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满城小嫚无“美女”,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尚特征

青岛很美!世人认同、有目共睹,当然也免不了诸多因羡慕嫉妒恨引发的醋意评价。地球人都知道青岛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青岛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在打造上合示范区,青岛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已无悬念。尽管青岛很美,满城小嫚却无“美女”,这一点青岛人感觉很正常,却让初来的外地人很纳闷。无论外地的美女涌进来多少,美女们落地青岛就都成了“小嫚”。青岛能瞬间将外地来青美女同化成“小嫚”,这是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尚特征。

青岛是满城小嫚无“美女”,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尚特征

当下的中国盛产“美女”,无论是城市乡村、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也无论是男女老少、“美女”一词使用频度之高已经创造世界之最。“美女”不再具有褒奖女性容颜的意义,“美女”成了对“女性”的标准称呼。然而有一个例外,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却无“美女”之说。在青岛满大街的“小嫚”与“嫚”的称谓,外地的美女来到青岛都会从“美女”变成“小嫚”与“嫚”。说来奇怪,不仅青岛本地人习惯称呼“女性”为“小嫚”,即便是来青岛的外地人很快也用上了“嫚”的称谓,外地来青的女性也乐意被称呼为“小嫚”。较比其它方言,“小嫚”是青岛普及率最高、同化外地人速度最快的方言。

青岛是满城小嫚无“美女”,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尚特征

青岛方言中对女性的称呼“小嫚”一词是由“大嫚”一词进化而来的。三十年前的青岛流行“大嫚”一词,偏重于对年轻女性的称谓,那时也有“小嫚”的称谓、仅仅是对学龄前女孩的称呼。“嫚”是由德语“女士”一词的音译简化而来,众所周知青岛是在德国人强占后由一个渔村开始走上城市化道路的。德国出于梦想长期占领青岛的目的,开埠之初确实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其目标是打造一个所谓的“东方瑞士”。故此早期的青岛商人、社会名流多带有明显的“德国文明”印记,体现在对女性的“尊重”方面、德语“女士”的称谓成为流行时尚。由德语“女士”发音简化而来的“嫚”成为称呼“女性”的时髦词汇。这一称谓文化特征在整个胶济铁路线两侧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嫚”一词在胶济铁路沿线目前还普遍沿用。青岛作为“嫚”文化的策源地,对女性普遍称呼为“嫚”已经深入骨髓。“小嫚”的盛行是近三十年的事,伴随全社会女性的“心理年龄趋小”风尚、单纯称呼“嫚”是不足以表达对女性的赞美了。所以,当下的青岛是满大街的“小嫚”称谓,这一时尚特点也让外来美女普遍认同并欣然接受。

青岛是满城小嫚无“美女”,海洋世纪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尚特征

中国大地上近三十年的时尚风都是刮南风的,青岛的“小嫚”没有被南风下的“美女”吃掉彰显了“上青天”之青岛的实力。曾经的时尚标杆城市“上青天”中的天津已经只剩下口音没有被南风改变了。任何地方的美女来到青岛只能化身“小嫚”秀美丽,这就是青岛的魅力!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国家会选择青岛承担国家发展战略重任?为什么青岛可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来建设?海洋世纪里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众多涉海经济要素中,青岛占尽海陆交汇的优势,不选青岛选哪个?青岛必须成为海洋世纪里国家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小嫚”不仅要守住时尚阵地,还要搅动蝴蝶效应刮起时尚新风。世界很美丽、视角各不同,关注奥秘天音发现不一样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