨髓、淋巴結的受累最嚴重,這就提示它的細胞免疫功能不是一般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下還稱其為肺炎,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稱為“病”或者“綜合徵”,可能會更好一些。

劉又寧繼續說,英文和中文中對於該疾病是兩種叫法。“英文我們承認WHO(世界衛生組織)的‘COVID-19’,但中文我們還是叫‘新冠肺炎’,我覺得不是很合適。

為什麼美國有年輕人走著進病房48小時內病故?解放軍專家:沒法解釋,這種現象在中國非常少見。

節目中,白巖松提問說,在軍方的診療方案當中提到的易感人群,19歲以下只有2.1%,為何要關注易感人群,你們是建立在怎樣的調查的結論的基礎上?

劉又寧表示,這個不是我們自己的研究結果,是我們國家CDC的流調(即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當時發表這個文章的時候,已經有4萬多病人,這是一個很大的樣本,這樣統計起來就不會有偏差。

這個疾病一般的易感人群(問題)很重要,老年多發,結果是病死率高,這個老年本來我們並不是很老年的社會,這跟人口結構是不一致的多發,特別是19歲以下年齡組只有2.1%的發病,並且9歲以下的兒童幾乎沒有報告過死亡(病例)。

他表示,有的專家認為這跟兒童對病毒的暴露有關,這我是不同意的,如果是家庭發病的話,兒童是最易受到攻擊的,那麼本質上就應該是病毒對不同人群靶細胞的親和力有差別,才會造成這樣。

當然,在SARS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規律,這個病毒畢竟比SARS有80%的相似度,也表現了這個規律我覺得可以理解。

4月4日18:00,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在線交流,回答海外同胞們關心的疫情發展、個人防護等熱點問題。

有人提問,中藥好還是西藥好,應該如何使用中藥?

張文宏表示,中醫藥在這次防疫過程中確實發揮了作用,而且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但如果要問中藥作用大一些還是西藥作用大,這是很難區分的。”

張文宏提醒,中藥雖好,但不能自己亂用,需要有資質的中醫生給你提建議。無論中藥還是西藥,都要有專業醫生給你建議指導,而不是道聽途說,自己盲目用中藥。

在張文宏看來,除了中國對疫情控制得比較好以外,世界各地整體疫情還沒有得到很有效的控制,歐洲已經成為疫情爆發的中心,美國也進入疫情蔓延的過程中。目前,很難有把握來預測國際疫情到底什麼時候會結束。

他指出,國內抗疫戰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並沒有放鬆警惕,只是把防控的重點轉向了嚴防境外輸入。針對“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的問題,他表示,新冠肺炎在未來仍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疫情的結束時間目前還不能預測,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