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不合你胃口下次就不要来咯!”

“我们都已经忙成这样了,你还写?你想怎样啊!”

前有老板直接叫嚣嫌不好吃的顾客,后有店员不满想写美评的美食家。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这家小店,不仅老板店员脾气大,就连收银台下都藏着为了防仇家报复上门的铁棍。但它,却每天都满满当当,四季皆有来客排队,老板店员忙得停不下来。

这里,是香港中环的九记牛腩店,店的老板,正是潘权辉。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九记牛腩,是潘权辉父亲创立的店铺。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黑社会横行,风光,有地位。走路带风,棍棒不离身,潘权辉正是其中之一,江湖人尊称“九哥”。

心血来潮的父亲,就将小店取名“九记”。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然而三十多年前,潘父意外去世。

他留下的牛腩店,不过一间小小铁皮棚,子女几位都嫌餐饮又累又难做,无人肯接手。风雨一阵,单薄的铁皮棚子,在黑夜中飘摇,框框作响,只留母亲独自一人在店里叹息。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彼时的潘权辉还在地盘中呼风唤雨,混得风生水起。然而,每每回家,看着母亲脸上笑容不再,为父亲的店叹息,他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

意气风发,终是敌不过孝心。

他退出江湖,站了出来。接下店,曾经挥过刀、拼过命的兄弟也一起来帮忙。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从古惑仔到小小厨师,九哥的生活自身不如当年。面前破旧的老街,店里狭窄的空间,兄弟们不说,九哥也知道他们的不甘。

然而心念父亲创店时的心意,不过是简单地为了与更多人分享美味牛腩。而母亲,也曾在他决定接手店铺后展露笑容。

想着兄弟与家人,他说服自己沉下心来,从头开始学习,未来一定一定,要做得好。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从挑选牛腩,到制作面点,他每日重复着“抬刀、切牛腩、下锅、煮面、盛面、端碗......”全套流程。

就像年轻人创业一样,枯燥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却毫无怨言,只为坚持。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那时,香港最流行卖柱候牛腩,潘权辉也不例外。或许是为了生计,或许是机械工作,日复一日,他们就这样默默安稳了一段时间。

久而久之,九哥与兄弟们也一起慢慢在劳动中找寻简单的快乐。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可好歹当年也是当过大哥的人,要做就要做好。可现在看来,他做的与人家店的卖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父亲选最好的牛腩,是为了追求极致美味。自己呢?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全世界的清汤牛腩都学我!”

潘权辉回去认真研究了父亲传下来的做法,不久后,中药炮制的清汤牛腩,便由九哥首创,横空出世。

清汤牛腩的前期制作,保留了原本从父辈沿袭而来的制法。此外,剔下的珍贵牛腩,在他多年练习的精细刀法中,完美地被切割。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备好材料后,他将一百多斤牛腩、三百多斤牛骨、众多小料混合入锅,并创新地加入十多味中药,历经6个小时的间断性熬制,清汤牛腩,就这样出生。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如此耗费时力的过程中,清汤牛腩被精心烹制。所得的清汤,却依然牛骨味浓郁,醇香而不腻。无论何时,食客的味蕾,无不为之心醉。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对这招牌菜式,潘权辉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而后有媒体问到他,他自是足够有底气嚣张:“全世界地清汤牛腩都学我!”愤愤不平,却又一笑而过。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上一代留下来的名气,不能在这里败落!”

父亲给潘权辉留下的配方,让他更容易上手制作牛腩。这样的配方,还充分保留九记的口味特色,保留住一定的客源。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带着信念,不仅仅只是做原来的口味。在此之上,他也开发了不同口味的牛腩。

受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咖喱牛腩,拥有恰到好处的微辣,让来自东南亚的咖喱味道深入人心。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而最稀少的上汤牛腩,则是采用珍贵的爽腩所制。

一头牛也不过几斤的爽腩,让上汤牛腩更是成为了店里限量供应,但却最奢侈的抢手货。尝到的顾客,有着幸运女神眷顾般喜悦。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牛腩分为:崩沙腩、爽腩、坑腩。

其中爽腩最为稀少,一头牛切割下来只有数斤。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爽腩部位,肥瘦相间,软糯鲜香,嚼劲满分。

配上韧性十足的伊面或滑爽的河粉,更是成为搭配一绝。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然而,牛骨大而重,年复一年的重复辛劳。无数次拎起、放下牛骨的动作,即使隔着橡胶手套,依然让他的双手指节严重变形。

为此左手甚至还长了骨刺,痛得他一度想去跳楼。可他,却还是没有停下触碰牛骨的手。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大哥”从不轻易妥协,担心术后不能继续做牛腩的潘权辉,硬生生将手术时间往后拖了两年。直到某天痛到实在忍不了,才在劝说下去医院捱了三刀。

结果术后不过20天,店里切牛腩的熟悉身影,又出现了。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对此,他只是淡淡解释“你说我蠢也好,坚持也罢,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都会不开心。上一代留下来的名气,不能在自己这里败落。”

“一脉相承,只此一家”

随着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发酵,九记牛腩面前,逐渐豪车遍布,不少明星富豪,宁愿开车来此,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也要尝一碗九哥的牛腩。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九记二楼楼梯一侧,不起眼的照片墙上满是合照。

张国荣、周润发、吴彦祖、周星驰、梁朝伟、刘嘉玲、陈奕迅等港星扛把子,或是蔡澜、欧阳应霁等美食家,甚至是政界前特首曾荫权,都能在此找到足迹。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然而众多名人到此打卡,潘权辉却不以为然,他只是每日坚持做着牛腩,拿着刀低着头,把每一份做好,一如既往。

米其林来此推荐,九哥不屑;有人花千万买他配方,九哥不卖;有人建议连锁,九哥不干。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时至今日,依然仅摆六张桌子的小店,门口常常站满了人。

西装革履、背心拖鞋的本地居民,或是说着英文、韩文、日语、泰语的各国游客,这里不缺大明星、小街坊。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无论是谁,当他们排在长长的队伍中,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这一碗香喷喷的九记牛腩。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然而九记的规矩,依然那么严。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有用餐规矩:“不设留座、集齐人数方可入座,不可预订、无外卖,行李箱、婴儿车不得入内”;

有支付规矩:“不刷卡、千元大钞不找零、不收角分,只收现金,人均消费最低50元”;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甚至还有营业时间规矩:“上午12点半前不开门,七点一刻到八点半不开门,周日不开门,假期不开门”...


放下砍刀做厨子,一碗牛腩撩倒张国荣,铁皮棚小店竟成香港扛把子


无论谁来,都得排队,无论是谁,都得遵守。而其实,他不过是专注地想要做好每一份牛腩,将每一份牛腩都填满自己的心意。

人们遵守的,是九记的规矩;人们守护的,是九记的味道。九哥坚持的,是对牛腩的追求,是对口味的自信,是要,做到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